分享

A股的重要里程碑

 ue23 2012-12-25
上周中国国务院原则上同意内陆股市开展融资融券试点,并推出股指期货品种。
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这 3种产品,近日渐成为内陆股市及本港股市的热门话题之一,当中某内陆证券行更有趣地指出,这 3项产品的推出,是内陆股市的「成人礼」,标志着中国证券业务开始步向成熟阶段,是 。
根据数据显示,亚洲多个主要地区股市如香港、日本、台湾、南韩及印度等地,已先后推出了指数期货,印度已是相对较迟推出,但亦已是 2000年的事了,中国不但比欧美股市迟,甚至迟过印度。
一般小投资者对指数期货的短线炒卖功用较为熟悉,对不少机构投资者来讲,期指确有其对冲风险之效用,并非只是用于炒卖图利。当股市出现非理性上升或下跌时,投资者可透过买卖(Long或 Short)期指来平衡股价之风险。
买完要识得落车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在股市出现突发性下跌(如股灾)时,有指数期货的股市之跌幅,平均较没有指数期货的股市低,例如在前年全球金融海时,有指数期货的地区股市平均下跌 47%,而没有提供指数期货的地区股市则平均下跌 63%,反映指数期货有对冲风险、减少「单边市」的毛病。
顺带讲一个指数期货有趣的现象,综观多个推出指数期货的地区股市,笔者察觉不少股市皆出现一个先升后跌现象,即在准备推出股指期货前,那些地区的股市普遍上扬,而在推出指数期货后一段时间,却出现某程度之下跌。
至于背后原因会否一如内陆投资者所推测,大户在股指期货推出前预先买一些指数重磅股,作日后左右指数期货之用,因而令股市上升,则暂难判断,但假若国内股市一如其他地区般,在推出股指期货前先行上升,则大家不妨买些安硕 A50中国基金(2823)或标智沪深 300指数 ETF(2827),博推出股指期货之升浪,惟不要忘记落车时刻,否则便可能一场空。
据内陆证券行之推测,股指期货可能会以沪深 300指数作首个试点工具,可是颇为奇怪的是,近期沪深 300指数 ETF异常窄幅,明显低于 A50 ETF,附图可见,其保历加通道已收窄多时,莫非是亢奋前的准备?
谭绍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