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北京市第二中学的办学理念

 caiwei0012 2013-01-02

              北京市第二中学的办学理念

 

 

 

谈起学校的办学理念,你一定会想到这样的话语:“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团结、敬业、进取、创新”,“以人为本”,“为孩子的发展奠基”……等等,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语言,没能体现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价值追求,因此也很难反映出学校成员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理性认识和期望。

 始建于1724年的北京二中,位于京腔京韵浓郁的北京市东城区内务部街胡同深处。他们所确立的“空气养人”办学理念,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人的生活中,有两件事情特别重要:一是空气,二是水。它们都是生命之源。特别是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每时每地都在影响人的生活。学校是一个个生命成长的地方,同样需要“空气”,养人的“空气”。好的教育就如同我们身边的空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形、无味、无痕,时时刻刻在滋养着每一个生命。学校的教育应当能够创造这样一种教育生活和学校文化,让生活其中的人时时刻刻地受到它的滋养,让教育有更多的内化,留下更多内心的痕迹,而不只是在外表。北京二中“空气养人”的办学理念,就是基于上述的思考而确立起来的。

 学校对“空气养人”这一办学理念有如下的解读:

 一个核心——建构最适合师生发展的学校文化。

 化是我们的生活样法,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什么样的文化;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就在追求什么样的文化。北京二中是这样理解学校文化的:

 第一,它是尊重主体的文化。教师与学生是学校发展的主体,“空气养人”首先是建设最能够适合教师与学生发展的文化,体现在尊重教师与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提高教师的生命质量,提高学生的在校生活质量”。

 第二,它是富有创造的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该创设尊重创造成果、激励创造欲望、发掘创造潜能的环境,营造这样的精神文化氛围。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就是2008年入学的学生李汉歌,从小学3年级起就利用业余时间研究蜘蛛,他曾3次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两次荣获一等奖,在自家的阳台上养有十几种蜘蛛。学校专门以他的名字成立了“李汉歌蜘蛛研究实验室”,鼓励其在学校里继续开展研究,并成为同学们的小老师。

 第三,它是尊重历史的文化。将二中288年的历史传承下来,形成尊重历史、阅读历史、学习历史、发现历史的风气,使历史在新的时代生生不息。

 第四,它是追求进步的文化。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指导学校文化建设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第五,它是教学相长的文化。学校着力处处体现并且落实“养眼、养心、养德、养智、养体、养行”的育人功能,并体现“知行合一”。而且努力使这种“养人”的过程是双向的,教学相长的。

 三个维度——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

 “空气养人”旨在创造最适合人发展的学校教育生活,是一个价值期待,具体表现为“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达成。它包括两方面意义:

一方面,“三个发展”的主体是三个:学校、教师、学生。这是一个辩证的互动互促的关系。没有学生的发展,学校与教师的存在就会失去意义;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也会落空;也正是在教师与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基础上,学校发展才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空气养人”的三个维度。它们是相互关联、内在一致、相互成就的有机体。其中,全面发展指的是宽度,具有做人、做事的宽厚基础;个性发展,指的是深度,呈现教有特色、学有特色、办学有特色;可持续发展,指的是长度,学校教育要为人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大建设——建构“空气养人”的实践体系

 第一是物质文化建设。学校的环境建设,不在于单纯的美化,而在于“育人”,在于人与物化的环境之间有信息的传递,有心灵的对话。“让墙壁会说话”,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时常被我们提及。但不是在墙上张贴了警句格言、人物肖像、世界名画,这面墙就“说话”了。关键是师生与墙壁之间有没有心灵感应。北京二中曾有这样的举措:举办“学生手迹展”。最初的动机是扶植学生的“草根文化”,不设门槛,一张答卷、一篇习作,只要本人觉得拿得出手,都可以送展,同时,还在于提醒学生们:在网络时代,不要轻视书写训练,忽略书写的美和意蕴。第一批“手迹”上墙后,反响热烈,学生们纷纷去参观,评头品足,还有的在展品上贴了字条加以批注:“你这篇作文有错别字!”“这道题的解法不如我的好!”“学生手迹展”超出了预期,它成为一块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也是一方充满青春活力的园地,更多的学生盼望在“手迹展”上显示自己的个性。

 第二是管理文化建设。重点是学校的制度设计,力争实现人与制度的和谐。让制度的“人文性”升华为传统意义上的“规范性”,达到发展人的目的,从而减少乃至消除人的观念和行为与制度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

 第三是课程文化建设。彰显学生的主体性,设计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课程,学生有自主的选择权,呈现课程即“生命历程”的过程。

 第四是教师文化建设。每个学校都肩负着传递社会主流文化的责任,也都要依靠教师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实现社会主流文化的传递。北京二中专门为学校的教师建立起了博物馆,侧重教师个人的收藏,有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老师制作的植物标本和实验教具;有老师的教案、论文和家访的记录;有老师撰写并正式出版的诗集和学术著作、课堂实录资料片,以及校园电视新闻和专题片……教师博物馆是老师们的精神家园,也是对教师平凡一生的职业尊重。

 第五是学生文化建设。学生文化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二中学生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相处,所表现出来的是“向上、向学、向善”的发展态势:有积极向上、乐观阳光的人生态度和有心向学、立志求学的精神以及较好的人格修养,使学生走出校园后能表现出鲜明的知识能力特征和鲜明的文化特征。在教师博物馆旁边,二中还建立了学生博物馆,引导学生通过对学校历史的阅读和思考,寻找创造历史过程中的那些感人的故事和传奇,从而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