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明代官钧折沿花口洗

 海外寻瓷翁 2012-12-31

钧窑的烧制年代现在还有争论,本文暂按照主流观点,以北宋为起点的理论来写。

经发掘考证,北宋钧官窑主要生产花盆、盆奁,底部多刻有一到十的数字(可能为了两者大小配套的识别之用)。也生产瓶,尊,鼓钉洗等(未见考古报告说底部写数字)。钧瓷的顶级品应该是器物外壁全部为铜红色窑变釉,内侧为天蓝色,多伴有蚯蚓走泥纹。不过现在还没有见到确认为宋代钧瓷的全红釉面钧瓷,致使铜红釉钧瓷拍价还不如紫蓝色钧瓷。好在本人的这件藏品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是现代无法仿制的。保守估计应该不晚于明初。

明代官钧折沿花口洗

折沿花口有14个花瓣,腹壁为弧形。外侧釉为铜红夹蓝斑,口沿釉薄处露出胎土的本色。内侧为天蓝釉,非常自然的蚯蚓走泥纹不均匀少量分布(新仿刻意做的有点过分粗大)。

明代官钧折沿花口洗

底部为垫烧,刷有一层蟹壳青护胎釉(宋钧的特征)。最近看有专家说只有支烧的才是真品,真不知这话从何而来。连汝官窑都有垫烧的,钧窑当然垫烧的更多了(新仿的现在也有支烧痕的)。不过本器底足看不到垫烧的痕迹,倒是在底足内平面左侧有半圈规则的斑迹,可能就是支烧用的吧。

明代官钧折沿花口洗

令我最踏实的是釉面出现了仿制者根本无法仿制的岁月痕迹。即丝网状结晶斑,此斑呈圆形,离散的分布在釉面。

明代官钧折沿花口洗

钧釉比较厚,气泡一般不容易破裂。老的钧瓷可从剥釉,结晶斑等特征分辨。但是也有窖藏的钧瓷,看起来像新的一样,没有老旧特征。对这种钧瓷我还没有办法分辨,如果仅仅从胎釉、工艺、气泡等特征来分辨,很难做出正确的结论。因为现代禹州神垕镇的新瓷,胎釉都与当年无二,如果再用柴烧,就完全一样了。下图就是一件新品与老器的比较。图中上面的那件是新仿品。

明代官钧折沿花口洗

2012年5月,我在潘家园仿品摊位发现本文所说的丝网状结晶斑(网球花)在仿品上也有,所以将本器改列为存疑瓷器中,以免对大家造成误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