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文治书法欣赏: 纤秀的华美、薄峭的风神

 学欧堂 2012-12-31
王文治书法欣赏1

王文治书法欣赏1

    王文治书法用笔规矩而洒落,结构紧密而内敛,墨色以淡为主,着实是董其昌书法风貌的再现。王文治忠实地秉承帖意,但无传统帖学的流转圆媚与轻滑。其书用笔转少折多,以折为主,显得果断有致,干净利落。瘦硬的笔画略带圆转之意,既妩媚动人,又俊爽豪逸,风神萧散,笔端毫尖处处流露出才情和清秀的特色。王文治书法作品行书《待月之作》清妙妍美,俊朗疏秀,可见其晋唐功底深厚。

王文治书法欣赏2

王文治书法欣赏2

    王文治认为外表的美作为书法的价值本应理直气壮地进行追求,笔画的弹性、顿挫转折形态、间架的美妙、潇洒的挥运,这些都不必深藏不露,相反,书法美的基本内容就是这些。因此,他可以说是上承董其昌,并把董书的纤秀夸张为华美的一个大胆人物。

王文治书法欣赏3

王文治书法欣赏3

    王文治的审美趣味显然是较近世的,他很少考虑到古代儒家的那些教条如“君子藏器”、“内含不褥”云云。认识王文治的价值,可以与他前后的同类型人作比。在他同时有郑板桥,这是一种更甜俗也更怪诞的风格,相比之下,王文治虽气局稍嫌狭小,但不恤泥作态,虽薄峭却还不至于沦入俗格。在他之前,有唐寅的行书,“甜腻”的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唐寅的“甜”还伴随着笔力靡弱,王文治的“甜”却包含着内在的风骨–用笔瘦劲,看得出经历过十分严格的基本功训练,一些造型和用笔明显脱胎于《圣教序》和唐人楷法,因此,他的风格作为范本显然高于唐寅。因此,他仍然不失为一个成功者。

王文治书法欣赏4

王文治书法欣赏4

    王文治的薄峭与华美作为一种审美趣味是无可指责的。他生逢近世,商品经济影响下的文化造就了新一代的审美观,王文治迎合这种审美并毅然为之前驱,这本身就需要勇气。但从整个民族审美发展模式来看,他的“甜”又使他在格调上难以攀援古名家,这也是一个严峻的事实。从表面上看,王文治的书法似乎过于表面,太薄峭而无韵味,太挑达而无深度,与历史上一些名家相比是如此,在同时的厚重然偶近于臃肿的对比之下更是十分强烈刺目。

王文治书法欣赏5

王文治书法欣赏5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有云:“国朝书家,刘石庵相国专讲魄力,王梦楼太守专取风神,时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目”,以王文治书法为“讲风神”,这是溢美中稍稍点出的真实对比。清代前期书法中,与刘墉遥遥相对的是王文治。

王文治书法欣赏6

王文治书法欣赏6

    王文治在风格史上的地位应该远远逊于他作为初学楷范的地位。作为后者,他的确具有指点学者升堂入室的功效。梁绍壬既以“魄力”归刘墉,则以“风神”归王文治,宜其善矣。但在与刘墉的尚丰腴的特定对比毛王文治书法倒的确是较注重书法外在的形态美。既冠刘墉以不那么确切的“魄力”,王文治得一“风神”之誉似也不为过份。说王文治专讲风神未必恰当。事实上,“风神”的含义要比王文治书法告诉我们的内容更要广泛些。

王文治书法欣赏7

王文治书法欣赏7

    以王文治书风为临本,可以带来几个方面的好处。

    第一是他用笔简洁,技巧的路数清晰,动作历历在目,这对初学者来说是个最大的方便;相比之下,刘墉的含混一片就不太容易把握。因此,它便于入门。

王文治书法欣赏8

王文治书法欣赏8

    第二是他的书法可以提供一个阶梯,便于初学者上求同样瘦硬的《兰亭序》、《圣教序》一路,对于建立扎实、稳健的技法基础而言很有好处,从某种意义上说:王文治的薄峭与一眼见底,正表明他的个性不是很强,这也可以使初学者避免在一起步即受过于强烈的风格控制,较少出现习气。

王文治书法欣赏9

王文治书法欣赏9

    第三是倘对他的书风有一高屋建瓴的认识,我们很可以品味在清代为何人皆以北碑为尚,即使是刘墉的风格成形,包世臣也归为山东多北碑的缘故;而王文治却能出奇笔,纯以帖学为宗,雄强与秀丽之间的对比正如一阴一阳谓之道,它们是缺一不可的。

王文治书法欣赏10

王文治书法欣赏10

王文治简介:

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罢归,自此无意仕进。工书法,以风韵胜。年未五十,即究心佛学。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

王文治书法欣赏11

王文治书法欣赏11

王文治工书法,能得董其昌神髓,与清代书法家梁同书齐名。文治平日喜用淡墨,以表现潇疏秀逸之神韵,时称“淡墨探花”,“淡墨翰林”。善画墨梅,韵致卓绝,诗宗唐、宋,自成一家,并精音律之学。

王文治书法欣赏12

王文治书法欣赏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