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脚的故事

 山中文人 2013-01-02
      闽东一带的乡村有一种风俗,不管男女从五十岁开始做寿,逢十的年做一次,如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百岁等。晚辈给长辈祝寿,要置备猪脚一个,重量有八斤的,十斤的,十二斤的,甚至十六斤的,看亲疏情况而定。比如给舅舅,舅母祝寿,那猪脚就要大,要么十二斤,要么十六斤。还有衣服料子一块,鞋子一双,线面几斤,蛋几斤,寿联一副,临近年关,选一个打双的好日子去祝寿。说到送寿,使我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几个亲戚祝寿时,送猪脚的故事。
      有一年我的姑丈公七十寿,临近年关,母亲早早地交代宰猪的堂表兄,千嘱咐万嘱咐一定要买一个十斤的猪脚。母亲天天去肉铺去看,等到母亲拿到猪脚时,这才有心去做别的事。
       我记得那时候要买一个猪脚太困难了,一个乡镇所在地,人口有二千多,一天才宰两三头的猪,年关也就多那么一两头,而且买肉要有肉票,肉票按每户人口计算,每人每月几两肉票,母亲把几个月的肉票节省下来,才够买一个十斤的猪脚。我们一家子为了这个猪脚,几个月的饭桌上看不见一星星的肉片。肚子干燥的大便都拉不出来。
       隔壁的堂舅听说我母亲买了一个十斤的猪脚,连夜过来跟我母亲商量,能不能推迟一两天去送寿,把猪脚借给他去过过场,回来后立即送还,也不耽误我母亲的送寿。所谓过过场就是送一个意思,走走人情,猪脚是没有收的。表示有亲戚有往来。既然堂舅已经开口,母亲也不好推脱,还好只是过过场,就说借去早点拿回来。母亲就把好不容易买来的猪脚借给堂舅送寿。猪脚借去好几天都不送回来,父母亲急得团团转,等着那猪脚去送寿。等到年关二十九晚上,堂舅才迟迟提一个猪脚送过来,非常尴尬地说本来过过场的猪脚被那亲戚给收了,一时买不到猪脚,跑了几天才买到,拖到现在,斤数还不够,说着千谢万谢。那一年除夕,母亲才把送寿的猪脚送到姑丈公的家里。
       那个年代的猪脚是十分珍贵。我家隔壁有位堂姐,人有一点木讷,送寿的故事至今还在传说。她的堂的堂表叔五十寿,她借了一个猪脚,还借了一块咔叽布料,筹备了蛋,面等去送寿,也准备过过场。送到表叔家后,吃了点心就要走,忙乱之中主人忘记把她借来的猪脚和布料放进箩袋里,她拿了箩袋走到门口,打开一看傻眼了,里面只有剩下几斤的线面,借来的猪脚和布料都被收了,赶紧回头就跟表婶说:“剩下的线面都收去吧。”表婶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客气地说都收了都收了。表婶等到客人都走了,回到屋里一看,一箩盖的猪脚和布料放在那里,这才想起刚才表侄女的话,嘴里说坏了坏了。立即叫儿子拿着放有猪脚和布料的箩盖追了出去,追了很长一段山路才追上。于是堂姐送寿:“剩下的线面都收去吧。”就成了一个笑话,久久的流传。
        邻村的表兄表嫂也有一个换猪脚的场面。我表兄的舅舅与舅母年龄相差一岁,往往做寿是同一年。那一年是他们的六十岁同寿,表兄表嫂买了一个十二斤的猪脚,置备了两份送寿的寿联,衣料,线面,蛋等,打算选一个好的日子去。这时恰好邻居做寿收了一个十斤的猪脚,表兄表嫂想送寿的东西都准备了两份,何不把邻居的猪脚借来凑成双过过场多好看,舅舅和舅母最多也收一个猪脚。他们这么想也这么做了。表兄高高兴兴地去送寿,吃了点心就回来。舅舅和舅母收了一个猪脚和一些蛋,面,寿联等,回了一些红糖,橘子和剩下的一个猪脚和衣料,蛋,面叫表弟送回来。表嫂打开红布袋一看,叫了一声说猪脚拿错了。原来舅舅和舅母把借来的那一个猪脚给收去了。表嫂只好硬着头皮提着自己买来的那个猪脚到舅舅家去换,舅舅和舅母又不知情,以为我表嫂要把大的猪脚换那一个小的,推来推去不同意,说是收那一个已经够了。表嫂到这时只好把实情说了,大家哈哈大笑,把猪脚给换了,表弟还在旁边说,下一次送寿,自己买两个猪脚来。我的表嫂一边笑一边低着头,脸红红的。
      你想当时的年代买一个猪脚多不容易,表弟不懂事随便说说,弄得表嫂很不好意思。时间过去很多年,这些小事依然那么的记忆犹新。现在我们的乡镇,一天要宰几十头的猪,你要买多少的猪脚随到随买,再也没有那么多猪脚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