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以为暖

 风雨中慢慢走 2013-01-05
去上课的时候有点早点了,便随意在去往操场的那条道路上来回的晃荡。树桠干净秃落,阳光也很稀淡,无聊之极俯看自己呈75度折角的影子,所有的环境都是很寂寥的样子。这一切好像跟她都没有关系,但是我就想到了热情生动的她——林小溪。如此想来,索性直接翘课躲到图书馆里坐在自己的老地方,执笔在便笺本上写下那些她之于我的时光与故事。
刚知道林小溪这个名字的时候是在絮门的族谱上面,若水说:林小溪是江南的全民宝贝。若水的一句话吊起了我所有的好奇,遂去全家福里查找她的照片,或许本人不如名字那般清亮灵动,但是不得不承认林小溪是美女,安静温婉的眉眼,简单大方的装扮,很明媚很讨人喜欢的样子。可以说初印象很美,但是很美却不足以准确表达那种感觉,我想屈原《楚辞》里的“香草美人”一词放在这里更为合适。
随后的日子,我对于小溪的印象全部被“太姑祖”这个词语所取代。我想我为什么这么说,小溪心里应该最清楚。此话虽然有些玩意,但是正是这三个字让她牢牢的住进每一个江南人的心中,那是她的标签,不可取代的地位。
按年龄算,林小溪应该也是正处花样年华,可是她总是习惯说自己老了,用一种长者的身份宠爱着江南的男女老少。在她眼里,是一视同仁的。每次她的出现,都会先跳出几行名字,很仔细地给大家打招呼,不是那种一呼全过的方式。正因为她这种细微的动作,会让你觉得很暖心,因为你并没有被遗忘。不管大家聊得多么火热,还有她在——“反应迟钝”的连名带姓的给你打着招呼。
网络上的朋友,或许离现实很远,但是林小溪却把江南这块虚拟的土地当成了自己的家,在这里她放纵着自己的眼泪,诉说自己着的烦恼,同时坚持着自己的坚持。细心的朋友一定都发现,林小溪有一个经典表情,如同是为她量身定做的一样。腾讯给之冠名“可怜”,但是看得多了,却发现不是的,那个表情有撒娇的味道,楚楚动人的女儿情怀,向着自己的家人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委屈。
说了林小溪的表情,自然不会忘了林小溪的另外一个性格特征——偏执。第一次见识截屏便是林小溪在群里大呼小叫,如此一发不可收拾,不能上网的时候她也喊着别人帮自己截屏,留下江南家人闪耀江山的时刻。她虽然一直说自己是“江南第一懒”,其实她更多的时候很努力,也很用心。风靡江南的情书就是无声的见证,是她绵绵的爱,是缓缓注入人心的暖。
说道此处,发现有些刹不住车的冲动。关于林小溪的故事,越来越多的在脑海里重现,甚至可以仔细勾勒她的倩影和眉眼。想着想着自然而然念起了她的声音,虽然跟所谓的溪水叮咚不一样,但是充满了一种邻家的亲近,仿佛这个女孩就夹杂在我们身边的人群里,一转头,就能遇见她。
最近在江南有了一个新的词汇——干妈。无需置疑,这是小溪另一个称呼。重情重义的女子总想要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留住每一个人,每一颗心。她想要当有一天我们垂垂老去,头发花白的时候,大家还可以再聚在一起,聊一聊江南,说一说共同的孩子。不得不说,太姑祖、情书风、以及此时兴起的“干妈潮”,使得小溪对于江南的印记越来越深,在江南人心中的分量也越发珍重。她是江南的一条小溪,穿过青石板的大街小巷,灌溉这一方花红柳绿,在蒙蒙烟雨之中留下最美的痕迹。
半年之久的相处,对于这个女孩也算有些熟识。她善良,她柔软,所以她的生活自然也就夹杂着很多眼泪。不够强硬的女子,必然会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她同时也不例外。生活虽然琐碎,抑或说充满了挫折,但是她有自己的爱与关注。她爱她的故乡,她的父母,每一次谈及这些,她平实的话语总会让你觉得这样的女孩不简单,虽然弱小,但有一颗赤子之心,想要努力为自己的父母撑起一片蓝天。我喜欢孝顺的女孩子,因为懂得感恩父母的人一定是好人。
若单单说小溪给我的感动,的确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不过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江南,她所有的誓言都是有关整个江南,那一份坚持与热心,那一种捍卫与挚爱。或许词语总是显得空洞和虚无,可是她实实在在的行动刻在江南的时光笺上,让来来往往的江南人见证着。我一直认为人生就是一种行走,所有的停留都是暂时的,我们都必将离开,只是时间或早或晚的问题。每一次小溪“信誓旦旦”说她要守候江南到老去到死去的时候,我都会想她是太年轻,还是爱的太深沉? 
她有很多马甲,但是真正中她心事的或许就是这四个字“何以为暖”。我也在问自己相似的问题,世界如此薄凉,我们该何去何从,又该如何微笑向暖?很多问题没有答案,所以所有的思考和问句都只能慢慢被自己消化,不去再追问究竟。此时,我只想说:何以为暖,以何为暖,你就是自己的暖,用自己的光源温暖自己,温暖身边的人。只愿你可以一路向暖,不再冷,不再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