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 严寒季节或气候突变,由于衣着单薄感受风寒之邪所致。症状多是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四肢酸痛、流涕。治宜辛温解表。 处方1:感冒清热颗粒,按说明服用。主治风寒感冒。 处方2:葱白、生姜各9克,大白菜根1个,水煎趁热服。用于较轻风寒感冒。 处方3:荆芥、杏仁、前胡各9克,防风羌活、苏叶、甘草、生姜各6克。水煎服。用于较重风寒感冒。 处方4:紫苏、生姜各10克,葱白6根,水煎服。用于较轻风寒感冒。 处方5:紫苏、藿香、薄荷各10克,马鞭草30克。水煎服。用于风寒感冒。 处方6: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麝香0.6克(可用白芷10克代替)。研细末,做成肚兜,置于肚脐处固定。9-15天换药1次。每日用热水袋敷药15-30分钟。预防风寒感冒很有效。 处方7:伤湿止痛膏贴于大椎穴,对风寒感冒轻者很有效。 处方8:伤湿止痛膏配速效感冒胶囊粉贴于双足心,治风寒感冒有效。 处方9:姜片10块,橘皮1把,水煎取液加红糖热服,治风寒感冒。 处方10:黄花10根,切段水煎加入冰糖趁热服,盖被入睡,微出汗。治风寒感冒。 处方11:麻黄、桂枝、杏仁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患者。 处方12:麻黄9克,杏仁12克,甘草3克。水煎服。用于感冒风寒,鼻塞声重,咳嗽哮喘。 处方13:桂枝、芍药各9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水煎服。用于风寒表虚、发热恶风、自汗出症。 处方14:苏叶、香附子各12克,陈皮6克,甘草3克,水煎服。用于外感风寒,内兼气滞,恶寒发热,胸闷不食。 处方15:香薷6克,炒扁豆、姜厚朴各3克。水煎服。用于夏季感冒。 处方16:荆芥9克,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桔梗、枳壳、茯苓、薄荷各6克,川芎、甘草各3克。水煎服。用于风寒感冒,寒热头痛,目眩。 处方17:荆芥、防风、白芷各9克,羌活、甘草各3克,姜3片,葱白一段,水煎服。用于风寒感冒、头身疼痛。 处方18:羌活、苍术、川芎、白芷、黄芩各6克,防风、生地各9克,细辛1.5克,甘草3克,姜3片,葱白3根。水煎服。用于风寒表证,全身肢节疼痛,口苦而渴。 处方19:麻黄6克,制附子6-9克,细辛3克。水煎服。用于阳虚外感,恶寒发热,脉沉细患者。 处方20:辛夷、紫苏叶各10克。代茶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 处方21:生姜6克,苏叶9克,水煎服。用于风寒外感。 处方22:薄荷、甘草各3克,滑石15克,用于夏日感冒,发热头昏。 处方23:葛根12克,麻黄、桂枝、生姜、白芍各6克,大枣12枚。水煎服。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项强无汗者。 处方24:藿香、茯苓各12克,苏叶、大腹皮、炒白术、半夏曲各9克,白芷、陈皮各4克,厚朴、桔梗、炙甘草各5克,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用于夏秋季内伤生冷,外感风寒,寒热头痛,腹痛呕吐泄泻。 处方25:藿香、佩兰叶各12克,苍术、陈皮各9克,川朴3克,车前草20克。水煎服。用于夏日外感风寒湿邪,湿阻中焦。 处方26:苍术、藁本、川芎、羌活、白芷各6克,甘草3克,生姜3片,葱白3寸,水煎服。用于外感风寒,寒热头痛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24..感冒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