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老人穴居地洞抱猫狗取暖,谁让你无户口?

 XIAGUO 2013-01-05
    今年冬天寒冷无比,在沈河区一处地洞里,住着一名75岁孤寡老人,严寒里他蜷缩在地洞内,盖着破被子和军大衣,被窝里抱着小狗和小猫取暖。12月2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老人自称是沈阳人,曾当过教师,几经波折到外地多年再回沈阳,户口就找不到了,现在连低保金都没有,平日以捡破烂为生。随着一天天变老,老人的身体已经不起严冬的考验,做梦都想有个过冬的住所。沈阳市救助站负责人称,主要是需要解决老人的户口问题。(东北新闻网12月21日)
    
    因为没有解决户口问题,所以这位75岁的老人凄惨的晚年遭遇,在政府工作人员的眼里,竟然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必然,人的尊严,因为一纸户口而就得猫狗不如,岂不悲哀!
    
    毫无疑问,在中国,户口相当的重要,关乎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方方面面,且不说没有户口会沦落沈阳这位老人一样到生死无人问津的地步,甚至即使有户口,不同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的户口,也标志着一个人在社会上注定的不同福利待遇。就象最近那位想在上海异地中考的江西女生的遭遇一样,即使一家人在上海工作纳税十多年,他们也会因为没有户口,而必须回到他们从来没有交过税的户籍所在地考试,否则他们就会成为上海人眼中的外地蝗虫,就象上海人在香港也是蝗虫一样。户口,显然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成了一种附着在福利和各种利益之上的特权,成了中国人、中国社会人人生而不平等的象征。
    
    就拿这位沈阳流落街头的75岁老人而言,按当地认识他的人的说法,“他虽然穿得很简陋,但从不管路人要钱,也不偷、不抢、不骗,看起来很有尊严。”;也就是说他并非我们传统观念里的乞丐,他只是靠捡拾破烂为生的老人。如果他有户口哪怕是在农村,至少也能混个五保户,起码有个屋顶罩着,至少满足他“要是能有个住的地方就好了,能避寒就行,能住到明年5月开春就行”的奢望。遗憾的是,沈阳当地一位民政救助站的领导表示,无低保的由原籍负责为其办低保,而沈阳本地人则大多已享受政府的低保金,该负责人说,像李金钵老人这种户口找不到,又的确没有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十分特殊,但他无法证明自己是沈阳人,就办不了低保,自己又没亲人,无依无靠。这种情况主要是需要解决老人的户口问题。
    
    没有户口,就该死吗?就该在75岁的高龄5了还得住在地窖里抱着猫狗取暖睡觉吗?民政部门总能依据法规找出种种不救助的理由,而且堂而皇之、有理有据,救助弱势群体的法规,在他们的眼里俨然都成了冷冰冰的条文,也成了他们漠视生命,麻木不仁的理由。一个户口本,就可以成为一个人的生命通行证,试问如果这名老人因民政部门以没有户口为名熟视无睹、而成为严寒之中的冻尸骨,堂堂的人民政府将承担什么责任?良心过得去吗?
    
    所谓的救助站,本就应该成为救助社会上需要救助的人群,如果真正体恤弱势群体的痛苦,真正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尊严,就不可能会因为一个75岁老人没有户口而拒绝救助,否则何不干脆将救助站的牌子改成“有户籍流浪者救助站”算了,照此逻辑,没有户口的人,都该死了?诗人杜甫有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不知道这天下寒士们是否包括没有户口的人?或者说沈阳这位老人算不算天下寒士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