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辨宾语前置法

 liubaoliang 2012-12-29

巧辨宾语前置法

燕金城

在现代汉语中,句子成分所处的位置一般是:主、谓、宾依次排列,谓语前面可有状语修饰,宾语前面可有定语修饰。如果在古汉语中句子成分排列的顺序与现代汉语不同,则可视为特殊现象,其句式就为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很高的特殊句式。辨析时,可根据现代汉语中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来看其宾语所处的位置,以做出准确的判断。一般来说,作宾语的是名词和代词,如果宾语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这就是宾语前置了。

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主要分为两种,即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

1.动词宾语前置

动词宾语前置又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类句子中,一般有否定副词,如“不、弗、未、非、否、毋”等,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不定代词“莫”。这些词后面的宾语是代词时,一般要放在谓语的前面。如,“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否定副词“不”后有代词“余”作宾语,“余”应在动词谓语“欺”的后面,却置于了它的前面,是典型的宾语前置。又如,“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屈原《涉江》),不定代词“莫”后的宾语“余”应在动词谓语“知”的后面,在这种情况下它也提前了。

二是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疑问代词要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这种类型的句子中,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如,“大王来何操?”(司马迁《鸿门宴》),疑问代词“何”放在了动词“操”的前面,即宾语前置。又如,“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疑问代词“安”应放在动词“在”的后面,却处于了“在”的前面,也是典型的宾语前置。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加重语气,以突出强调宾语。句中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之”把宾语“句读”和“惑”提到了动词“知”的前面。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表范围的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按现代汉语正常语序可调整为:“图利”“从命”。

2.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有些介词,如“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往往与其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它们一般放在介词之后。在文言文中,出现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

1)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其位置在介词之前。如,“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疑问代词“谁”放在了“与”的前面,按现代汉语正常语序可调整为“吾与谁归?”

2)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余是以记之” (苏轼《石钟山记》),宾语“是”置于介词“以”之前,“是以”,应为“以是”。

3)介词宾语是方位名词时,应放在介词的前面。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司马迁《鸿门宴》),方位名词“东”“南”,分别放在了介词“向”的前面,构成了介词宾语前置。翻译成现代汉语为:项王、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