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再让领导走访慰问打折扣

 指间飞歌 2012-12-26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5日 09:12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方伟

  临近春节,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各部门各单位都会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困难党员和困难职工。社会大众对这样的镜头已耳熟能详:慰问中,每到一处,领导都会紧紧地握住慰问对象的手,和他们促膝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致以亲切的慰问,送上慰问金,勉励他们要坚定信心,自强不息,努力克服当前所面临的困难。职务高的领导还会同时要求随同的当地党委、政府领导要时刻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切实关心困难群体,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生产中遇到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客观地说,这样的活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家中,是件大好事,是做好群众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据知情同志讲,现实中,大多的走访慰问远非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那样简单而温馨,细究起来,这项工作一般都会有着一个复杂而繁琐的准备过程,领导层级越高,牵涉的部门和环节就会越多,准备时日就会越长,受访群众在见到慰问领导之前受扰也就越多。

  领导要慰问的困难群众,一般都有一个遴选过程。以地级市城区为例,市领导在城区都会有联系户,他们一般是经过社区、街道、区几个层级的遴选才能最终确定下来,上报上去。地方各级机构在遴选时至少有这么几个要素:一是这户群众确实是典型的困难群众,经得住其他群众质疑;二是这户群众素养较好,表达较好,与领导沟通不会有障碍;三是这户群众住处周边环境不能太差,停车方便,若住楼房,楼层也不要太高,确保领导到了后舟车劳顿少点辛苦,对区域环境也不能留下太差印象。节日到来之前,领导一旦确定走访慰问时日,社区、街道、区委区政府就会立即联动起来,民政部门是责任单位,城管、环境卫生乃至交警等部门单位也要相应协同行动起来做准备,被看望的群众则要根据各部门的安排来确定自己的生活节奏。其中,最为忙碌的是社区干部和民政部门。遴选阶段,社区一接到通知,会按照遴选标准确定候选群众户,经街道确定,再由辖区民政部门最终确定上报。走访慰问时,社区一接到通知,要在第一时间上门通知被慰问的群众,现场查看,若卫生环境不佳,还要帮其打扫家庭卫生;城管、环境卫生部门在街道、区协同下要一道参与该户群众家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街道、区领导还会赶在上级领导来前亲临现场查看,确保上级领导前来走访慰问时一切流程顺畅无阻。社区、民政、街道的干部一般是全过程参与。这样,受访的群众户自接到通知后,不可避免地就被卷入各部门单位的准备过程,买汰烧、访朋问友、社区活动等等日程安排不可随性安排,都得要配合、服从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节奏。于是乎,社区干部来察看,要在家;民政干部来察看,要在家;街道干部来察看,要在家;区里干部来察看,要在家。这样,该户群众在多次见了前来查看的社区、街道、民政、区里的领导后,直待街道、民政、区里都觉得准备好了,才能最终见到真正前来慰问的市领导。如此这番,受访群众是不得不配合、忍受这些所谓的准备工作了。殊不知就是这样的一连串为了让前来慰问的领导满意的准备工作却让这项好事打了许多折扣。

  近年来,此类现象时有发生,如某地中(小)学生寒风中列队等待领导视察,烈日下,民警列队等候前来高温慰问的领导,不一而足。究其现象根源,还是唯上理念作怪、唯民理念不到位啊。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厉行八项规定,各地党委政府纷纷响应,呈现了良好的务实为民新风,群众一片叫好。眼下,又逢年末新初,佳节年年有,慰问年年搞,如此折腾的准备环节能否少些,让有关群众受扰减少些?一句话,期待从今往后别再让领导走访慰问打折扣了!

  (作者单位:中共苏州市委党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