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册为张大千先生旧藏。是八大山人书法中的重要作品之一。 《兴福寺半截碑》是唐朝大雅和尚集王羲之帖中的字,为一位将军立的碑。因出土时仅存下半截,故称“半截碑”。现存西安碑林第二室。 王羲之帖在唐朝时已真伪难辨,集字双钩上石,难免失真。但毕竟可以追寻唐朝人认为的王羲之书体,是以可宝。据王方宇先生在《八大山人法书集》中介绍:“八大山人在辛酉(1681年)《山水轴》上有‘禊堂'印,在癸酉(1693年)《画鸟轴》上有‘晋字堂'印。他临《临河叙》有十数次之多(现存原迹有十一件),可见他对王羲之的书法热诚研习。此碑晚明万历年间在陕西发现,八大山人得其拓本必极兴奋。是当时可据以为研习王羲之书法最新材料。但书写此册之时,己卯(1699年)他自己的书体已经形成,所书在字形表面上看,仍是八大山人晚年书法的面目,而晋人书法之气质,却蕴藏于内,难以点画求之。”可见,欲参详八大山人书法或王羲之书法,将此册与原半截碑对照,必定大有所获。 笔者以为,八大山人此书与原碑相较有两点非常独特:一是笔调短促含蓄,苍劲古朴。用笔中没有描头画角的做作与刻意,这与晋人书法的真谛恰好契合;二是墨色变化神采焕发。此册用墨之妙,与用笔相得益彰。其枯、湿、浓、淡,自然调和,美不胜收,与原碑相比,更加有血有肉,生动活泼了。这些尤其值得我们在学习王字或“明清调”书法时玩味。(源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