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百里负米

 大文化导航 2013-01-06
        古代《二十四孝》中记录着这样一件事:仲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因为从小家境贫寒,为人非常节俭,经常吃野菜度日。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经常要走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着赶回家里,奉养双亲。父母去世后,仲由南下到楚国,做了大官,俸禄非常优厚。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出门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过着富足的生活。但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现在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如愿以偿呢?”孔子赞扬说:“仲由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 百里负米,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更有诗曰: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qú)劳。

        仲由,父母健在时,虽然家里很穷,但百里负米孝敬在当下;父母去世后,即使自己享受着高官厚禄,也时时不忘父母的恩情。可谓是世人学习的典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时,以大量篇幅讲述自己的家人,特别是母亲,他讲到:“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可见,他对母亲的感情。

        然而,偶尔观看某电视频道《百姓调解》栏目,目睹的却都是子女、父母反目成仇,子女不赡养父母的事情,甚至有的在调解员百般劝说下,终究达不成协议,不得不走上法庭。看得让人既气愤又心寒。

        应该说,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发展,这一美德都不能丢。而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颁布的新版二十四孝行为标准,正是着眼当下警示人们孝敬父母不能只挂在嘴上,更要体现在每一件实实在在事情的落实上。

        自然法门告诉我们,每个人能孝敬父母的时间总是在一日一日地递减。如果不能及时行孝,只会徒留终身的遗憾。如果没有办法把握与父母相聚的时间给他们以关心照顾,等到你想要来报答亲恩的时候,可能为时已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