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啥会担心“关心”?

 仙人掌艾灸养生 2013-01-05

为啥会担心鈥湽匦拟潱

 

 

 

 

    读着曾仕强先生说道的“中国式管理”学问,心里不由生出一念:“‘管理’学问无论再怎么宽泛玄妙,针对的不过就是一个物什——人;其学问不论再怎么系统深奥,揭示的不外乎就只有两个方面——做人的学问与待人的学问……生活就是做人待人,如果将这些学问参照用于社会生活的待人接物,同样也会很有教益、很有意思的。”

    譬如在书中读到这么句挺有意思的话:“要赞美一位美国小姐很容易,要赞美一位中国小姐可要当心,中国人的脑筋普遍会转弯。”现实生活中确实也是如此。即便很熟也是如此(更别说是“陌生”),动辄张口去赞美别人,通常都可能会遭遇“热脸碰上冷屁股”的尴尬——不被看作“神经”,也会被当作“话里有话”或是“心怀不轨”。相反,你若对其抱置若罔闻、熟视无睹、不予正视的冷漠态度,保不准别人还会对你产生出浓厚的兴趣……想想也不奇怪,毕竟听话的感受其实也就是“面子”感受,在意“含蓄”,实质也是“面子”作祟的反映。这大概与“中国人习惯于‘不明言’,亦即‘不说的明明白白’,喜欢‘点到为止’”,“主张‘逢人只说三分话’,听话在意去用心看:说话时的脸部表情,说话方式”等“人性”特点紧密相关?

    在“脑筋普遍会转弯”的大背景下去与人沟通说话,包括说话时的态度表情、乃至“说话速度,说话语调,说话节奏”和语境等等都得十分考究,否则“好话”也很难达到“好”的效果。这实在是件让人挺作难的事儿——“逢人便说十分话”吧?别人有可能会对你冷眼相待甚至恶语相加;“逢人只说三分话”吧?弄得不好,别人就当是没明白抑或是“偏”理解似地随便胡诌两句就将你给打发了……

    因此,遇到熟悉不熟悉的人,最好的态度还是沉静地以诚相待、保持距离,不必去讨好奉承的去多说些什么。不光赞美不该去动辄随便赞美,即使是表示“关心”也理应注意悠着点儿的——同样会是那种“脑筋普遍会转弯”的语言环境!

    而这“脑筋普遍会转弯”的语言环境,自然不会仅是指听话的一方,包括说话的一方也可能如此。这也难怪。古人造字原本就是带着“脑筋普遍会转弯”这个突出特点的……通常的“关心”用意并非只在关心,实质往往可能会带有一种隐含着的“企图”——欲将对方的“心”给“关”进自己的这个“心笼子”里不允许其随意“跑”掉。

    想来也是如此。由于“人性”的传承与传统的熏陶,中国人一向都是很在意用“心”去与人交流交往的;也特别强调“感恩”。能够与人“关心”的,对这对象一定会带着将对方的“心”给“关”进自己这个笼子里不允许其“跑”掉的内在欲望;接受并感动别人给予的“关心”的同时,也等于是心甘情愿地让自己的“心”去钻入对方的那个“心笼子”里被“关”住,不会去自行“跑”掉。

    思忖起来,这种“关心”与“被关心”的互动,还重在心甘情愿。愿意的,自然自己的“心”被人家给“关住”了也不会后悔,自然也不会随意“跑”掉;而不愿意的,抑或说不想被对方给控制了的,往往遭遇“关心”就会十分担心——“自己的‘心’该由自己做主,可千万别被这人给‘关’了进去,想跑也跑不掉了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