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底突击花钱不违规不等于没问题

 gzdoujj 2013-01-05

年底突击花钱不违规不等于没问题

(2013-01-05 12:18:12)
标签:

财经

年底突击花钱不违规不等于没问题

    财政部公布的最新一期财政收支数据显示,2012年1到11月全国财政累计支出10.5万亿元,2012年中央财政支出预算指标为12.4万亿元, 12月份将有约1.9万亿元的预算资金待支。

此前关于年底将突击花钱的消息已经有所耳闻,但是,一些专家公开说是子虚乌有,不存在年底突击花掉财政预算资金的问题。而这次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2月份将花掉1.9万亿元,占全年财政支出预算的15.3%,已经证明按照财政支出预算确实存在年底突击花钱的问题。然而,财政部官员又出来圆场了:“年底突击花钱不违规”。不得不承认确实存在年底突击花钱的问题,只是拿“不违规”进行辩解而已,甚至拿日本也存在年底突击花钱来说事。但是,既是不违规,也不能说没有问题、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年底突击花钱虽不违规,但与均衡预算执行进度相比较,违规的可能性要大一些,给产生违规提供了土壤。如果财政预算支出执行都集中到了年底,年底很短时期要花掉较大财政资金,就可能存在一些机构花掉不必要的资金,购买不必要的项目,甚至弄虚作假虚列支出项目套取财政资金,也可能想法设法套取财政资金用于职工年底福利支出等。最起码,年底突击花钱给违规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年底突击花钱暴露我国财政预算上存在的严重问题。首先是预算支出编制科学性、均衡性不够,使得财政预算支出不能实现每月均衡花钱。深层次问题可能是,预算编制不细、过粗,只预算到大项目而没有具体到“一事一物”等。如果像香港财政预算编制到每一根铅笔、每一张纸张支出,那么,绝对不会存在年底突击花钱的情况。

财政预算体制的缺陷必将导致年年年底突击花钱。每一年的预算决策都是在上一年拨款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数额,并且结余全部上缴。因此各单位到年底必须把钱花出去,否则就要上缴国库,而且第二年的预算规模还会减少。这就造成各单位在预算财政支出时都大于实际所需,同时,担忧花不完上缴国库、影响来年预算,都想方设法突击花钱。一些部门可能会为了花钱而花钱,比如开一些没有必要的高规格会议或委派一些没有必要的出差学习等。再者,这种年初就要预算全年财政支付项目的体制,本事再大、再精明都不会绝对准确,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将支出往大处、宽松处预算。

作为纳税人血汗钱的财政资金应该花的节俭,花的高效,花的公开透明,花的让百姓心知肚明、口服心服而不是揪心担心、糊里糊涂。岂能拿“突击花钱不违规”这个低标准来要求呢?又岂能拿日本等国也存在突击花钱作为样板示范呢?为何不拿美国高效率、均衡预算支出作为对照呢?

因此,必须对财政预算支付高标准、高规格要求,决不能仅仅满足于不违规的低标杆要求。同时,改善财政预算支出机制。一个设想是,财政资金支付跟着支付项目走,先确定具体支付项目再配置财政资金。这样才能把财政资金花实在、花的有效,也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年底突击花钱现象,进而铲除可能产生违规违纪的土壤。

当然,更重要的是,财政预算支出必须公开透明。公众关注“年底突击花钱”,更关注财政费用花在了什么地方?要让公众了解“年底突击花钱”的真实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