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火入魔——谈《天涯·明月·刀》

 猎人狼 2012-12-31
走火入魔——谈《天涯·明月·刀》  



  几乎任何一个成名的作家,都有失败的作品。古龙也不例外。
  综观古龙卷帙浩瀚的武侠小说,他失败的作品有两类。第一类是他的前期作品,包括他二十几岁时创作的最早五部小说:《苍穹神剑》、《月异星邪》、《游侠录》、《失魂引》、《飘香剑雨》。这些作品在结构上没有突破传统武侠小说的模式,故事情节单纯追求离奇,更为突出的毛病是作品中的主人公缺乏鲜明的性格特征。以《失魂引》为例,卷首就把读者引入一个凶杀世界,布满悬念,惊险怪异。这样的小说尽管可以吸引读者读下去,但读完了却没有多少回味。人物类型的大同小异与情节的重复穿插,很难提供给读者想象与思考的余地。
  陆小凤、楚留香、李寻欢的出现,使古龙的武侠小说进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古龙不仅在主题、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上有了一个新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古龙小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体。古龙成功地吸取欧美句式,给中国武侠小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成绩是不容否定的。
  但是,古龙追求文体的变革,也有失败的记录。《天涯·明月·刀》便是典型的一例。在写作《天涯·明月·刀》之前,古龙已写出了《欢乐英雄》、《七种武器》。应该说这两部小说在文体上的变革还是相当成功的,然而,古龙为了自成一格,大胆创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改变了中国武侠小说的传统语言与写作模式,他力求文体脱胎换骨,结果走火入魔。
  我们不妨读一读《天涯·明月·刀》的《楔子》:“天涯远不远?”
  “不远!”
  “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
  “明月是什么颜色的?”
  “是蓝的,就像海一样蓝,一样深,一样忧郁。”
  “明月在哪里?”
  “就在他心里,他的心就是明月。”“刀呢?”
  “刀就在他手里!”
  “那是柄什么样的刀?”
  “他的刀如天涯般辽阔寂寞,如明月般皎洁忧郁,有时一刀挥出,又仿佛是空的!”
  在《天涯·明月·刀》中,这样的问答式的短句,很多。这样的句式美不美?很美。但古龙却忽视了广大武侠小说读者的审美情趣。这样的句式与文体,像充溢哲理的散文诗。以这样的文体来编织故事,这样的故事就很难和武侠小说的情节融合为一体。而这种与武侠小说结构不相和谐的文体,自然无法达到在情节上环环相扣的艺术感染力。
  古龙自己说,“我受到挫折最大的便是《天涯·明月·刀》”。他又说“写这一部是他一生中最累、最痛苦的”(见《大旗英雄传》的序《一个作家的成长和转变》)。其实,又何止作家本人?作为一个读者,我也读得很累,我虽然佩服古龙敢于突破、敢于借鉴、敢于创新的写作态度,但我又不得不承认,这是古龙创作中的一度走火入魔,《天涯·明月·刀》即属于古龙小说世界中另一种失败的典型。
  《天涯·明月·刀》尽管写得有文采,有人物,如傅红雪、燕南飞都写得不错,但由于作家偏重于文句的创造,而更加轻视小说结构与故事情节的连接,因此使许多崇拜古龙的读者大失所望。
  面对这个事实,我想古龙也许有所醒悟。而作为研究武侠小说的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一个问题:任何文体的革新,必须与作品内容、主题联系在一起。离开后者,一味单纯追求风格的变革和作品的变调,将会使作品失去原来的艺术魅力。应该承认,武侠小说毕竟是通俗文学的一种,它拥有广大读者的原因是因为它讲究情节安排。我们当然要提高武侠小说的艺术质量,但这种提高决不能完全背离这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点。就像写侦探小说与推理小说,如果不设置悬念,没有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而采用散文诗的形式来写破案,就很可能写得不伦不类。既不能吸引新的读者,又失去了一大批老读者。
  古龙的尝试是难能可贵的,而在他洋洋洒洒的武侠小说世界中,《天涯·明月·刀》也只是这种写法的唯一一部。后来古龙又写出了许多新作品,可以看出他在求新求变求突破的过程中,已经改去了《天涯·明月·刀》中的缺陷,这似乎可以启发我们,任何艺术上的追求都不会一帆风顺,有前进,就有倒退,有突破,也就有曲折。正因如此,古龙的佳作才从不断的探索中脱颖而出,这种成功自然也包含了他的快乐与痛苦,尤其是尝试中失败的痛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