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激性溃疡

 悬壶佳 2012-12-30
应激性溃疡
上消化道大出血、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应激性溃疡:在严重外伤、休克、颅脑损伤、大手术、严重感染、严重的急性或慢性内科疾病等各种应激情况下,引起胃或十二指肠粘膜急性损伤、糜烂、出血、溃疡形成称为应激性溃疡。


应激性溃疡
诊断依据
1、病史。发病前有外伤、休克、颅脑外伤、大手术、严重感染等病史,或有服用损害胃粘膜药物史。
2、临床表现。本病多发生于男性,青壮年多见,可在应激后3-21天发病。突然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可为呕血及(或)黑便,常无前驱征兆。出血不易止,常导致出血性休克。如原发病不改善即使暂时出血停止,也易复发。可伴有轻微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时也可发生穿孔,或出血与穿孔并发。
3、胃镜检查。紧急胃镜检查对本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镜下可见以胃体为主的胃粘膜充血、水肿、点片状糜烂、出血、大小不一的多发性溃疡。必要时可取活检做病理检查。
4、X线检查。由于应激性溃疡多较浅表,钡剂造影常难于发现。


应激性溃疡
治疗原则
1、积极治疗原发病。包括治疗休克创伤,感染,出血,改善供氧及循环状况,停用可能加重应激性溃疡的药物。
2、输血。补充血容量,因贫血可加重胃粘膜缺血,故应及时输新鲜血。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3、抑制胃酸分泌治疗。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应激时胃内HCO3-明显减少而H+浓度相对增高有关。保持胃内pH值在4.0-4.5以上可防止应激溃疡的发生,并可促使溃疡出血停止。一般患者可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各种药物。呕血严重或不能口服者,可采用静脉给药方案:
1)西米替丁注射液400mg-800mg,1次/日,缓慢静滴。
2)雷尼替丁注射液50mg,静脉注射,以后每小时25mg,静脉缓滴,每隔6-8小时可重复1次。
3)奥美拉唑静脉注射剂80mg,静脉注射,以后每12小时静注,或首次静注后,以奥美拉唑粉剂溶解后静脉滴注,每12小时滴注40mg。
上述治疗后出血应逐渐减少,否则在用药后24-48小时检测胃内pH值,是否已>4.0,再调整用药。静脉用药约5天,出血减轻后,改为口服。
4、胃内局部止血治疗。对较局限的应激性溃疡可采用单极或双极电灼法、激光凝固法止血。或内镜下局部注射止血剂1∶10000肾上腺素,选择出血血管周围1mm-2mm处注射点,每点注入0.1ml-0.3ml。或以凝血酶2000-4000U内镜喷洒溃疡表面及糜烂表面。或经胃管注入胃内,4小时后可重复应用。
5、选择性动脉内灌注血管收缩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将血管加压素灌注入腹腔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每分钟0.1-0.3U,尔后根据再次造影了解血管及临床反应而调整其滴注速度),可以灌注18-24小时,对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严重胃出血有一定疗效。
6、外科治疗。多数患者内科止血有效,少数患者需作胃次全切除、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手术越早越好,否则死亡率会增加。手术指征为:
1)出血量多且迅速出现休克,经内科治疗无效者。
2)内科止血后于48小时内又大出血者。
3)伴有穿孔或有动脉硬化不易止血者。
4)近期内反复有上消化道大出血者。
7、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对严重休克、急性颅脑损伤、大面积烧伤、严重急性感染等有应激状况时,应预防性服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或抗酸药物。应激性溃疡是许多内外科急性重症疾病主要死因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