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生村官“不在村”的思考

 永远快乐198 2013-01-02

大学生村官“不在村”的思考

(2012-12-24 08:50:22)
标签:

杂谈

“村官被选聘到村里,就是要在村里奉献,做好农村工作。可是南乐组织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绝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从不在乡村上班,都是交点钱,全年在社会上干活儿。快管管吧!”这封措辞严厉的投诉信从濮阳市委书记信箱被转到市委组织部门,不到两周,组织部门就通过随机抽查的办法,对100名大学生村官进行调查。而抽查结果令人咋舌。100多名被抽查的大学生村官中,有14人的抽查资料被“特调”出来。(中国青年报12月23日)

 

很明显,投诉信所反映的事情确实存在。其实,早在去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徐双敏教授就曾公布有关《湖北省大学生“村官”现状调研报告》,该报告称,6成大学生“村官”不在村,超过7成“村官”打算报考公务员。报告分析,“村官不在村”,主要的原因是被上级抽调,到乡镇、县去干活去了。而这次濮阳的情况,也属于“村官不在村”,但原因却不同,是村官一边挂着职务,一边到外去兼职干活了。

 

舆论批评大学生村官“不像话”,既然做村官,就应该心系农村,踏实在农村工作,怎能一边有着村官的身份,享有村官的好处——按照有关政策,大学生村官在日后考研和考公务员中(考公务员定向招录)都有一定的优惠——一边却不务正业?大学生村官这样做当然不妥,可是他们之所以能这样轻松地到社会上干活,恐怕与村官人浮于事,无事可干有关。——这和村官被抽调到乡镇工作一样,如果村官的活就忙不过来,他们怎么可能被抽调出去?

 

我国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初衷,是为用大学生的才能去建设新农村,同时也给大学生基层锻炼的机会。中央为之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可是,具体到地方,却并没有对接机制,有的地方的乡村并没有考虑怎样利用好这样一批学生,只是出于完成任务接收这批学生,不对上岗学生进行培训,没有使用的规划,没有带教的老师,没有明确的工作安排,也没有管理的规章,就由学生自我发挥,在地方看来,这些学生也没有长期扎根农村的打算,不过是在农村来谋一个“身份”、挣一段经历。

 

如此一来,原本想到农村大干一场的大学生村官,很快就变得心凉,很多事想做也不知从何做起,于是觉得农村无所事事,就更不用说一些本来就是冲着村官考研、考公务员优惠政策而去应聘的大学生村官了。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村官就可能闲得无事,就到外去干活去了,这总比耗费青春好;而没有外出的,则利用这段时间,准备复习考研、考公务员。

 

这哪是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建设、发展,分明是大学生村官给这些学生带薪复习、带薪兼职的机会。这是值得大学生村官工程推进机构反思的。首先,以行政力量推进的大学生村官工程不能只有上级部门的积极性,却没有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大学生村官不是“面子工程”,需要地方结合实际人才需求聘用村官,而不是追求数据;其次,不能一味用政策优惠去吸引大学生毕业生,而应该用村官职业的发展空间吸引人才,考研之类的优惠本就表明大学生村官不会有长期在农村工作的规划,服务三年之后就要离开。

 

地方需要大学生人才,但最适合的方式,应是地方直接与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对于选择到农村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政府再给予适当的奖励、补贴。这样,地方会有使用、管理大学生村官的长远规划,丰富村官工作的内涵,以此吸引大学毕业生;大学生也会从村官职业本身来规划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这样的村官工程,才能对改变农村发展状况起到实际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