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代人,代代人

 杂货店伙计 2013-01-07

 

 

 

几代人,代代人

 

 

战后贫穷的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高度备战的恐惧与稳定政权的纷争之中,于是出生于四十年代与五十年代——我们的父辈们的主要生命课题是“活下去、安全感”。他们响应大系统的号召(党的政策),服从最高指示与分配,为了大系统的利益愿意去往任何地方,并且就在那个地方落户生根。

 

由于“活下去、安全感”对于他们来说是如此重要,所以生活的品质、丰富性与创意退而次之又次之,在他们的一生中几乎从不更换职业、工作岗位、居住地址,绝大部分人绝不更换婚姻伴侣(哪怕打架打了一辈子也要白头偕老),因为这样“活着”能提供极大的“安全感”

 

出生于六十年代与七十年代中期的人们,遇上中国财富意识的变革期——中国突然从拥有个人财富是违法的、一切财产都归属于集体、归属于国家机构的体制——转型到鼓励个人经商、对外贸易、自主创业的个人财富积累期。

 

所以这个时期的人们的主要生命课题是:“竞争、财富、成就”。

 

成功学、营销学、商经财经与官经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赢,我一定要赢;赚钱、赚更多的钱;爬,往上爬不惜一切代价得到社会地位——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证明自己,这一代人的精神气质都像电影《投名状》中的战士——兄弟们上啊!抢钱、抢粮、抢地盘。

 

出生于七十年代末期与八十年代中期的人们,来到了一个更加个体化、独立化的时期。大量国有企业倒闭裁员,意味着终生铁饭碗时代的落幕。安全感游戏的终结版催生了“自我实现与个人创造力”的新版本,大学生们一出校门就需要为自己负起责任——寻找工作机会。

 

但是这一代人所面临的困扰不仅仅是:找不找得到工作,而是我找不找得到我喜欢的工作?我能不能荣耀我的天赋潜能?

 

每当我对那些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了工作却不喜欢的人说:“你为什么不为自己创造一个工作呢?”

 

对方都瞪着眼睛看着我。

 

“有个画水墨画的女孩把荷花画在裙子上,然后在淘宝网上卖掉;还有个画唐卡的帅哥在网上开了商铺;我就是自己写文章,然后自己卖……”

 

“那能赚到钱吗?”

 

“一心一意只赚钱不是已经是上一个版本的事情了吗?我们这个新版本的运行程序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首先是自己要喜欢。”

 

“赚了钱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啊?”

 

通常这类问题根本就没有办法在原先问问题的层次上得到答案,我们必须跳出问题,而进入更大的复合型视野中去:我们需要开创出一个新的文明环境,让人们能够意识到心灵的欢喜祥和与创造物质成就是一件同等重要的事情。

 

“又欢喜又赚钱的事情多的是,就看你有没有创意。”

 

所谓创意就是你有多大的整合能力。

 

面对着如何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又能赚到钱这样问题的本质是: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尊重物质时代的价值观,同时又不被这样的价值观所吞噬和操控,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加入独属于你的心灵特质和天赋潜能。

 

也就是说,你超越了物质时代的价值观,而创造出了更适宜你——更适宜新一代人类生存与生活的价值观。

 

许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丰盛人生》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我想在这里重复: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上一轮的以性命相博的财富转盘已经终局了,新一轮的以灵性与智慧为注的生命游戏即将开始了。

 

你看看,生活终于轮到我们上场了,这不是一件很令人兴奋的事情吗?

(作者:安子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