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都市人为啥越来越不禁冻

 红花绿叶园 2012-12-26
  ■主讲人:市一院名誉副院长、急诊科主任 王生池
 

  

  气温骤降时

  三种疾病易高发

  冬季是人们抵抗能力最弱的时间段,加上温度的大幅度变化,疾病多发,各种疾病时刻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市民。大致总结一下,每年的冬季,尤其在气温骤降时,有三种疾病最容易高发,分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和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以心脑血管病为例,人体在气温明显下降的情况下,血管必然会骤然收缩,由此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压的上升,心脏负荷增加,加大了脑溢血和心肌梗塞发作的机会。同时,由于冬季人们的排汗减少,比起平时水分摄取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如果再加上本人有心脑血管病史,那么突发病症的概率会更高。同时,寒冷使毛细血管也可能发生硬化,甚至造成小动脉持续痉挛,这与脑溢血和中风的发作等关系甚大。

  需补充的是,时间生物医学的研究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大多在深夜和凌晨发作,而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和中风的发病率以清晨为高。凌晨4点左右,人的心跳与呼吸速度减慢,生命活动处于最低点,此时心脑动脉的血流极缓,易致血栓形成,心脑缺血;而当清晨人从“半休眠”状态苏醒时,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血压升高,又易使已老化的心脑血管破裂。因此提醒,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病人以及年老体弱者,冬天早晨起床前,宜躺在床上闭目养神数分钟,等头脑完全清醒、身体适应了“生物钟”节律的变化,再缓慢起来。其间,可在床上先后左右轻缓地伸伸懒腰,做些微小的活动,以确保起床及其以后的平安。

  冬季也是呼吸道疾病和溃疡病的高发季节。天气寒冷、干燥,很容易使人们的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损伤,导致局部呼吸道感染;多数病毒在气温降低时容易大肆繁殖,且迅速播散,直至感染人类。同时,寒冷的天气还可刺激胃的血管收缩,导致胃黏膜的自我修复功能减弱,而那些原本有胃病的人,就很容易因为进食破坏胃黏膜,导致胃胀、胃痛,甚至胃出血等症状。

  心情愉悦时

  人体的免疫力最强

  有必要提醒一些老年人,冬季特别是持续低温天气,应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的侵袭,特别是一些老病号,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即刻就医。合理安排运动时间,等太阳升起后再去锻炼,特别要注意尽量避开清晨寒冷天气,注意防寒保暖和运动前热身,运动强度也应量力而行,宜选择较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快步走、太极拳等。同时,应坚持服药,控制危险因素。还要做到“清淡饮食、健体强身、戒焦戒怒”。有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史的患者,要坚持服用治疗慢性病的药物,防止病情发生或加重。

  对于呼吸道疾病和肠胃疾病,人们应做到注意保暖,注意多休息,减少熬夜。同时,对胃病患者一定要避风寒,穿多一点,尤其是腹部保暖。其次,饮食上,宜少吃多餐、定时定量,使胃中常有食物中和胃酸,防止侵蚀胃黏膜。同时,还应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减轻胃肠负担,切忌暴饮暴食。更要注意少吃生冷、过热、过硬、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需特别指出的是,应保证睡眠充足。人在睡眠时,机体其他脏器处于休眠状态,而免疫系统处于活跃状态,白血球增多、肝脏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消灭。此外,增强免疫力最好的一剂良方,就是保持心情的愉快与内心的平衡,这与人们的免疫系统息息相关。免疫力与人的情绪其实关系密切,已经有研究发现,敌视、悲痛、失落、忧愁等消极情绪都能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而开朗活泼的性格、愉快的情绪则会提高人体免疫力。因此,人只有在内心平衡愉悦的状态下,免疫力才最强。

  现在的都市人

  为啥越来越不禁冻

  现在的都市人越来越不禁冻,身体御寒能力越来越差,是我最近的一个感受,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年轻人,气温稍微一变化,身体就会“吃不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主要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不少人深居简出,出门坐车、入户关门闭窗,“宅男”、“宅女”们每天不能晒足太阳,体内阳气不足。体质阳虚,因此更易怕冷。

  其次,静多动少,身体基础代谢值低,因此不能为身体提供足够能量。能量少,热量就少,就越来越不禁冻。

  再有就是空调等取暖设备过度使用,使得人们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可以“不冷不热”,自我体温调节能力变差。遇气温突然下降,身体就难以适应。

  鉴于此,我给大伙儿的建议是增加锻炼,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增强抗寒能力,首先要做的还是提高自身抵抗力。最好的办法是在气温不太低时,多做些户外运动,和太阳这个天然空调互动。同时,应适当地让身体“受冻”,如从秋季过渡到冬季,衣服不要添加得过早,以机体能承受的寒凉为度,当然这是对于有坚持抗寒锻炼的人来说的,如果没有进行过抗寒锻炼,应该适时地添加衣服,避免受凉。此外,冷水浴也可以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但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可以从秋季开始,从局部到全身,从冷水擦身到洗冷水澡逐步加大冷刺激等。

  多吃高能量食品可更好地御寒

  在寒冷天气,人们在饮食方面应把握这几个原则,均衡饮食,多吃些高能量食品,不过度饮用含有酒精和咖啡因的饮料等。

  怕冷市民可选温热食物进补,以达到御寒作用。有温补作用的食物一般是红色、有甜味的食品,或辛辣味调味品和食物。包括肉类:羊肉、牛肉、虾、海参、鸡肝等。在蔬菜方面,有韭菜、青椒、芥菜、辣椒、洋葱、南瓜、葱、姜、蒜等。

  除此之外,睡前洗洗澡、泡泡脚,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暖和起来,同时舒解压力,帮助入睡。

  老年人应注意摔伤

  天冷地滑,走路摔伤的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气温低,人们衣着较厚,加上天气寒冷关节变得较为僵硬,行动也远不如夏秋季节灵活方便,摔伤、拉伤、扭伤(三伤)的现象也比以往增多。冬季意外“三伤”者,主要受伤部位是腕关节、髋关节周围组织及关节本身的拉伤、骨折,严重者还包括腰椎、脊椎受到意外压迫造成的骨折。

  市民特别是老年人,在天冷地滑尤其是雪后应减少出行,尽量穿防滑鞋,在冰雪路面行走时,切忌提重物,双手不要揣在兜里,因为双手来回摆动能对身体起到平衡作用。如发生意外摔倒,应尽量用手部、双肘撑地,以减轻脊柱及后脑撞向冰面的冲击力。本报首席记者 王凤伟 实习生 史贺

  严寒天气应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1、不要在室内使用炭类或者煤气烧烤——燃烧的气体是致命的。2、使用火炉、炭炉或其它燃烧性的加热工具要保证通风。3、呆在车上的时候应每小时发动汽车一次,持续10分钟。保持车内通风。

  一旦出现头昏、乏力、心悸、呕吐等情况,应立即打开门窗通气,或将患者移至室外通风处,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情况严重者则须立即送医院就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