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性化教学设计

 阡陌躬耕 2013-01-07

个性化教学设计


        个性化教学设计是体现教师个性化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是尊重教学主体和客体个性、关注主客体情感需求和心理特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模式。个性化教学设计能够充分反映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教学优势、教学个性、教学经验以及个性心理特征与倾向性,并能充分体现其创造性。

    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要提倡个性化教学设计是因为:

    1 .课程的要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型、活动型的课程,课程目标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这两门课程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取向,所要回归的当然是儿童的生活。我们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本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得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而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 回归生活 ” 也就是回到这个本源中去。课标中作了如下的表述: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可以施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因此,实行个性化教学设计是适应新时代、新课程、新教材、新学生的发展需要,是教学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2 .地域的特色: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中提到:随着儿童生活和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而不断调整、扩展;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整个世界;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灵活并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从封闭、单一走向开放、多元,从只关注学业成绩到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提到: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提倡我们老师开发教材,我们的教材内容并不适合所有地方的学生 —— 对于许多地方的学生来说,教材中有些内容离他们日常生活十分遥远,无法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根据地域特色,尽可能寻找与当地文化相联系的材料,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学设计的个性。

    3 .学生的需求:老师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活动,应该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这些教学建议的提出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思想,丰富学生的智力活动和内心世界,力求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差异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课堂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有个性、有爱好。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具有的知识储备不等,他们对道德行为、社会现象的看法就不可能停留在同一层面上。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激励“优等生”、留意“中等生”、善待“潜能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在教学中尤其关注那些学习有差异的学生,要不断认识、了解和关心他们,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和财富。《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 ” 。所以说个性化教学设计,能促进不同个体的思维发展。

    4 .教师的发展需要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我们前边提到过:个性化教学设计,是适应教师创造性劳动的需要。教师上课是一种独立支配的运动过程,所以,它必然受下列因素的制约:如:教师性格气质、教师思维意识、教师实践体验、教师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些因素会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久而久之,一个班学生便都感染上了教师的个性特征。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启蒙阶段是显而易见的。乌申斯基告诉我们: “ 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 ”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 “ 能力、才干的问题,没有教师的个性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现代课堂呼唤有个性的教师, 叶圣陶 先生曾说过: “ 对一个教师来说,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比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更重要。 ”

    我认为,当前我们一直在强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在看来,教师专业化的最好效果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能力。同时,要注重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的有益个性。那么作为教师,作为个性的尊重者、引导者,首先要有自己的个性风采,包括独特的上课风格、自己的立场观点、自己的审美品位、自己的文化关注和文本解读。教师的个性风采会感染学生,只有拥有个性的教师,才能从根本上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
教师要想设计出个性化的教学,我认为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 .要有丰富的教育理论。每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都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因此,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是实现个性化教学设计的前提。我们要不断学习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等等,我们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来武装教学实践,以构建一个适应教育发展和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什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呢?因为教师对教育思想的认识加深了,教育理论水平提高了,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教育,更有效地实施教学行为。因此,我们要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自己认识教育、理解教育、探索教育的能力,用先进的思想来指导教学实践。一位优秀的教师,首先应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要想成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必须在教育思想上有很深造诣。我们要有专家的思维、要有名家的行为——要带着脑袋走路。   

    2 .要有丰厚的学科知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的内容包含了科学、地理、历史等知识,那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具备丰厚的、广博的相关知识,所以我们必须勤奋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发挥自己专业的优势,改正自己的缺点,做到文理相通,使自己的知识成为 “ 金字塔 ” 结构,既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又有顶端精尖的专业知识。正如加里宁所说: “ 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象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 如果老师的知识面狭窄,讲课就会照本宣科,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有的老师可能还会出现知识性错误。现代教育,面对的是思想活跃的学生,他们信息来源广泛,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宽广的胸怀,还必须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否则就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会影响教育效果。如果教师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教学的实效性就会顺利的达成。

    3 .对学生的了解。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必须是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因此,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第三个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情况不是简单的询问。教师要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身心特点、生活经验,分析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经验、家庭情况以及社区的基本情况,理清儿童成长历程中可能遇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各种生活与品德发展问题,弄清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所欲所求、确定进入课程的素材资源,使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4 .对教材的独特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必须弄清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教学方式、课程资源、评价建议等问题。对教材进行独特而个性的教学设计是每位教师不断追求教学创新的体现。解读分析教材是教师日常教学准备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教材的准确解读有利于更好的实现课程的核心价值,制定好教学目标,有利于更好整合教学内容,做好备课工作,是实现个性化教学设计的基础。

    5 .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是区别于别人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一种综合特征。一般有以下几种:有的老师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积淀,擅长在教学时收集古今中外的有关资料旁征博引,为我所用。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如的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设疑,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的新教育理念,体现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