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组合作情况学生学习观察量表

 阡陌躬耕 2013-01-07

学生学习观察量表

                 -----------小组合作情况

                                                 

教学环节

学习方式

学习内容

学习状态

学习效果

原因分析

 课前复习

 小组汇报交流

 

基本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梯形的面积公式

汇报时声音 洪亮,比较自信 

 起到了温故促新的效果

●学生在家学习时间充分

●将自学的成果做了记录

 揭示组合图形概念

启发式学习

3分钟)

7.5%

 

 举手踊跃

积极思考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努力寻找新旧知识的异同

 给学生提供了形象材料,促使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

 建立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模式----分割法

小组学习

小组汇报

小组计算

10分钟)

25%

 用什么办法求一面墙的面积

 

 

1. 小组内先个人思考而后在组长带领下相互交流。

2.全班汇报时学生胆怯,声音较小,

 8个学习小组中,积极思考讨论的6个,有2各小组学生学习拘束,不适应.

●有两个小组进行了汇报,一个小组进行了计算

●学生小组学习的方式平时采用较少。

●小组长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今后要鼓励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教给学生合作规矩。

 建立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模式----添补法

 小组交流汇报

6分钟)

15%

 

 学生讨论热情较高。

 学生出现两种转化方法:一是转化成两个梯形,二是补成长方形后再去掉三角形面积

 教师选择的例题有代表性,利于学生思考

巩固应用

小组合作

7分钟)

17.5%

学生讨论热情高

两个小组汇报了转化的方法,一个小组汇报了计算的结果

组内学习不紧张了,小组之间有了不同的想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我校是薄弱环节,申老师在这节课上大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授课,力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我们探讨怎样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素材。这节课上分设了8个学习小组(每组6名同学)。

课前环节:

首先是小组汇报对旧知“基本图形”知识点的梳理情况。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新知做了充分的铺垫。小组内温习旧知识,有利于学生的相互帮助,相互提醒,也说明:小组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教师不仅重视课上的小组学习,也要重视课下的小组学习。

导入环节:

此环节学生没有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提供了具体表象,“逼”学生发现“此图形”与“基本图形”异同,从实际效果看,举手的不多,这时,如果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谈谈自己的发现,就会起到好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小组合作要有必要性,遇到困难时,小组合作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

建模环节:

这个环节包括两个例题,申老师处理教学疏密有致,第一个例题给学生留足了小组学习的时间:独立思考2分钟,组内交流6分钟,小组之间交流3分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这个环节中,也存在部分问题:个别组员拘束,交流不主动。组内同学交流时间过长,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时间相对较少。在处理第二个例题时,组内学生想到的转化的方法较多,但是在小组汇报时,其他组的同学缺乏认真倾听的习惯。

巩固练习环节:

申老师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简便计算方法计算多变图形的面积。

在这里如果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再明确点就好了,比如,先独立做题,完成后再相互交流转化方法和计算过程。这样学生的小组任务就比较明确了,并且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感想:

1.    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应当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交代清楚。

2.    小组合作学习中,要选一个带头的组长,组织协调提醒其他组员。

3.    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4.    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举手发言的良好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