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玉器】新石器时期

 李灏 2012-12-25


【历代玉器】新石器时期



红山文化距今7000-8000年,位于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其玉器有龙、猪、龟、鸟、蝉、鱼型及几何型饰玉。






河姆渡文化距今约6800-7000年,位于浙江省杭州湾附近的余姚县河姆渡。玉器有璜、玦、管、珠、饼、丸、坠等,多系小件装饰品。




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300-45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安徽的淮北一带,因首先发现于山东泰安市大汶口而得名。




龙山文化距今约3500-4000年,位于山东章丘市龙山镇城子崖、黄河中下游地区,是高度成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玉器有斧、锛、刀、凿、璇玑等,其中以某种生物为崇拜对象的现象正是原始图腾的特征。




马家浜文化距今约5000-7000年,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因浙江省嘉兴县马家浜遗址而得名。




崧泽文化距今约5800-4900年,属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玉器有璧、琮、钺、璜、冠形器等。其大型玉璧和多节玉琮,标志着制玉工艺已于石器工艺分离。


图片


良渚文化玉器中的神人、兽面复合图像最有代表性,“兽面纹”对后世纹饰,尤其是商周青铜器饕餮纹的巨大影响。




北阴阳营文化距今约4000-3000年,分布在江苏省宁镇地区和安徽省东南部。因南京市北阴阳营遗址而得名。




齐家文化距今约4000年左右,分布在甘肃、青海省境内的黄河及其支流沿岸阶地上。因1924年在甘肃广河齐家坪首先发现而得名。







图片


       中国新石器时代可定名为某一文化者,有数十个,但发现有玉器遗存者只有十余个:处于东北地区辽河流域的查海文化或兴隆洼文化、新乐文化和红山文化;处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坟口文化、龙山文化、陶寺文化、客省庄文化和齐家文化;处于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北阴阳营文化、凌家滩文化、潜山(薛家岗)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淇文化、裕泽文化、良诸文化;处于珠江流域和边远地区的石峡文化、卡若文化和台湾的卑南文化等。这些文化区域大多各在一处,有一些虽同在一起,但年代有前后关系,或后者就是前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其年代距今8000年至4000年不等。


      新石器时代玉器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大约是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始到距今6500年之间,代表品种是玦、璜、珠、琀、坠;后期大约是在距今6500—4000年之间,新创造了反映后期观念特征的五大代表性品种:璧、琮、斧、钠、刀,出现了玉人像、玉对像、玉动物形象、玉制器用物品、玉宗教器皿和玉仪仗器皿等等,品种造型极大丰富,平面走向了立雕,紧身装饰了纹样,粗糙变成了明洁亮泽。


      工艺特征主要表现在四大方面:


      用料方面以片状玉器为主体,单件玉器的一个特点是器形多中间隆起而四周较薄,或边缘成坡状。


      造型方面以简练和概括为主要风格,基本形态以几何形与像生形为主体,几何形中又以圆形与方形为主体,像生类造型含各种动物及神人神兽造像,动物形体一般比较简单,着重头部的造型,身体部位则作高度的概括或于脆省略,全身突出头部,头部又突出眼睛,目纹和臣字眼是新石器时代像生形玉器的一个突出的艺术特征。


      装饰纹样方面以线刻纹样作为表面的装饰。


      钻孔形态方面以两面对穿为主要钻孔方式,对钻的过程中由于对钻位置经常不准,造成对口错位,两孔接头处还留下台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