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眠

 学中医书馆 2013-01-07
失眠
   失眠,中医称“不寐”或“不得卧”,即因本身原因而引致的睡眠不足,表现为入睡困难,时常觉醒及(或)晨醒过早。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身体原因,如疼痛和咳嗽引起;二是生理原因,如生活工作环境变化,三为精神原因,如兴奋和焦虑引起;四为药物原因,如应用某些兴奋剂。治疗关键在于针对病因,可辅以下法:
1 .大枣葱白汤治失眠
[方  剂] 大枣15个,葱白8根,白糖5克。
[制用法] 用水两碗熬煮成1碗。临睡前顿服。
[功  效] 补气安神。用治神经衰弱之失眠。
[验  证] 肖x ,男,43岁,长期失眠,在医学杂志上发现此方,后用之失眠症治愈。
[备  注] 临睡前用热水烫脚,多泡些时间,水凉再加热水,随烫随饮大枣葱白汤,疗效更好。用法改用冲鸡蛋汤热饮,亦有功效。
2 .蝗虫粉补虚治失眠
[方  剂] 蝗虫。
[制用法] 蝗虫去足、翅,焙燥研粉。每日服10克,分2或3次饭后服。
[功  效] 用治神经衰弱、肺结核、咳喘等。
[验  证] 《老年报》 介绍,效果理想。
3 .食醋镇静安神治失眠
[方  剂] 醋(陈醋或香醋)。
[制用法] 用10毫升食醋,调在一杯温开水中喝下。每日睡前l小时饮用。
[功  效] 食醋能诱发机体产生一种叫5-羟色胺的物质,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
[验  证] 读者反映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4 .大葱治失眠
[方  剂] 大葱(取白)150克。
[制用法] 将大葱白切碎放在小盘内,临睡前把小盘摆在枕头边,便可安然人梦。
[功  效] 用治神经衰弱之失眠。
[验  证] 据《老年报》介绍,读者多次反映效果满意。
5 .半夏苡仁治失眠
[方  剂] 法半夏、苡仁各60克。
[加  减] 心脾亏虚加党参,心阴不足加麦冬,痰热扰心加黄连,胃中不和加神曲。
[制用法] 浓煎,临睡服下。
[验  证] 1 .我采用《新中医》 1983年第11期“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失眠”一文的方法,近半年来治疗25例失眠患者(其中心脾亏虚13例、心阴不足6例、痰热扰心3 例、胃中不和3例),最短3天,最长1年余;服药少则1剂病程,多则5 剂。显效18 ,好转7 例, 病例:张某,男,45岁,干部,1984年2月15日诊,失眠半年多,每晚最多能睡2-3小时,常常彻夜难眠,屡服中药无效,又不愿服安眠药。辨证属痰热扰心。即处以薏苡仁、半夏各60 ,川黄连15克。服药当晚即能安静人睡。再服2剂,不再失眠。追访3个月,亦未见失眠,患者高兴地感谢我,我则认为应感谢《新中医》。来源《新中医》 1984年第10期。
2 .读贵刊1983 年11 期“半夏秫半汤加味治疗失眠”一文后,颇受教益。笔者曾治6例失眠患者,按原方加减投服,确有显效。病例:夏xx ,女,46岁,工人,1986年4月2日诊。失眠1年余,常每晚只能睡2-3小时,且多梦;近因上晚班,白天更难人睡。神疲,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腻,脉沉缓。予制半夏、薏苡仁各60克,党参30克,3剂。服后能熟睡5-6小时。再予3剂,诸症消失。
[备  注] 半夏秫米汤是和胃的主方。其方由半夏秫米二药组成。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半夏除“目不得睽”,吴鞠通谓:“半夏逐痰饮而和胃,秫米秉燥金之气而成,故能补阳明燥令之不及而渗其饮,饮则胃和,寐可立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法半夏对中枢神经有良好的镇静和安定作用。因药房不备秫米,遵吴鞠通意,用薏苡仁代之。
6 .桑椹糖水治神衰失眠
[方  剂] 鲜桑堪100克,冰糖10克。
[制用法] 加水共煎煮。以糖调饮。
[功  效] 补肝益肾。用治神经衰弱之失眠、习惯性便秘等。
[验  证] 经试疗10例,均见效。
[备  注] 《随息居饮食谱》说,此方还有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熄虚风、清虚火等功效。
7 .核桃芝麻丸温补肝肾虚
[方  剂] 核桃仁、黑芝麻、枸杞子、五味子、杭菊花各等份,蜂蜜适量。
[制用法] 共捣烂,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每次1丸,每日3次,空腹服。
[功  效] 滋阴,清热。治疗头晕、眼花,失眠。
[验  证] 读者多次反映效果理想。
8 .酸枣仁粥治疗心悸失眠
[方  剂] 酸枣仁5克,粳米100克。
[制用法] 酸枣仁炒黄研末,备用。将粳米洗净,加水煮作粥,临熟,下酸枣仁末,再煮。空腹食之。
[功  效] 宁心安神。用治心悸、失眠、多梦。
[验  证] 和x ,男,68岁,长期失眠,后用上方,治愈。
9 .糖渍龙眼养心安神
[方  剂] 鲜龙眼500克,白糖50克。
[制用法] 将鲜龙眼去皮和核,放入碗中,加白糖,上笼蒸,晾3次,致使色泽变黑。将变黑的龙眼拌白糖少许,装人瓶中即成。每次服龙眼肉4粒,每日2次。
[功  效] 养心安神。适用于病后体弱及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心悸、健忘等。
[验  证]《健康报》介绍该方效果理想。
10、药物泡脚促睡眠:龙骨、夜交藤、生牡蛎、合欢皮各24克,菊花15克,加水煎两次,每次20分钟,取药汁300毫升,加适量温开水,每晚泡脚15分钟后入睡。
11、治健忘偏方:拇指压在手腕横纹处,左右按摩数次。
12、治头晕偏方:将2个生猪耳朵煮熟,每个猪耳朵后面都一块骨头,称为猪精,将这两个猪耳朵里的猪精取出,焙成黄色,研成面,患者用水全部服下。一般患者,吃一次就好。如若严重,可加吃一次。
    药理:脑中风后头晕,称为脑血管性眩晕,又称中枢性眩晕。病因是中风后,造成脑血管循环障碍,脑供血不足。猪精,是猪耳朵靠近猪头部位的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骨头,献方人称,猪精可改善脑血管循环。
    提示:脑血栓后,头部眩晕,可能是脑血栓再次发作的前兆。只不过是因个人体质原因,有人发病较早,有人发病较晚。所以,脑血栓后,一定要治疗头晕,以免对病人造成不可预知的伤害。
13、治兴奋型神经官能症:灯心草3扎,淡竹叶10克,夜交藤15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5天为一个疗程。
14、治虚烦不眠方:灯心草30克,绿豆60克,糯米10克,冰糖10克。先将糯米炒焦,与绿豆同煮沸,再放入灯心草,煮至绿豆烂时,捞出灯心草,放入冰糖溶化。晚上临睡前30分钟饮之,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15、治失眠偏方:丹参30克,加水300毫升,文火煎30分钟,去渣,加冰糖适量,再稍煮片刻,分2次服用。
16、治神经性耳鸣偏方:葛根18克、甘草3克。上药用水煎服,日一剂,15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患者一个疗程见效。
    药理:神经性耳鸣,是内耳出了问题。内耳是发声的“工厂”,可让大脑正常听到声音。当它出现问题后,会产生一些“副产品”,导致耳内嘈杂。
    在临床上治疗此病,经常采用扩张血管的药物。在本方中,葛根里含有异黄酮类化合物,这种物质,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而甘草,具有补脾益气、调和百药的作用。
    提示:患者如第二次犯神经性耳鸣的毛病,可加倍方中的药量。但是,葛根不能超过40克,甘草不能超过6克。否则会出现副作用。
17、治神经衰弱偏方:猪脑1两,加入适量蜂蜜调成羹,蒸熟后,患者一天吃一次,连吃5—10天。
18、治重症失眠方:徐长卿500克,晒干,研细末,每次10克,沸水冲泡代茶,频频饮用。日2次,30天为一个疗程。
19、治失眠、健忘方:远志12克,百合20克,酸枣仁20克,黄连10克,大枣10枚,浮小麦30克,甘草10克,伏神10克,生龙骨30克(先煎),丹皮15克,阿胶10克,(烊化),当归6克,半夏5克。水煎服,日一剂。
20、栗子粥缓解睡眠方:栗子10个,龙眼肉15克,大米50克,糖适量。将栗子洗净泡3小时,剥壳备用。锅中加水适量,放入大米和栗子大火煮开,改小火煮40分钟,放入龙眼肉和糖继续煮10分钟。此粥有助睡眠,防治腰酸腿痛。
21、治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验方:黄豆、米糠各150克,将黄豆炒熟,磨成细粉,与米糠拌匀。每餐取10克,用水调成饼,加少量食油,置于待蒸的饭面上,随饭蒸熟,餐前服下。每日3次,10天为一疗程。
22、治失眠偏方:取重250克的甲鱼1只,去甲及内脏,洗净切块,加水煮沸,添进百合30克、大枣30克,再煮至红枣酥软、龟肉烂熟,酌加冰糖调味,吃肉喝汤,一天吃完。经常食用,效果良好。
23、治失眠偏方:取饱满新鲜的枸杞子,洗净后浸泡在蜂蜜中。一周后,患者每天早、中、晚各服一次。一次服枸杞子15粒,同时服用一些蜂蜜(槐药蜜)。献方人用此方治好了母亲多年的失眠症。
    药理:精神紧张、兴奋、抑郁、恐惧、焦虑、烦闷等精神因素,常可引起失眠。而枸杞子是一位常用的补肝益肾中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常食枸杞子,可让身体各项指标趋于平衡,这对调节人体精神状态,有极大好处。而蜂蜜好处更是不言而喻。它可有效活化人体的一切器官和组织的正常运行。
神经衰弱等原因导致的失眠、心烦心悸等
24.养心安神枕:夜交藤200克,合欢花60克,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各30克,夏枯草100克,浮小麦100克,丹参100克,做成药枕使用!
25.外敷肚脐之失眠的药方:
远志15,石菖蒲15,朱砂5,炒枣仁20,生牡蛎15,胆南星15,半夏15,龟板15,丹参15。以上计量均为“克。把这些药合并后碎成粉末,再用老陈醋调成糊状敷用在肚脐眼处。上两方经验证有显效!
26.失眠. 药物:枸杞30g,炒枣仁40g,五味子10g。 主治:失眠。 制法:上药3味和匀,分成5份。 用法:每日用药1份,置于茶杯中,开水浸泡,当茶频频饮之。或日饮3次,每次至少50ml 。 验案:宁某某,男,45岁。患心动悸,发作无时,夜寐不安,倦怠乏力,面色微黄,形体消瘦,舌无苔,脉结代,每分钟心脏早搏八九次。予上方,嘱当茶饮。3天后脉律转齐,睡眠亦安。服药1月,诸症皆除。 按语:本方以药代茶频饮,既可免去煎药之劳,亦可达到治疗之效,且服用方便。其适应症为心血不足,肾阴亏损之失眠,可见虚烦心悸,夜寐不安,梦遗健忘,舌红少苔,脉细数。方用枣仁、枸杞子补肝肾,养心血;五味子敛心气,滋肾水。全方药少力专,滋补肝肾,养血安神。运用本方,可根据不同情况,适当调整用量或加减药味。如心律不齐,而失眠较轻者,枣仁、枸杞子量宜相同;单纯失眠者枣仁量宜大;胃酸过多者,可去五味子,加白豆蔻5g。服药时,可适当加入白糖或麦乳精以调味
27.严重失眠的治疗
中医药方,大人参50克,黄芪40克,.柏子仁50克,夜交藤45克,琥珀45克,川丹参60克,酸枣仁克50,茯神50克,熟地45克,山药30克,朱砂25克,磁石60克,远志50克,建曲50克,石菖蒲古60,合欢皮45克,五味子45克,龙齿50克,东阿胶60克-使用方法,共研面,开始几天每次10克,每天四次,温开水送服,数小时后能立即入睡,-主治一切顽固性严重失眠病-症
28.内治偏方;
1.气血两虚型:心悸失眠,肢倦乏力,头晕眼花。选方:

①归脾丸(成药),每次10克,每日3次。
②养血安神片(成药),每次5片,每日3次。
③夜交藤30克,炒枣仁15克,茯神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④浮小麦30~120克,大枣15~30克,甘草6~15克,水煎40分钟,每天1剂。
⑤龙眼肉10克,酸枣仁10克(布包),芡实15克,煎煮至芡实开花,去酸枣仁,喝汤食米。
⑥核桃仁50克,捣碎,大枣10枚,与大米或糯米共煮粥,可常服用。或还可加白木耳、百合、枸杞同煮。
2.阴虚火旺型:心烦不眠,口干舌燥。选方:
①天王补心丹(成药),每次10克,每日2次。
②珍珠母30克(先煎),生地黄30克,百合20克,水煎服。
③生百合60~90克,蜂蜜1~2匙,拌匀蒸熟。临睡前服用,但注意不要吃得太饱。
④糯米100克,薏苡50克,红枣10枚煮粥,每晚服用。
3.民间小验方:
①酸枣仁15克,焙焦为末,煎水服,每日1次。
②莲子心30个,将莲子心煎水,加入少许盐,每晚临睡前顿服。
③珍珠母6克,研细末,每服0.2克,每晚睡前服。
④五味子150克,当归120克,大枣60克,用低度酒浸泡10天,每晚睡前服1~2杯。
⑤桑椹15克,煎水服,每日2次。
⑥夜交藤60克,大枣60克,水煎服。
⑦花生叶25~50克,水煎,睡前服。
⑧五味子6克,茯苓、菟丝子各10克,水煎去渣,加蜂蜜。每日1剂,每天服用2~3次。适用于神经衰弱、心悸不眠。⑨远志、五味子各等份,研细末,每晚睡前服1克。
⑩五味子10克,白酒100克,可按此比例配伍,浸泡7天,每天可饮酒2~
失眠常用有效验方偏方
失眠
失眠指以经常不得入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究其原因,有因思虑过度所致者,有因其它病引
起者。常用的有效的验方、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面粉、鸡蛋各500克,枣泥30克,莲肉100克,白糖650克,菜油20克。将干莲肉去心,放入锅
内,加清水煮熟至粘软,再以洁白布包莲肉,揉烂成泥;将鸡蛋打入盆内,用掸蛋器掸成稀
糊时,加入白糖,掸约35分钟,待蛋浆由淡黄转变为白色时,将面粉、莲肉泥撒入,调和均
匀待用。将蒸笼垫上干净纱布,放入木制方形框,抹上菜油后,倒人蛋浆的二分之一,用铁
瓢舀人方形框内擀平,再倒人余下的蛋浆擀水,人笼蒸熟,用小刀切成长条方块即成,作早
点食之。
本方健脾补心,养血安神,适用于心脾血亏所致的失眠。
[方二]
黄连10克,生白芍20克,鲜鸡蛋(去蛋清)2枚,阿胶50克。先将黄连、生白芍加水煮取浓汁的
150毫升,然后去渣。再将阿胶加水50毫升,隔水蒸化,把药汁倒入以慢火煎膏,将成时放
入蛋黄拌匀即可。每服适量,每晚睡前服1次。
本方交通心肾,适用于心肾不变之不寐。
[方三]
酸枣仁75克,乳香30克,蜜60毫升,牛黄O.5克,糯米50克,朱砂15克。将药为极细末和
匀,用酒5毫升,和蜜等一处,慢火煎如稀饼。不计时候,以温酒下15克许。
本方实胆安神,适用于胆虚不眠。
[方四]
半夏15克,秫米50克。用河中长流水、澄清,取清液煮秫米、半夏为粥样,但吃时去渣,只
吃其汁一小杯。1日3次,连服3天,以见效为止。
本方祛痰降逆,和胃,调阴阳,适用于因痰滞胃致阴阳失调的失眠。
[方五]
党参12克,黄芪15克,白术、茯神各9克,炒枣仁10克,桂圆肉12克,木香8克,甘草6克,当
归9克,远志6克,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1日1剂,早晚服。
本方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适用于心脾血虚所致的失眠。
[方六]
黄连12克,朱砂15克,生地黄、当归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服。
本方清心、育阴、安神,适用于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
[方七]
茯苓15克,茯神12克,远志、人参各10克,石菖蒲12克,龙齿6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
服。
本方益气镇惊,安神定志,适用于心胆气虚所致的失眠。
[方八]
茯神10克,山楂9克,伏苓12克,半夏9克,陈皮10克,连翘6克,莱菔子15克。水煎服,午晚
饭后服。
本方健牌和胃,化滞消食,适用于胃气不和所致的失眠。
[方九]
桂圆肉100克,60度白酒400毫升。将桂圆肉放在细口瓶内,加人白酒,密封瓶口,每日振摇
一次,半月后可饮用。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适用于虚劳衰弱、失眠、健忘、惊悸等
症。
本方出自《万氏家抄方》,原方用于“温补脾胃、助精神”,为治疗虚劳、心悸的常用方。品
名为后加。
方中桂圆味甘性温,能补益心脾,养血定神,对神经性心悸有一定疗效。配合白酒,通经
络,行药力,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
本方对内有痰火及湿滞停饮者忌服。
[方十]
大枣5枚,粟米50克,茯神10克。先煎煮茯神,滤取汁液,以茯神液与大枣、粟米同煮为
粥,每日2次,早晚服食。
本方健脾养心,安神益志,凡心脾两虚,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精神不集中者皆适用。
[方十一]
鲜百合30克,糯米8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剥成瓣,洗净,备用。糯米如常法煮粥,米将熟
时加入百合煮至粥成,人冰糖调味。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食。
本方润肺止咳,宁心安神,适合于心肺两虚引起的咳嗽,虚烦、惊悸、失眠多梦者服用。
[方十二]
鲜藕1节,梨1只。取鲜嫩白藕1节,洗净,去藕节及外皮,切碎。梨去皮,核、切碎,分别
用洁净纱布绞取汁液,两汁合并。
本方清热化痰,除烦安神,经常饮用本品,可改善热症失眠者的睡眠状况,对上焦痰热所致
的心烦口渴,咳嗽咯痰,夜不成寐者效果尤为显著。
[方十三]
梨3枚,沙糖25克。将梨洗净,去皮,切片,加水煎煮20分钟,以沙糖调味,分2次服用,饮
汤食梨。
本方清热化痰,和中安神,适用于痰热扰心或热病津伤,心失所养的失眠、烦闷之症。
[方十四]
干百合50克,面粉200克,水适量。
百合磨成粉,加水、面粉,和而作饼,烙熟,经常食用。
本方健脾养心,清热安神,凡心悸、心慌、失眠、健忘、食少、倦怠属心脾两虚,心神不宁
者,宜用本品。百合性质平和常人久服,可起到保健延年的作用。
[方十五]
甘草10克,大枣5枚,小麦10克。甘草、小麦与大枣以冷水浸泡后,用小火煎煮,半小时为
一煎。共煎煮2次,合并煎液,每日2次,早晚温服,喝汤食枣。
本方养心安神,和中缓急,凡心气不足阴虚血少,肝气郁滞所致的失眠盗汗,精神恍惚,烦
躁不安,悲伤欲哭者皆可食用本晶。
[方十六]
猪心1枚,葱白适量,枸杞菜250克,豆豉适量。将猪心洗净血污,切成细丁状,枸杞菜、葱
白切碎,豆豉放人锅内,加清水、煮取豉汁。猪心、枸杞菜、葱白放入豉汁中,加黄酒、食
盐、小火煮作羹食。佐餐食用。
本方补心安神,清热除烦,适用于心血不足兼有热象而导致的失眠者食用。
[方十七]
大枣20枚,葱白10克。将大枣洗净,劈开,与葱白一起人锅,加水煎煮,煮开15-20分钟后
取下,滤取汤液;每晚1次,温热饮服。
本方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心脾两虚,心慌无力,食少倦怠、烦闷不得眠者食用。
[方十八]
炒酸枣仁3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酸枣仁捣碎,用纱布袋包好,与粳米同煮为粥,粥成
时去掉酸枣仁袋,加入白糖调味,或以酸枣仁煎液,煮末为粥。每日1次,晚饮或临睡前服
食。
本方养肝宁心,安神敛汗,凡心肝血虚,夜卧虚烦不得眠者均可食用。
29.失眠健忘药酒
 竹叶酒
 配方:淡竹叶150克,糯米1斤,甜酒曲适量。
 龙桂养血安神酒
 配方:龙眼肉300克,桂花120克,白糖240克,白酒4000克。
 益智聪明酒
 配方:远志15克,熟地30克,菟丝子15克,五味子15克,石菖蒲15克,川芎10克,地骨皮30克,米酒3斤。
 麦冬补心酒
 配方:麦冬60克,柏子仁30克,茯苓30克,当归30克,桂圆肉50克,生地30克,米酒5斤。
 六味枸杞酒
 配方:枸杞子60克,熟地60克,茯神20克,檀香2克,何首乌60克,夜交藤30克,米酒4斤。
 酸枣仁煎酒
 配方:酸枣仁50克,乳香50克,牛黄0.3克,朱砂5克,蜂蜜120克,糯米150克,米酒300毫升。
 茯神甘草酒
 配方:茯神90克,人参45克,陈皮30克,炙甘草20克,生姜30克,炒枣仁120克,青皮20克,当归30克,白酒5斤。
 鸡子阿胶酒
 配方:鸡蛋黄4只,阿胶30克,黄酒500毫升。
 灵芝丹参酒
 配方:灵芝30克,丹参10克,三七5克, 米酒500毫升。
 读书丸浸酒
 配方:远志18克,熟地18克,菟丝子18克,石菖蒲12克,川芎12克,地骨皮24克,白酒600毫升。
 孔圣枕中酒
 配方:酥龟版60克,生龙骨60克,远志60克,菖蒲60克,黄酒适量。
 桂圆酒
 配方:桂圆肉250克,白酒400毫升。
 五味子酒
 配方:五味子200克,白酒400毫升。
 地黄酒
 配方:熟地24克,枸杞子12克,何首乌12克,薏苡仁12克,沉香末1克,龙眼肉10克,陈年米酒3斤。
 熙春酒
 配方:猪板油500克,枸杞子、桂圆肉、女贞子、仙灵脾、生地黄、绿豆各120克,白酒8斤。
30.失眠食疗方
 
 【樟茶鸭子】  
  配方: 肥鸭1只(约1500克),樟木屑100克,茶叶50克,川贝母10克。
制法: 将盐、花椒、川贝母研粉,遍搽鸭子内外,腌渍2小时,将大铁锅置旺火上,葱平铺锅底,再将樟木屑、茶叶混合铺上,将鸭子放置木架上,离樟木屑茶叶末混合物寸许,加盖,熏10分钟,将鸭子翻身再熏,呈黄色时取出,上蒸笼,加姜块,蒸至八成熟,取出沥干水分,再放人植物油内煎炸,至黄褐色时,捞出,切块装盘,撒上花椒粉、味精即可食用。
功效: 健脾化痰,宽胸理气。
用法: 佐餐食用。
 
 【杏仁糊】  
  配方: 杏仁10克,面粉100克。
制法: 杏仁去皮尖,研成粉状入锅,加水适量煮熬10分钟左右,再将面粉用凉水调成糊状,倒入锅内,煮开即可。
功效: 宣肺化痰。
用法: 每日1~2次,每次1小碗,可作点心。
 
 【丹核佛片汤】  
  配方: 核桃仁5个,佛手片6克,丹参15克,白糖50克。
制法: 将丹参、佛手煎汤,核桃仁、白糖捣烂如泥状,加入丹参、佛手汤中,用文火煎煮10分钟即成。
功效: 疏肝理气,解郁安神。
用法: 每日2次,连服数日。
 
 【玫瑰花烤羊心】  
  配方: 鲜玫瑰花50克,羊心50克。
制法: 先将鲜玫瑰花50克(或干品15克)放入小锅中,加食盐、水煎煮10分钟,待冷备用。再将羊心洗净,切成块状,穿在烤签上,边烤边蘸玫瑰盐水,反复在明火上炙烤,烤熟即食。
功效: 舒肝解郁,补心安神。
用法: 可作点心食用。
 
 【枣仁煎百合】  
  配方: 鲜百合500克;酸枣仁15克。
制法: 先将鲜百合用清水浸泡24小时,取出洗干净。然后将枣仁炒后,加适量水,煎后去渣,入百合煮熟即成。
功效: 养血安神。
用法: 每日2次。吃百合喝汤,每次1小碗。
 
 【桑椹茉莉饮】  
  配方: 桑椹20克,百合20克,茉莉花5克。
制法: 桑椹、百合浓煎,将沸汤倒入装茉莉花之容器中,加盖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 补血安神开郁。
用法: 每日1剂,分早晚服食。
 
 
 【阿胶佛手羹】  
  配方: 阿胶5克,佛手片10克,柏子仁15克,鸡肝1具,冰糖20克。
制法: 柏子仁炒香研粉,阿胶加水烊化,佛手片、冰糖加水煮开,鸡肝捏烂,粗布包裹,在佛手冰糖开水中用勺来回挤压,再倒入已烊化的阿胶中,兑入柏子仁粉,搅匀即可食用。
功效: 补血养血,安神除烦。
用法: 作早晚餐食用。
 
 【糯米小麦粥】  
  配方: 糯米50克,小麦米50克。
制法: 上二物加水适量同煮成粥,加适量白糖或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 补脾胃,益心肾,安心神。
用法: 每日1次,晚临睡前服食。
 
 【安神梨甑】  
  配方: 雪梨2个,炒枣仁10克,冰糖15克。
制法: 雪梨在靠近蒂处用刀切下,将核挖出,拓宽四周,即成“梨甑”,把枣仁、冰糖入“甑”内,将梨蒂盖合,竹签插牢,蒂向上平放碗中蒸熟为度。
功效: 滋阴养液,养心安神。
用法: 随意食之。
 
 【竹叶莲桂羹】  
  配方: 新鲜苦竹叶50克,莲子20克,肉桂2克,鸡蛋1个。
制法: 竹叶、莲子熬水,莲子煮熟,肉桂细研成粉,鸡蛋打散,将竹叶、莲子水(沸水)倒入打散的鸡蛋内,即入肉桂粉,搅拌均匀,根据喜好调味。
功效: 安神,交通心肾。
用法: 作早晚餐服用。
 
 【核桃杞子煲鸡蛋】  
  配方: 枸杞子10克,核桃仁15克,鸡蛋2个。
制法: 三物共放煲内,加清水500毫升同煲,蛋熟后取出去壳,再煲3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 滋补肝肾,安神宁志。
用法: 饮汤吃蛋,每日1次。
 
 【咸鸭蛋牡蛎粥】  
  配方: 咸鸭蛋2个,牡蛎100克,粳米100克。
制法: 先将牡蛎加水1000毫升煎煮,去渣取汁,以药汁同鸭蛋及粳米同煮成粥;调味食用。
功效: 补肝肾,养心神。
用法: 作早晚餐用,可常食。
 
 
 【白鸭冬瓜汤】  
  配方: 白鸭1只,茯神30克,麦冬30克,冬瓜500克。
制法: 茯神、麦冬用纱布包后放入洗净的鸭腹内,加水1000~1500毫升,先煮30~40分钟,然后添放冬瓜,煮至鸭肉熟透,冬瓜烂熟,用盐、味精调味。
功效: 宁心清热,滋阴安神。
用法: 吃鸭肉和冬瓜,喝汤汁,分2~3餐食完,可常食。
 
 【蛤肉百合玉竹汤】  
  配方: 蛤蜊肉50克,百合30克,玉竹20克。
制法: 将上三物洗净共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汤。
功效: 养阴除烦。
用法: 可佐餐或作点心食用。
 
 【双仁粥】  
  配方: 酸枣仁、柏子仁各10克,红枣5枚,粳米100克。
制法: 先煎酸枣仁、柏子仁、红枣,取汁去渣,同粳米煮粥,粥成调入红糖稍煮即可。
功效: 健脾益气,补血养心。
用法: 每日1~2次,空腹温热食。
 
 【龙眼洋参饮】  
  配方: 龙眼肉30克,西洋参10克,白糖10克。
制法: 将三物放入带盖的碗中,置锅内隔水反复蒸之到成膏状。
功效: 补脾养心,益气养阴。
用法: 每晚服用1次,每次1匙。
 
 【龙眼枣仁饮】  
  配方: 龙眼肉10克,炒枣仁10克,芡实12克。
制法: 三物合煮成汁。
功效: 补脾安神。
用法: 每日1剂,分早晚服食。
 
 【仙传茯苓糕】  
  配方: 大个白茯苓2000克,蜂蜜200克。
制法: 将大个或整块白茯苓入蒸笼里闷蒸,大火蒸3小时以上取出日晒1天,再蒸再晒,如此重复蒸九次。在最后一次蒸过后,趁热用刀切成薄片,晒干为度,收贮于瓷缸中,服时蘸蜂蜜。
功效: 安神益智。
用法: 随意食用,或作点心食用。
 
 
 【龙眼莲子羹】  
  配方: 龙眼肉20克,莲子(去衣)20克,百合20克,冰糖20克。
制法: 先用开水浸泡莲子,脱去薄皮,百合洗净,开水浸泡。将龙眼肉、莲子、百合、冰糖放入大碗中,加足水蒸透,即可食用。
功效: 补益心脾。
用法: 早晚服用或作点心服食。
二仁粥:取柏子仁15克,炒酸枣20克,粳米100克。先将柏仁、枣仁捣碎,和粳米一同煮
粥,待粥将熟时加入适量蜂蜜,再煮一二沸,睡前服食。柏子仁有养心安神之功,酸枣仁补
益肝胆,滋养心脾,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酸枣仁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呈现镇静和催眠作
用。此粥适用于失眠伴多梦易醒,胆怯心悸,属心胆气虚者。
桂圆莲子粥:取桂圆肉(龙眼肉20克),莲子30克,大米100克。将莲子捣碎,和桂圆肉、
大米煮成粥,临睡前两小时服食。桂圆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莲子补脾、养心、益肾。此
粥对心脾两虚失眠兼心悸健忘、神疲肢倦、大便溏泻稀薄、面色少华者尤为适用。
百合红枣粥:百合20克,红枣20枚,绿豆50克,大米50克。先煮绿豆至半熟,放入百合、红
枣和大米,再煮成粥,服食。早晚各一次。
百合清心安神,红枣养胃健脾,绿豆清热除烦,适用于夏季失眠及妇女更年期失眠伴有心
悸、心烦、潮热、自汗者。
生地黄粥:生地黄30克,炒酸枣仁30克,粳米50克。先将生地、酸枣仁水煎,取汁去渣,加
米共煮成粥,晨起当早餐食之。生地黄清热滋阴,酸枣仁宁心安神。适用于失眠兼心烦、心
悸、头晕、耳鸣、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属阴虚火旺型患者。
竹沥粥:竹沥水20克(药店有售),小米100克。先煮米成粥,临熟时下竹沥汁,搅匀,晨
起空腹食之。竹沥有涤痰除烦,定惊之功。适用于失眠伴头重、胸闷痰多、属痰热内扰者。
龙胆草粥:龙胆草10克,竹叶20克,白米100克。先用水煎龙胆草、竹叶,取汁加入白米煮
成粥,代早餐食。龙胆草泻肝降火,竹叶清心除烦。适用于失眠兼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小
便黄、大便秘结,属于肝郁化火者。
 
神经衰弱食疗方
 【红烧牛鞭】  
  配方: 牛鞭1000克,鸡汤500克,葱段60克,姜30克,蒜瓣12克,花椒油15克,熟猪油75克。
制法: 将牛鞭剪开外皮,在开水锅内烫一下,捞出,撕去外皮再洗净。锅内放人2500克清水,加入葱20克、姜10克(拍松)及花椒少许,将牛鞭放入锅内煮至用手能掐动,捞出破开,除去尿道,切成3厘米的段。将锅置火上,放入猪油烧热,倒入剩下的葱、姜、和蒜瓣,煸炒出香味,放人料酒、酱油,鸡汤、精盐、味精、白糖等,将汤调成浅红色,把牛鞭段放入汤内,用小火煨至汤将干时,拣出葱姜,用湿淀粉勾芡,淋上花椒油,即可。
功效: 补肾壮阳,益精补髓。
用法: 佐餐食用。
 
 【银耳氽鸡片】  
  配方: 水发银耳30克,生鸡脯肉120克,鸡蛋2个,鸡汤1000克。
制法: 将水发银耳洗净分成小块待用。鸡胸脯肉切成柳叶形薄片,放入凉水内泡一下捞出,用鸡蛋清上浆。将鸡汤入锅烧开,加入料酒,调好味。下银耳,煮沸10分钟,把鸡片逐片下锅,加水淀粉勾成稀流芡后,随即倒入汤碗内,即可。
功效: 补虚滋阴。
用法: 佐餐食用。
 
 【白鸭茯麦冬瓜汤】  
  配方: 白鸭1只,茯神、麦冬各20克,冬瓜50o克。
制法: 取白鸭宰杀;去毛及内脏,放进茯神、麦冬(用纱布包),给足水量,先煮一段时间,然后添放冬瓜,直至鸭肉熟透,冬瓜烂熟为止,最后加入少量调料。
功效: 清热宁心,滋阴安神。
用法: 吃鸭肉和冬瓜,喝汤汁,分2~3次食完。
 
 【冰糖桂花莲子】  
  配方: 去心莲子150克,银耳25克,冰糖200克,桂花卤少许。
制法: 将莲子用水浸泡,胀发后用温水洗净,放碗内加开水,以漫过莲子为宜,上笼蒸50分钟左右,取出待用。银耳用温水泡软胀发后,摘去黄根,掰成小瓣,放碗内上笼蒸熟待用。将锅置于火上,倒入清水1500克,放入冰糖、桂花卤烧开,撇净浮沫,再放入银耳略烫一下,捞在大汤碗内。然后将蒸熟莲子捞入碗内,将锅内的冰糖汁浇在汤碗内即成。
功效: 滋阴养血,补脾安神。
用法: 可佐餐食用。
 
 【远志莲粉粥】  
  配方: 远志30克,莲子15克,粳米50克。
制法: 将远志浸泡去心皮,与莲子研为细粉。粳米加适量水煮至粥将成时,放入远志和莲子粉,稍煮片刻即成。
功效: 补中益心。
用法: 可作点心或随意食之。
 
 【糖渍龙眼】  
  配方: 鲜龙眼500克;白糖50克。
制法: 将鲜龙眼去皮和核,放入碗内,加白糖,反复上笼蒸晾3次,至色泽变黑,再拌白糖少许,贮瓶备用。
功效: 养心安神。
用法: 每日2次,每次食龙眼肉4~5粒。
 
 
 【党参羊肉】  
  配方: 党参30克,羊肉250克。
制法: 将黄羊精肉切成薄片,选上好党参。锅内放素油、生姜丝、盐及水,煮沸后加入党参,再煮10分钟,倒进羊肉薄片,加料酒、五香粉等调味,稍煮即可。
功效: 健脾补虚。
用法: 以上为一日量,可分次食完。
 
 【淮山百合炖白鳝】  
  配方: 白鳝1~2条(约250克),淮山药、百合各30克。
制法: 先将白鳝去内脏洗净,与淮山药、百合一起放瓦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即可。
功效: 补虚健脾,养心安神。
用法: 佐餐食用。
 
 【乌灵参炖鸡】  
  配方: 鸡1只,乌灵参100克。
制法: 乌灵参用温水浸泡4~8小时后,洗净切片,放入鸡腹内,鸡入砂锅内,清水淹过鸡面,放入酒、姜、葱适量,旺火烧开后,改文火慢炖,待鸡熟后,调味即可。
功效: 补气健脾,养心安神。
用法: 每日2次,食鸡肉。
 
 【乌龟百合红枣汤】  
  配方: 乌龟1只(250克左右),百合30克,红枣10枚。
制法: 将乌龟去甲及内脏,切块,用清水煮至熟,然后放百合,红枣,继续熬煮,直至龟肉烂熟,药物煮透为度,最后添加少量冰糖炖化即可。
功效: 养血安神。
用法: 吃肉,吃枣,喝汤。每日1剂,每周2~3次。
 
 【菟丝鱼翅】  
  配方: 菟丝6克,水发鱼翅500克,鲜蟹黄100克,香菜1克,猪油100克。
制法: 将长鱼翅码入盘内,碎鱼翅放在上面。勺内放入猪油,烧热时,用葱、姜块、酱油炝锅,添入高汤约200毫升,取出葱、姜块。放入绍酒、花椒水、白糖、蟹黄,然后放入码好的鱼翅、菟丝子粉,盖上盖,放在文火上煨炖10分钟。用湿淀粉勾芡,淋上明油,大翻勺,放入盘内,把香菜摆在盘边即成。
功效: 补肾益精,养肝补血。
用法: 佐餐食用。
 
 【枸杞甲鱼肉】  
  配方: 甲鱼1只,枸杞子60克。
制法: 将甲鱼去内脏及头,洗净,放在砂锅里,加入枸杞子,添加足量清水,用小火慢慢煨熟,调味即可。
功效: 滋补肝肾,补虚安神。
用法: 食肉喝汤,每日吃2餐,连吃2日。每周10次。
 
 
 【佛香梨】  
  配方: 佛手5克,制香附5克,梨2个。
制法: 将佛手、香附研末备用;梨去皮,切开剜空,各放入一半药末,合住放碗内,上锅蒸1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 疏肝和胃。
用法: 可作点心食用。
 
 【葱煮柚皮】  
  配方: 新鲜柚子皮1个,葱2根,花生油、盐适量。
制法: 取新鲜柚子皮放炭火上,将柚子皮外层黄棕色表层烧焦刮去,放清水中浸泡1日,使其苦味析出,然后切块加水煮,将熟时把葱切碎加入油盐调味。
功效: 解郁下气化痰。
用法: 每日2次饮服。
 
 【茉莉花糖水】  
  配方: 茉莉花3~5克,白砂糖适量。
制法: 茉莉花、白砂糖加清水750毫升,煎至500毫升,去渣饮用。或茉莉花以沸水冲泡加适量白糖频频饮用。
功效: 理气舒肝解郁。
用法: 每日1次,代茶饮。
【分型治疗】
    1.肝郁化火治则:疏肝泄热,镇心安神。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味。
    龙胆草9克、黄芩12克、山栀9克、泽泻12克、木通5克、车前子12克(包前〕、当归9克、生地12克、柴胡9克、朱茯神9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加郁金9克、青皮9克、佛手6克,以疏肝开郁。2.痰热内扰治则;化痰清热,和中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味。
    半夏9克、陈皮9克、茯苓12克、竹茹9克、枳实9克、北秫米12克(包煎)、黄连3克、山栀9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心悸惊惕不安者,加珍珠母30克,以镇惊定志;痰食阻滞,胃中不和者,加神曲9克、山楂12克、莱菔子12克,以消导和中。
    3.阴虚火旺治则: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方药:朱砂安神丸加减。
    黄连3克、朱茯神12克、生地15克、当归9克、麦冬12克、甘草3克、酸枣仁12克、柏子仁12克随症加减:心烦甚者,加阿胶9克(烊冲)、鸡子黄2枚滋阴清火;阴虚阳浮,面热面红,眩晕耳鸣者,加牡蛎30克、龟版9克、灵磁石30克,以重镇潜阳。
    4.心脾两虚治则: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党参12克、白术15克、黄芪15克、茯神9克、龙眼肉9克、酸枣仁12克、运志6克、木香9克、炙甘草6克随症加减:不寐较重者,加五味子9克、柏子仁12克,以养心安神,或加夜交藤30克、合欢皮12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以镇静安神;面悴唇淡,眩晕甚者,加熟地12克、白芍12克、阿胶9克(烊冲),以养心血;脘闷纳呆,苔滑腻者,加半夏9克、茯苓12克、厚朴9克,以健脾理气化痰。
    5.心胆气虚治则:“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
    党参12克、茯神15克、茯苓15克、远志3克、石菖蒲9克、生龙齿10克随症加减:血虚阳浮,虚烦不寐者,加枣仁12克、川芎9克、知母  12克,以养血安神,清热除烦;惊惕甚者,加灵磁石30克,以重镇安神。 
    【中成药】
    1.柏子养心丸  每次12粒每日3次,吞服。
    2.枣仁安神胶囊  每次2粒,每日1次,吞服。
    睡前服用。
    3.珍合灵片  每次4片,每日3次,吞服。
    【简便方】
    1.合欢花10克、枣仁10克、远志3克、五味子9克,水煎服,每日2次。
    2.黄连  3克、栀子  6克、灵磁石  30克、百合  12克,水煎服,每日2次。适用于失眠兼见急躁易怒者。
    【其它疗法】
 指针疗法:主要调理任、督、心等主要经脉,施以开窍周天法治疗。
    针灸疗法:针刺神门、三阴交、心俞、肝俞、内关等穴,留针20分钟,以下午针刺为宜。
    熨目法:取半夏12克,朱茯苓9克、陈皮9克、胆星9克、石菖蒲9克、远志9克、淡竹叶9克、枳实6克、炙甘草5克,水煎取什。以纱布浸取药液,略拧干后热熨双目,凉则再易,临睡前熨目,每次15~30分钟。功能化痰宁心安神。
    食疗法:麦冬百合汤:麦冬15克、百合15克、莲子15克、大枣7枚,加水适量,煎汤服用。功能安神除烦。
    药枕法:取黑豆、灵磁石、决明子、菊花各等份,作枕心。功能镇静清心安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