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小组与新教学模式的关系

 mengzi1969 2012-12-26

学习小组与新教学模式的关系

新教学模式最直观的变化是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坐学习。从排坐到围坐,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其变革的核心是新学习组织的出现。

不过,我的印象是,学习小组的意义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表面上看,小组一词和小组这种组织形式确实是早已存在的。一个班一般都分为几个小组。在最传统、最落后的课堂上,都能看到小组的活动:小组讨论、小组值日等。因此,当人们看到尝试新教学模式的学校出现了学习小组的时候,可能并不以为然。甚至这些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也没有感觉到小组有什么了不起。

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一场深刻的革命就这样不声不响地发生了,一个可能要引发一系列制度重建的新生命就这样悄然地诞生了。人们可能不是很喜欢革命这个词,因为它会使人想到伤筋动骨,想到大起大落,想到破坏一个旧世界的豪情。但是,学习小组的出现确确实实是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的出现又是如此的平静。

现代学校出现一百多年来,班是基本的学习组织、基本的学习单位。几乎没有人对班的存在产生过质疑,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班是维系上课听讲、下课做题的传授式教育的制度保障。从古代的家庭教育、私塾到现代学校,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学习群体化、学习班级化。我们都是从小学的班、中学的班、大学的班走过来的。班有着浓厚的工业文明色彩:讲规模,讲统一,讲效率。班的基本要求是统一:统一的年龄,统一的时间,统一的内容,统一的地点,统一的进度,统一的标准。要满足这么多的统一,唯一的办法就是教师统一讲授。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若没有创设新的学习组织,若班依然是基本的学习单位,满堂灌就会持续地存在下去。

谢天谢地,新的学习组织出现了!

新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结构、全新的教育秩序。构成新模式的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学习小组。

首先,以小组为中心的小组围坐取代了以教师为中心全班排坐。从座位形式看,学习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个体的学生,也不是班这样的群体,而是学习小组。在个体和班之间,出现了新的组织建制。小组围坐用强制的形式保障了学生的合作学习。

其次,学习秩序出现了所谓的颠倒现象:自主学习在先,课堂学习在后。自主学习是由小组组织、在小组发生的。小组的组织作用、氛围作用、激励作用、帮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小组建制保证了课前的自主学习。传统模式下的课前预习之所以难以落实,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机制保障。

再其次,学时正在取代课时课时概念是讲授式教学的产物。它关注、强调的是实施、完成特定教学内容的时间,是课堂上主要用于教师讲授的时间。课时一词体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歧视:只有用于教师讲授的时间才值得准确测算、规定、重视、管理。学生课外、课下所用的时间远不像课堂听讲那样重要,因而无需测算、规定。新模式下,学时概念应运而生。学时指学生在完成特定学习内容时所用的全部时间,包括课堂前后的自学、小组学习、课堂上的其他学习。而保证课外学时效果的,正是学习小组。

最后,展示成为重要的学习形式。敢于把相当比例的课堂时间交由学生展示,确实是需要勇气的。展示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影响展示效果的主要因素也是小组。有了课前充分的准备和课上的默契合作,就会有良好的展示。这些都有赖于小组的组织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组对新教学模式的意义。没有班,就没有现代学校;而没有学习小组,就没有新的教学模式。

 

学习小组的职能

学习小组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制度创新。

许多情况下,在良好的愿望、先进的理念与现实之间,有一座必须经过的桥,这就是制度、体制、机制。有些时候,一种好制度胜过一打好愿望。

学习小组的出现,正是一种制度创新。学习小组的生命力来自它的有机性。有机一词对于深入理解组织的本质十分重要。所谓有机,《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指事物构成的各部分相互关连协调,而具有不可分的统一性,就像一个生物体那样。这个解释很清楚地把组织群体区分开来。同样是人群,有共同使命和任务,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能够维护成员的尊严和满足成员成就感的,就是组织;否则,就是群体。我先做这样一个判断:就学习而言,学习小组是组织,而班很可能是个群体。

学习小组的规模是由学习小组的职能决定的。学习小组是一个讨论、交流、质疑、补充、分享的组织。若人数太少,就谈不上交流。而人数过多,又无法保证每个人的参与和深度交流。班之所以不足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组织,原因之一是:在班上不可能有人人参与的深度交流。学习小组同时是一个有分工、有合作的共同做事的组织。人数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到小组合作。班可以集体大合唱,可以集体做广播操,但很难合作开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同时,小组还要不断地决策一些事情。考虑到小组内各种表决的需要,小组人数以单数为宜。57人应该是较为合适的小组规模。

小组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协商编制小组的学习方案,或研究学习方案的实施办法。目前多数学校的学习方案(学案)是由教师编制的。我判断,这种做法是暂时的。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编制学习方案。学习方案的核心是锁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形成行动计划,而不应该是提若干个问题,出若干道试题。

小组作为一个学习组织,重要职能之一是交流。交流是现代文明的重要词汇,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否有学习者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几乎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分水岭。传授教育模式下的满堂灌是不重视、不支持交流的。高高在上的教师扮演着真善美的拥有者、传授者的角色,学生交流的潜能和交流的需求是不被承认和尊重的。小组的出现唤醒了、拯救了作为学习形式和成长形式的交流。学习不是简单的接受,其重要表现形式是在学习共同体内的表达、争论、完善、思想碰撞、头脑风暴。任何想略去知识形成、思想形成的过程而直奔结果的企图都是有悖学习规律的。学校的任务是:保障学生交流的时间、场地、条件。前文提到由课时向学时的变化,就考虑到了保证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充分交流。传统观念支配下的学校建设,更支持以班为单位的学习,比如以班为单位的教室、实验室等,学校较少考虑学习小组的需要。前不久,在北京101中学参加活动时,我非常惊喜地看到,该校在校园里设计了各种供学习小组户外交流的小平台、小围栏、小花园、小广场。这应该是未来学习化校园的方向。

小组作为一个学习组织,还应有一项重要职能,那就是合作做事。在上课听讲、下课做题的传统学习模式下,合作似乎是多余的。学习小组的出现,支撑着学习的一场革命:做事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做事就需要合作,于是,小组应运而生。为了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小组成员要相互协商、分工合作。比如,合作做一个物理实验,合作解剖一个动物,合作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合作研究一个历史人物,合作进行一次地理考察,合作完成一次学习成果展示,等等。合作做事充分体现了小组的不可替代的职能,体现了小组作为一种制度建设的意义。比较而言,班更便于集体听课、个体做题之类的活动,而不方便成为合作做事的组织。

确保学习小组有效运行的前提是小组的组织和管理。小组之所以是组织,不是群体,关键在于它的组织和管理机制。其一,在尊重每一个成员的权利与尊严的原则下,小组会形成自己的组织机构。

其二,根据各种学习活动的需要,小组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议事规则、行动规则。比如,如何确保每个成员都有参与、表达的机会;如何确保在有分歧的情况下做出最后的选择和决策;如何既能发挥优秀成员的影响力,又能防止小组内出现一言堂;如何保证组内成员共同的、有区别的进步;等等。

其三,小组会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评价机制。这是任何一种有机体必备的自我修复机能。制度化的反思、评估,在此基础上的调整、改进,在常规基础上的小组特色、小组文化的创建……这些都是组织走向成长、成熟的标志。

其四,开放性是小组的生命力所在。组与组的交流与合作,是重要的学习形式,于是有了课堂展示。除了班内的交流合作,还可能有年级内小组的交流合作、跨年级的小组交流合作等。这类交流合作的意义不可低估。开放性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教师资源的充分利用。除固定的小组导师以外,小组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邀请老师、家长、社会人士做某个阶段、某个学习项目的指导老师。成熟的小组建制会形成全新的教育资源的分配、使用模式,会逐渐打破班级制下的教师资源分配的封闭格局。由学校分配、固定教师资源到学习小组寻求教师资源,将是教育的一大变革。

总之,学习小组是一种制度建设,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组织,是新教育模式的基本支撑,是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创举。

 

学习小组的意义

学习组织的出现是人本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一次伟大的社会进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关注、关心、指导、帮助学习组织的发展。

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之一是人的组织化。组建组织、参与组织、依靠组织、改进组织,是人成长、发展、生存的基本方式。若干投资者组成了公司,若干政治家组成了内阁,若干科学家组成了科研小组,若干技术人员组成了项目团队,若干音乐人组成了乐队组合,若干媒体人组成了节目组……即使是自由职业者,也有自己的组织。

前不久,我看到了一位日本母亲的感慨。上中学的女儿告诉她,学校要组织学生去名古屋旅游。这位母亲马上想到的是一排长长的队伍、一面高扬的旗帜、一个尽职的讲解员。她孩子的解释却是:我们分成5人一组。各组制定自己的考察计划,各组行动,各组形成自己的考察报告。这位母亲感慨时代变了

是的,时代变了。在个体的自学和群体的听课以外,学习组织出现了。那么,学习组织在何种意义上体现了社会进步呢?

第一,自治精神的培养。自治精神的核心是自我负责、自我治理、自我担当。这个既指个体的人,也指个体所在的团队。自治精神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它的核心是不等、不靠、不怨、不悔,是一事当前,自我负责:我们构建组织,我们制定规则,我们担当责任,我们实现目标。学校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治。遗憾的是,目前学校、家长的许多想法、做法与此使命背道而驰。社会上盛行的种种现象,诸如要么顺从,要么冷漠,要么对抗,要么抱怨,都与自治精神缺失有关,都与学校、家庭的管理过剩一脉相承。

小组的出现为教育带来希望,为新型社会的建设带来希望。自主、探究、合作是新教育的几个核心词汇,这几个词以自主为首。有自主才有探究,才有合作。人们常常把自主理解为学生自觉学习,其实,这只是这个词最浅层次的意思。自主是一种权利,指学生所应有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权利,学生参与制定与自己相关的规则的权利,学生在学习的各个环节做出决策的权利。还权利于学生的过程,也就是给责任于学生的过程。没有权利,就无从谈责任。当教师、家长抱怨孩子没有责任感的时候,请先扪心自问:还孩子权利了吗?

自治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能力。然而,这种能力一旦写进教材,一旦成为教师讲授的内容,就只能培养学生考场答题的技能,而不是自治能力。培养自治能力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学生自治,而学习小组是成本最低、操作最易、效果最好的途径:让学生去选举,让学生去制订学习方案,让学生去组织活动,让学生去自我评价。我们期望,让学生把这种精神和能力带进未来的社会中去。

第二,团队精神的培养。传统模式下的学习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个体的自学,一是班内的群体学习。前者无从谈团队精神,后者以安静地听课、安静地做题为主,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合作,因而很难培养团队精神。小组学习之于团队精神,其意义在于:其一,建立一种意识和能力,构建自己的组织,确立自己的任务、目标。其二,组织好、管理好我们的组织。在组织中学会提出想法,学会说服团队成员,学会影响他人,学会在有不同意见的情况下使用票决机制,等等。其三,学会相互关心,相互帮扶,珍爱团队荣誉。其四,学会退让,学会放弃,学会服从。当自己的观点、想法正确时,学会做领袖;否则,学会做配角。

团队精神首先是一种担当意识、领导意识、创新意识,其次才是合作意识、退让意识、服从意识。我想说明,如果把集体主义的核心理解为牺牲个体、服从集体,那么,培养团队精神的意义就是不言而喻的了。我们对学生的期望是:不仅愿意服从某个集体,而且能创建一个集体、领导一个集体、改造一个集体。如果没有后者,我们所培养的,要么是奴才,要么是主子,还可能是麻烦制造者,唯独没有具备独立人格的人。

第三,归属感的培养。前不久,有机会和山西泽州一中的李海勇校长交流。他们学校是山西最早实施新教学模式的学校之一。李校长有许多我非常欣赏的名言,比如旧课堂是火车,新课堂是动车。那天他谈道,过去常有性格孤独、精神抑郁的学生,严重者甚至有自杀倾向;现在情况大有好转,学生的精神状态变了。李校长的话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表面上看,学生在许多方面都有人关照、有人指导、有人呵护,实际上,在精神、情感深处,学生是非常孤独无助的。

小组是学生自己的组织。在新模式下,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小组中度过的。小组的存在为小组成员带来了追求和体验集体荣誉的机会,使小组成员在精神和情感上有某种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有人分享,挫折有人分担,走进小组,犹如走进了自己的家。学习小组完全可能由校内学习延伸到校外学习,甚至是毕业以后的学习。

 

学校管理的相应改革

学习小组的出现可能给学校管理带来什么挑战呢?

导师制应运而生。教师这一职业古已有之,班主任则是现代学校的产物。新教育将会催生一种新的角色:小组导师。小组导师有别于班主任,也不同于大学的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小组导师有些像正在出现的全职医生,全程、全方位指导小组学生的学习。导师在小组的组织管理、小组学习计划的制定、小组户外学习的安全、小组班外(校外)顾问的聘请、小组学习方式的形成、小组成员的学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将会履行自己的职责。学校在导师管理方面会遇到,也会逐步解决许多新的问题,诸如行政人员可否做导师,一个教师可否同时做几个小组的导师,导师的责权是什么,导师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关系,导师的工作量,导师工作的评价标准,等等。

学校层面的学习小组支持系统的建立。今天学校的各种建设、各项工作都是建立在班建制基础上的。随着学习小组的出现,学校将逐渐建立一套支持小组活动与发展的系统。比如,新建教室的面积不能只考虑教师讲课的需求,还要考虑学习小组活动的需求。比如,实验室的配置以及使用要支持小组活动的需要。比如,教务、政教等管理部门要为小组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服务。比如,学校应有支持、鼓励学生聘请班外、校外项目顾问的办法。比如,学校要协调班级与小组之间的关系。

这些变革的进步意义不容低估。班建制的学校常给人带来两种联想:一是工厂的生产流水线——标准化、效率化;二是军营管理——绝对服从、绝对整齐。请我们的校长、老师们考虑:这是我们所希望的吗?这符合生命成长规律吗?这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吗?人是有生命的存在。我们站在碧波荡漾的湖边,站在春色满园的田间,漫步于生机勃勃的林荫道,有生命的植物、动物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我们所期望的学校是生产产品,还是保障生命的成长?

支持小组活动与发展的评价标准、评价机制的建立。对先行先试新模式的学校而言,建立学校层面、年级层面、班级层面的学习小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的条件已经成熟,或者说已经迫在眉睫。原有的主要针对个体学生和班集体的评价体系不适应、不支持小组活动与发展的需要,应该有多维度、多层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比如优秀小组长、优秀小组、小组优秀学习项目等等。较为复杂但又非常重要的评价是关于小组团队性学习成绩的评价。我们鼓励小组合作做事、合作探究、合作展示,就必须建立尊重合作、鼓励合作的评价机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