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应龙:师者若水
“上善若水”是老子的名言。 四十多年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悟,我体味到:师者若水。 师者若水,宽容博爱。老子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师不在名,有爱则灵。师者应有博爱的胸怀,容纳一切学生,容纳学生的一切。 师者若水,和顺温柔。泰戈尔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抽刀断水水更流,师者至柔为上,温温恭人。 师者若水,水滴石穿。李白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学生反复100次,教师做101次转化工作,乃把懵懂无知的孩子培育成才。 师者若水,随物赋形。苏辙诵:“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水无定形,教无定法,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师者若水,善待时机。老子道:“动善时。”水遇热成气,遇冷结冰,遇风起浪,遇水相融。课堂教学亦当因时而变,水到渠成,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师者若水,灵活自在。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水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师者知性,灵动清明,惹人喜爱。 师者若水,公正无私。子曰:“至量必平,似正。”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水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师者不跪着教书,心中一泓清泉。 师者若水,心如止水。庄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静水流深,波澜不兴,师者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师者若水,载舟覆舟。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师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以为,水,最值得我们教师学习的是“往低处流”。 当我们“往低处流”,才会真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被尊重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当我们“往低处流”,才会好奇地想看看学生那边会有什么风景,不再做摸象的盲人;当我们“往低处流”,才会惊讶于学生的发现,明白“我的认识是对的,与我不一样的不一定就错”;当我们“往低处流”,才会真诚地欣赏和夸奖学生,好学生是被夸出来的,这不是个传说;当我们“往低处流”,才会从善如流,从容地与学生一起行走。 而如今,课堂上,我们有些教师往往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教室第一”,不肯放低姿态,不愿意蹲下来听听孩子们的心声,不愿意倒空自己杯子里的水。 只有师者低首“往低处流”,学子才会抬头往高处走,这才是新课程呼唤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教师要“往底处流”,也要适时“往高处走”。课前,师者要“往高处走”,提升、丰厚自我;课上,师者要“往低处流”,接纳、欣赏学生;课后,师者依旧要“往高处去”,反思问题、积累经验。这样,我们的人生修为渐臻至善——“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论语.说苑》) 师者若水。 上善若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