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在入全幅之前

 ljb开卷有益 2013-01-07
第一部分 机身
一、 D40
2007年10月份在经过深思熟虑(当时在网上找器材的推荐、测评反复看,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才定下来)。该机现在仍在用,快门已经过了五万。片子的色彩很漂亮,JPG直接出图。体积小巧(虽然相对单电或者卡片机来说还是有点大,不过就单反来说几乎是最小的了),经常外出的时候都方便携带,几乎没有压力。缺点一是像素少,只有六百万像素;二是对焦点少,只有三点;三是没有控制闪光灯的功能;四是没有机身马达。
在这儿多说两句,很多朋友在选择购买什么器材的时候几乎都纠结过,买什么品牌好,买哪个型号好。其实各个厂商、厂商的各个产品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重点是用户要把握好自己的需要、喜爱的操作习惯和预算,抓住这三点应该还是能比较准确地定位需要入的器材。从相机的类型来说,轻便的选DC,轻便又想便携的可以选单电,要抓拍的可以选单反,重画质的还有中画幅的。从品牌来说,尼康、佳能是第一阵型,索尼、富士等为第二阵型。如果定下哪一类的产品后,重点就在选择成像风格和操作习惯上了,并不是说拍人就得买佳能,拍风景就得买尼康,关键要适合自己的感觉。市场上销量大的器材并不一定都是很好的,但既然卖得好那都是有原因的,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那些器材。如果自己对器材实在没什么直观的感受,可以先买一台入门的单反套机算了,一是价格不算贵,折旧也折不到哪儿去,二是功能还是基本齐全的,好歹也算台相机,三是使用起来没有使用超贵器材的那种心理压力。等自己有了明确的想法后可以再做器材的调整,有好些感受上和操作上的事,有些问题没有直观的感受过,光是听人家说一时半会都听不明白,理解起来也很费劲,不如先买一个回来用用。当然如果有朋友愿意借一台给你试用一段时间,那就更好了。
回头结合以上观点再评论一下D40的缺点可能大家会理解得更清楚。像素少的问题,如果不是大幅输出的话,600万像素搞个十寸的也没什么问题的;对焦点少的问题,一开始只习惯于中心对焦,所以有三个点也足够了;控制闪光灯的功能,只能在控制原厂闪光灯才用,那个灯贵哦,没打算买,所以这个也可以跳过;没有机身马达的问题,现在很多新出的镜头都有马达了,选镜头不难啊,继续可以忽视。所以最后选了D40作为入门机子。由于当时的认真考虑才做出了选择,所以现在再回顾也可以说到没后悔过。
随着使用的深入,开始碰到些问题了,再回来讨论刚才的缺点:像素少了些,所以画质上没这么细腻;对焦点少,构图要把主体放旁边的时候麻烦,尤其是抓拍运动或者舞台,如果先对焦后框图有时会跑焦。尤其是使用脚架拍微距时,对焦点只在中间很郁闷,虽然微距多用手动,不过有个对焦点辅助提示对焦是否准确也好过没有;原厂的闪光灯真是好东西,尤其是可以离机控制参数,可惜D40不支持;有好些D头还是不错的,经济实惠,G头的价格还是有点高。所以,D40也面临着升级的压力。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其实你的需求决定了你应该买什么样的器材,不用问这个还是那个比较好,机子都是好器材,关键看怎么用。在无忌、蜂鸟等论坛上,基本上可以看到很多器材组合创作的大片,只是在于数量多少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说每一样器材用好了都能出作品,之所以有时我们看到别人用某个器材出了好作品,所以自己也同样入了一套,但是拍得却跟他们的很有差距,我觉得问题只在于没有挖掘出器材的潜力,没有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设置了合适的参数抓住了合适的时机拍摄了合适的对象,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众所周知的PS功力不同的问题。
所以在你问别人买什么机子比较好的时候,也不能怪为什么每个人给的答案都是不同的,因为别人不一定会清楚自己的需求。自己的需求也是不断在变的,根据自己的条件与时俱进会让自己玩摄影的过程更爽。当然也有人觉得买了一套器材七八年都不用换,用着也很舒服,那是更好的状态了,省钱办好事,大家都很乐意。不过说实在,如果对器材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要升级也是必然的。有部分有米的摄友,也许一开始玩就直接上好的器材,就是有句话叫“买你买得起的最贵的器材”,一步到位买自己能买得起最好的器材确实省事省钱,但是少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可能也少了不少享受这个过程的乐趣,而且经历过这个过程,有过不同层级器材的对比,你才更容易意识到高端的器材卖得贵是有道理的。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我们不喜欢它降价。一下就花一大笔钱在器材上,对很多人都有可能是个压力,摄影如果只是爱好,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这么累,一年投入一点,一样一样的更新,也许过了五六年后,手上的器材将会达到一定的丰富程度。
由于出产的年份久了,价格并不高,现在一台二手的D40大概也就一千来块就得了,不过我觉得这款倒是入门机里最值得的一台,从家用和初学来说都显得经济实惠而又不失效果。不过在二手市场上,这款机见得却不多,大概原因我觉得是很多摄友认为与其卖不了几个钱,不如留下当个备机,虽然功能少一点,好歹也是台正常的数码单反哦。反正我是这样想的。
二、 D80
这也是用得比较多的机子,朋友引导我入门的时候也就是用这个,现在偶尔还能借来用,不过我没有买。整个感觉很爽了,刚才前面提到的四个问题都得到很好解决了,屏幕也很大,2.5寸的屏幕,23万像素,看起来也很舒服。这款机子在市场上也创造了一个销售的奇迹,好象是卖了四年,然后停产还卖了一年,记得不太清楚了,不过在数码单反里面算是销售得最火的一台之一,至今很多朋友还不愿意升级,因为它已经能满足大部分的需求了。JPG出片也漂亮,RAW格式处理效果更佳。体积重量不大不小,手感也好,没想到什么明显的缺点,好象就是说高感不太好,噪点多。不过这个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避免,光线不好就少拍点得了,或者加一个闪光灯补充光源。如果没有闪光灯又要求经常高ISO拍摄,那只能升级相机了。在大部分的情况下,高端的机子重点是解决那平常10%要遇到的问题,所以有时我们也会郁闷,镜头不够长,光圈不够大,连拍速度不够快等等,如果那只是你比较少碰到的情况,那就当没遇到一样忽略吧,如果是很重要的时刻,那就利用现有的器材,该用高ISO,该用裁剪的方式来拍就拍吧,顾不上画质的影响了。不过如果这种情况是你工作需要碰到的情况,那升级什么器材就换吧。D80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只是入门学习和日常家用的话,搞一台二手的D80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款机现在的价格大概在2300-2800左右,估计是某些爱好者开始升级他们的器材了。
三、 D90
之所以没有买D80,就是因为之前借人家的使用的次数比较多,好象没有新鲜感,后来刚好赶上有合适的D90,就收了一台。总的感觉,虽然说D90换成了用CMOS来作感光原件,但在操作上没跟D80感觉有明显的区别,效果上也没有明显的区别,虽然说性能很强大,屏幕更大,换成了3英寸、92万像素的屏幕,还有除尘的功能,但好象名声没打响,也只能怪D80的风头太盛了,比较适合当时想入门又不想买二手D80的用户,好象也没有别的卖点了。还不如D5000那样有个翻转屏比较好,适合高、低机位取景。机子在光线好的时候出的片还是不错的,不过如果光线稍差好象画质下降得比较多一些,所以还是建议配合一个闪光灯使用。
差点儿忘了,它还有个高清视频的功能,要不还不如改型号叫D80S算了,呵呵。这个功能真没用过,因为实在对用相机来拍视频没有什么兴趣,而且据说拍视频回去后期处理的功夫要不比前期小,算了,估计我是玩不过来。这两年新出的相机基本都有高清视频的功能,大家不妨可以试一下,说不定也有人喜欢。这款机子现在新的价格是在5600,套机在7800,二手单机的价格在3800-4500左右。去年东南亚的大洪水好象对它的产量影响很大,价格所以一直都没回归。
四、 D300
D300当年出来的时候号称截幅机王,在上之前我也研究了一下三位数的机子跟两位数的有多大区别,其实还真是有区别的,例如十字的对焦点,D300有十五个,D90只有一个;控制闪光灯的通道,可以分ABC三组,比D80、D90多一组,其它的还有连拍的速度等等,总之就是一句,性能超强,屏幕跟D90一样,显示也很漂亮。拿回来用了一下,从外观到手感给人无比专业的感觉,对焦马达强劲,无比准确,确实没什么可挑剔的了,在截幅机里面,用到这个真算是无敌了,如果没有全幅的需求,这个足够了。个头相对大了些,对于女孩子来说可能难以把持,但是对于男孩子来说,是相当的威武。
从用这个机起,开始用RAW处理作品,可调整的余地果然大了。以后拍摄的相片,都是以RAW格式处理为主,可以保留更多的细节,可以轻松调整白平衡。尼康家的NX软件看过介绍,它用控制点的方式更好地实现了画面色调的调整,下回要认真研究一下。
这款机现在二手价大概在5200-5800,回想其原来过万元的价格,现在入手相当不错哦。
五、 D700
用了一年多的D300后,发现入全幅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也通过借用朋友的D700感受到了它的好处,发现需要上又有了新的动向,一是用了D300以后,特别喜欢用85焦段的镜头,而且经常拍全身的,这样的话截幅机上需要离MT更远的距离,大概5、6米,全幅机上这个距离大概只需要3、4米,距离近了方便指导动作,如果用标头,甚至拍全身也没有问题了,还有少许广角的效果,有摄友笑称“标头当广角用”;二是与D300同样的像素,但是却是全幅的大小,高ISO噪点的表现应该更好;三是。。。其实好象也说不出太多区别了,好象跟D300的区别也就是这些,由此也看出,D300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中端机型。总的来说两者就是全幅和截幅的区别,但是,最根本的区别也就在全幅,加了这么多钱实现从截幅到全幅的飞跃,不就是为了这一点么?现在偶尔还在纠结,心里面知道全幅不是提升摄影水平的问题,但是经过反复的纠结,最终的结论还是:D700,这个真可以有。
曾在D90升级的时候也考虑过直接升级到D700,但是有几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是原来嫌D700的分量重,D90才620克(也不能说“才”620克其实也不轻了,D40大概500克左右,而D300是850克左右,D700更是达到了接近1000克的水平)不过后来用了D300适应了以后,发现如果不加手柄的话,D700的分量也是可以接受的;二是原来觉得D700投入的费用还是有点高,接受不了,现在随着D800脚步的临近,D700的价格也开始松动,D700用户升级也开始准备陆续出手了,应该是个机会;三是全幅的效果明显好,虚化效果更明显了,拍全身更容易了,高ISO效果更好了。
决定了,D700,下一个目标。
顺便诉一下苦,摄影真是个体力活。几乎所有好器材都不轻,刚才已经说了机身重量,好的镜头也不轻,例如XZP1470克,AFS2470是900克,在追求金属机身,金属镜身的高档器材时,除了考虑投资外,有时不得不考虑背这么重的器材累不累,一套D300加2470加XZP大概3.2公斤,如果只是平时周末的外拍活动背出去还不觉得怎么样,要是外出旅游,你真得好好掂量一下了。提前根据拍摄的主题构想准备要拍摄的画面,有针对性的准备器材,尽量精减,别让它成为你的负担。有一次活动居然背了一个D300,一个D700,一个2470,一个XZP,还带上脚架和闪光灯,我真差不多要疯掉了。所以现在我更倾向于带一个机身一个定焦(一般是8518),最多外加一个闪光灯。
六、 D70S
今年初听了一个讲座,说是在很多时候,如果没有输出画面大小的要求,很多入门的机子,以前的机子都可以拍出很好的作品。在平常的活动中,也看到有摄友还在用S5、D200、350D、400D,于是在等待升级设备的过程中,买回来了一台D70S。用习惯了近几年的机子,再用回这种确实有点不太习惯,一是屏幕小,2英寸、13万像素的屏幕,看习惯了现在新出机子的大屏幕,回去看真不习惯;二是菜单的功能少,例如闪光灯控制的方面,只能设置为A组频道三才能引发原厂闪光灯,没有B组灯的控制,也不能控制机顶闪,三是对焦点只有五个。不过出图的效果还可以,平常玩一下还是不错的,毕竟才是六百万像素的机子,过份追求细节是不太现实了。虽然D80只是D70S相邻的一代,但是区别却是很明显的,严重建议要入门的摄友要买带马达的机身进行学习的话,最低的标准就是D80。这款机现在二手也是一千多左右,感觉上不如直接买一台D80更实用。但是这个机子的价格也很吸引人,实在解决不了预算问题那就先买一台用着,以后即使废了也不觉得太可惜。

可以看到相机的机身从低端到高端,对焦点(应该是指很有效率的对焦点,例如双十字对焦点这种,有些散布的点其实对焦效果不是很理想的,光凭最大的对焦点数量来比不准确)数目由少至多,菜单控制的功能由少至多,机身的按钮由少至多,机身的结实程度和可靠性增大,当然价格也在增加。总结看来,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重点看多出来的那一分货是不是你所需要的,如果需要的话,你不必追求那性价比的问题,该买就买;如果不是你所要的功能,你就得衡量你未来会不会用到,多投入这些钱买这个功能划不划算,毕竟机身的更新相对还比较快的,有的功能你有可能专门为它投入了,但从未用过的话,确实有点可惜。也有例外的情况,例如我几乎从来都没用过连拍的功能。不过也几乎所有的相机都有这个功能了,所以标配的东西,有就有吧,只不过我不用再去关心它的连拍指标是多少。也有很强连拍的机子,如D4,那体育记者们该用还是得用,还是跟前面说的那句一样,需求决定了你的选择。
冰冰橙橙

冰冰橙橙

0 关注 1 粉丝 727 帖子

  • 头 衔:太平洋舰队上尉
  • 注 册:2007-04-14
第二部分 镜头
一、 尼康 AF-S DX 18-55mm F3.5-5.6G ED 镜头
这个镜头是D40的套头,买的时候一并买回来了,价格便宜,是我第一个买回来,但是却是我用得最久的一个镜头,直到现在有时还在用。轻巧、对焦迅速,价格便宜,所以很长时间以来外出的时候带它的比率最高。虽然光圈小一点,但还是有点微距功能,拍点花草,或者缩小光圈拍风景也还是不错的,拍点到此一游的照片更是不在话下。由于此头跟D40配合也没有多大,没有多重,但本质上却是一套实实在在的单反,所以我戏称这个组合是叫超级大DC。虽然由于成本的限制,使用的是塑料PP,不过这镜头本身也轻,所以没有给卡口造成太大的负担,是不是金属卡口应该没多大影响,反倒是因为里面有些关键部件用的是塑料的部件,用久了会坏。现在我的这个镜头变焦转动到一定的位置时候有点涩了,看过别人的介绍,估计是有个塑料齿轮坏了。这个1855一共出了三款,第一款是D50的套头,第二款是这个带上ED的,第三款是后来配合D5000等的带VR的,我觉得应该差不多,广角上要不要VR应该区别不大。不过即使是VR款,拆机头全新的也有卖450的,所以我这个镜头就不打算修了,估计可以在我手中终老。非常感谢它和D40在刚入门的时候给的帮助。很多人纠结入门选择18-XX这样的套头时哪个好,我其实认为1855就不错了,不过要是家里也有别人用,可以找个D90的套头18-105,也就多贵几百块,价格也实在,焦段更长些,用途更广些。18-200这样的镜头,我觉得不一定每个人都用得上长焦的那部分,这个得看个人习惯了。至于现在副厂出的镜头已经有18-270,我觉得使用的机会更少,打鸟和拍荷花估计还不错,如果你致力于这方面的题材,那可以选择。
标有DX的镜头是尼康APS-C机身专用镜头,不能用在全幅数码相机上,或者用在象D700这样的全幅机上时只能使用部分像素。适马截幅机专用镜头的标记是DC,腾龙的标记是Di。很多人有志以后要升级,在购买镜头的时候有意要避开选取带这些标记的镜头,不过我觉得如果近一两年都没有这个计划的,大可以先买住这些专给APS-C格式相机设计的镜头,毕竟它们从焦段上的设计更符合这种格式的使用,而且价钱上也更便宜些,如果以后准备要上全幅相机了,再把它们出掉就得了。
对于这种小光圈的套头来说,强项并不在于背景的虚化,小光圈加强景深拍风景也还是不错的,这个镜头55端有1:3.2最大的放大率,也可以拍一点小品之类的作品,或者加买微距镜用作半个微距头用,虽然不专业,但是也可以玩上好一阵子了。另外如果要进行棚拍,鉴于空间小及有充足的光线可以用小光圈的原因,这种小光圈的套头也可以成为棚拍的合适工具。
【☆☆☆雾锁金鞭溪☆☆☆摄影图片】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1878774.html
【北京印象%%%古典风%%%摄影图片】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1427806.html
二、 尼康 Ai AF 50mm F1.8D 镜头
买了D40一个月后,就入了这个镜头。原因大家都可以想像得到,1855这样的小光圈镜头拍人像不容易出彩。大光圈的镜头虚化的效果是明显的,标头的用途是广泛的,最关键的是,价格是相当便宜的。常有人问千元以下入门买什么镜头好,在尼康家来说,好象真没有什么可选择,只有1855,5018D,70300G三款了,其中前两个无疑是最好的入门镜头之一。作为尼康定焦系列里面仅有的两个1.8D镜头(我印象中好象只看到过这两个),产量据说是尼康镜头里面最大的,尼康用户中使用过它的人数据说也是最多的。优点不必多说,轻巧,对焦迅速,甚至我用D40的时候就用它手动对焦来拍也没多大困难,大光圈成像很好,一般F2.8出图就很漂亮了。但是不是就没有缺点了呢?也不尽然。一是这款头的焦外不太好,不过我觉得也得看拍摄的环境,有时并不显出这个问题;二是拍全身比较难,这个问题一会再详细说;第三就是因为标头嘛,视角有些平淡,不容易拍出特别的作品。所以这款镜头我是三进三出了,第一次是因为跟别的镜头重复,第二次是因为准备要上5014D,第三次是因为觉得它的视角比较平庸。但是也难保会有第四进的情况,因为这头的光圈大,又不贵,留下一个备用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这镜头进出的情况都比较多,建议大家可以关注一下二手市场,便宜买,以后也可以便宜出,没什么损失。
下面专门讲一下50头不好拍全身的问题。按照焦距和视角关系的理论,应该是相对广角的镜头比长焦的镜头更容易拍全身,很多朋友都这样认为,50头比85头更容易拍全身。但后来才听说85拍全身比50好,更好的还有135,我开始还没想明白。经过这几年的拍摄,才逐步明白了,焦距的问题只是说把人物全身包含在镜头里面的容易程度,但是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镜头的设计问题,是对焦的问题。大家可以看一下50头的对焦尺,在无穷大标记前标记的是2米,我称这个为有效对焦距离,概念跟枪支的射程差不多。例如手枪的射程一般在50米以内,超过50米不是说没有杀伤力,而是说瞄准的精度就会下降了。所以2米内对焦的时候,5018是可以准确对焦的,但是超过2米,就不能保证了。当在截幅机上用50F1.8D时,要拍完MT全身,基本上不可能在2米的范围内实现,所以要实现精确的对焦就有难度,一般在图片上看到的效果就是不象是跑焦,但对焦也不太清楚的样子。再看85F1.8D的镜头,这个最大的有效对焦距离是8米,一般说来,即使用截幅机,在8米内完成全身作品的拍摄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会清晰得多。但是如果用的是全幅的数码相机,用50F1.8D在2米内可以拍摄全身也没有问题,道理同刚才所述。这就是为什么50头更适合拍半身的原因(主要指截幅相机上)。其它的镜头道理我想应该也是可以参考这个观点来分析的。
不过即使这样,总的来说,这款镜头还是很值得买来学习和创作的。如果不差这几百块钱的话,只要不离开尼康门,都可以一直在镜头序列中保留它的一个位置。
【☆☆☆Show Time☆☆☆摄影图片】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1994011.html
三、 尼康 Ai AF 50mm F1.4D 镜头
这个镜头跟50F1.8D几乎是同时在试用,用着很爽,同样的轻巧,同样的对焦迅速,锐度更高,更大的光圈更适合光线不足的环境。但最后终归没有收一个回来,原因有几个,一是它的色彩没有5018D这么好,或者说是色彩更清淡一些,我个人这么认为;二是它的价格比5018D高出1000多块,好象价格的差别比性能要大。
这里要谈到性价比,这个概念我认为经常被理解错了。很多时候我们谈论性价比的时候,价格当然好比较,只是个数字,但是“性能”确是不好量化的。如果几个不同性能的东西在一起比较价钱,来谈论性价比,确实好象不太公平。5014D的价格比5018D多一倍,但不见得它的分辨率等指标就比5018多一倍,况且还有色彩那种不容易量化的指标。所以我就觉得做这样比较的时候,抓住两点就得了,一是贵的那个东西多出来的那点性能是不是你要的,二是多付出那些费用来买那个多出来的性能你觉得值不值。一般来说,超出那部分的性能,单价都会相对高一些。另外有一句话,叫“一分钱一分货,一毛钱两分货,一元钱三分货”,这个对性价比的概念描述应该更准确些。
如果有条件的话,5014D还是可以考虑收一个回来的,毕竟这是1.4光圈里面最便宜的一个原厂镜头。
四、 腾龙 AF 70-300mm F4-5.6 Di LD Macro (A17 NII)镜头
在参加几次外拍活动后,发现很多摄友都用长焦拍摄,好象有更好的背景虚化效果,于是也去买了一个,当时入门级的长焦也没几个好选择的,无外乎就是适马,腾龙的70-300和尼康原厂的55-200。刚好碰到一个摄友出腾龙的70-300,而且是带马达的新款,于是去谈价钱把它拿了下来。这个也是我第一次买二手的镜头。这镜头还带有1:2的微距功能,所以有时还拍拍花草,总的感觉由于它还不是使用超声波马达,所以对焦不够干脆,另外有一个就是色彩上好象没有原厂的漂亮,三是发现长焦那端其实没这么好用,也用得不多,四是使用长焦端的时候,本来光圈就不大,还需要缩小光圈提高成像质量,这个要求有点高。于是用了不长的时间,就把它出掉了。

五、 尼康 AF-S DX 55-200mm F4-5.6 G ED 镜头(XSL小手雷)
出掉腾龙70-300后,又进了一个之前也在比较行列的另一款原厂的镜头55-200,这个系列有两款,一款是不带VR,一款是带VR的。由于不带VR的产品出了已经较长时间,所以比腾龙的70300还要稍便宜一点,反正想着折腾,就继续拿一个回来试吧。对焦和色彩果然好了很多,200的焦段也比较符合我的要求,所以这个镜头加上套头加上标头的组合,在我的相机包里存在了挺长的时候,我几乎曾经以为这就是我器材上的终极选择了。
不过用了一段时间,这头的问题还是暴露出来了,光圈小了些,在拍摄光线不太好的时候,出不了效果,所以在长焦上开始向往恒定2.8的大光圈系列了。
从这个头以后,开始意识到大光圈镜头的重要,曾经开玩笑地说,我以后只买2.8光圈及以上的镜头了。在后来看了一本书叫《EF镜头宝典》,里面对佳能的各个镜头进行分析,就提到一个好象是叫做通光量的问题,说是大口径的镜头,会有更大的通光量,带来画面更好的通透度,等等。总的意思,就是说镜头的口径对成像也有很大影响的。所以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77口径的都是好头,也可以想象得到5014G把口径提到58mm,适马的5014HSM口径提高到77mm,成像应该会有什么样的提高,对于它的价格,应该是可以让大家满意的。
冰冰橙橙

冰冰橙橙

0 关注 1 粉丝 727 帖子

  • 头 衔:太平洋舰队上尉
  • 注 册:2007-04-14
六、 尼康 AF-S VR 70-300mm F4.5-5.6G IF-ED(XLP)
这个镜头曾经也是我的一个梦想,当年想着就把它当作一个长焦镜头的终结者了,借朋友的来用过几回,色彩漂亮,有VR,成像不错,而且装在机身后,很威武,拿起来有点象拿AK冲锋的感觉,可以指哪儿打哪儿,网上有评论说,这个头真是不错,只不过如果天气不是很好,光线不行的话,小光圈镜头的问题又再次出现。自己想了一下,好象这个说法很有道理。
后来再多跟一些朋友了解,发现这个镜头更适合的是截幅机上用于打鸟之类的应用,投入比上70200加增距镜要省得多。要是用来拍人像,可能还是不太能发挥它的作用。
【香榭丽的悠闲假日摄影图片】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1059703.html
七、 尼康 AF-S VR 70-200mm F2.8G IF-ED 镜头(XZP)
著名的XZP,无可挑剔的一个镜头,除了重。网上有人评论说如果背后有足够的空间,这个镜头可以胜任任何的题材拍摄。当然这句话有点夸张了,不同的镜头给人视觉的冲击力是不一样的,没有一个镜头能包揽所有的题材。不过也说明了XZP的威力。但是这个头的问题,就是一直用着的话会觉得沉重,配一个独脚架会更好些。如果是我,会更喜欢作三脚架,不拍的时候,都不用扶着它。由于云台是连接到脚架环上,所以架XZP这样的镜头拍舞台,拍运动会,或者小范围拍人像,感觉是相当地爽,有点架重机枪扫射的感觉。不过等拍完收拾器材的时候肯定又会在骂,这套东西怎么这么重,真想扔了。
摄影也许就是这样经常痛并快乐着。
后面新出了DZP,也试过一下,性能有更大的提高了,不过价钱也更高,大家自己掂量着买吧。
八、 尼康 AF-S DX VR 18-200mm F3.5-5.6G IF-ED  
这个镜头就是号称一镜走天下,有很多人喜爱,也遭到很多人的BS,确实就画质而言,三倍内的变焦,甚至要求更高的使用定焦,是个很好的保证,但是由于外出的时候很多情况下,玩的方面多于创作,所以就不要在器材上给自己太多负担了,一是背这么多器材是件累事,二是整天不断换镜头也很累,三是还得应付中途中碰到的各种情况,本来就很累,四是还得担心这么多器材的安全问题。所以如果只是去玩,那就带一个18-200就足够了,只拍风景的话,把光圈缩小都会很好。
【☆☆☆最美涠洲岛☆☆☆摄影图片】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1978404.html
九、 尼康 AF-S DX VR 18-200mm F3.5-5.6G IF-ED VRII
18-200后来升级到这个版本,经比较要比上一个版本效果更好,如果碰不到价格好的二手一代18200,那就去买这个新款的吧。一代的价格据说曾经上过8K,相对来说,现在的二代新款新的价格已经算是很平易近人了,一步到位,就不用想其它了。如果还是喜欢旅游,或者只是普通家用,可以考虑来一只。
十、 适马 30mm F1.4 EX DC HSM 镜头
在D40上用5018D手动一年多了,虽然手动对焦拍摄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毕竟多少分散了一些对摄影对象的注意力,于是又在合适的时候,收了一个3014。自从买过一次腾龙的镜头,对副厂的镜头心里有了一层担忧,网上所说的副厂镜头的问题难道都是真的么。不过忍不住试了一下3014,出色的锐度表现,快速的对焦,配合D40的小机身,用起来确实爽了不少,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就是色彩的油润程度不够,还有我买的那个随着使用,脱皮得利害,外观上卖相不太好,不过拿在手上真是钢钢的,用起来也是钢钢的。尤其是光线不好的黄昏、阴天、室内,1.4的优势发挥得更是出色,相反地,在大阳光底下反倒没什么突出的表现。
【☆☆☆快乐新娘☆☆☆摄影图片】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1841714.html

冰冰橙橙

冰冰橙橙

0 关注 1 粉丝 727 帖子

  • 头 衔:太平洋舰队上尉
  • 注 册:2007-04-14
十一、 适马 APO 70-200mm F2.8 II EX DG Macro HSM(小黑三代)
长焦的镜头一直还让我纠结住,直到让我在网上偶遇到一只二手小黑三代。本来目标是XLP,但小光圈好象确实不太好用让我印象很深,而且那时几乎没有什么二手的XLP,于是在这支价格与新的XLP几乎一样的小黑出现时,引起了我的关注。使用超声波马达,F2.8的光圈,77的口径,让人不禁直流口水。
在这儿不得不提一下副厂镜头的个体差异问题,其实也不能说这是镜头的质量问题,只因为副厂的镜头得不到原厂接口技术的支持,所以难免有工作不配合的情况发生,就会出现A机身用A镜头不错,但用同一款的B镜头出现跑焦的事。所以如果要买副厂的镜头,一定要不惜多浪费点时间多拍多检查效果,不要放过一丝的怀疑。买3014的时候因为是从朋友那儿买,给了我较长的时间试用,买小黑的时候我去那店里面试了两回。反正试好了,到现在两个镜头的工作挺正常。适马脱皮的现象在早期的时候比较明显,虽然功能不少,但是影响卖相,近几年来的做工都往好的方向发展,例如我的3014整个皮都脱了,小黑只是脱了脚架环附近那一圈,后来看到小黑四代,整个感觉好多了,说明它的工艺也是在进步的。希望以后可以让人更放心。
一代的小黑是没有数码优化的,二代小黑加了数码优化,三代小黑加了微距,四代是微距二代,五代加了OS防抖,整体来说,觉得质量和成像都是越来越好了,如果要追求省钱的话,至少也要小黑三代会比较合适一些。至于当时买70200时还有一个选择:腾龙的70200,号称龙炮。为什么没选择它是有原因的,一是它没有超声波的马达,这个效果用过确实有区别,不过速度也还算可以,另一个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它没有类似小黑前面的一二三代的二手可以选择,价格比较高。
虽然微距小黑可以有最大1:2的放大倍率,不过实际拍摄一下,这个放大比率要在200mm端才能实现,发现离得太远,好象不太符合平常拍微距的习惯,所以用得很少,最近买了一个77的微距镜,回头再试一下看看。
【※※※※※※且听风吟※※※※※※摄影图片】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1797874.html
【爱莲说摄影图片】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1443679.html
十二、 适马 10-20mm F4-5.6 EX DC HSM 镜头
一个很有名的超广角镜头,可惜只能在截幅机上使用,但是风头我是觉得可以压过相当价位的原厂的镜头,不过貌似原厂在这个价位这个焦段真没有什么让人有印象的头。对拍风景和城市建筑等是有点夸张的感觉,对于拍人像,应该也是个不错的镜头,但是由于变形的问题,所以要讲究位置和角度,还是可以拍出大气、时尚的人像作品的。
也曾经想过要入这个镜头,但是试了两回,都因为个体差异的问题没能成交,到最后的时候,想着要往全幅方向发展,所以就把它放弃了,如果喜欢这个焦段,而且会很长时间在截幅时代混,这个头是值得关注的一个。

十三、 尼康 Ai AF 85mm F1.8D 镜头
这个镜头是无可争议的人像头定位了,拍人像没得说,背景虚化好,一般我用到F2.8或者3.2效果就很不错了,作为另一只1.8D的镜头,也是同样值得收藏的。
这个镜头我也进过两回,第一次是因为觉得跟小黑焦段重合,所以出了,但是后来发现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虽然小黑拍人像也不错,但是那个重啊,后来实在受不了,又把8518D买了回来,现在用得最多的主力镜头。半身全身都不错,我更喜欢一点人物带景的拍摄方式。唯一不好的缺点,就是在室内拍用不了,不过这个情况将会在用上全幅机后得到很好的解决,哈哈。从此,全幅机的梦想开始点燃。
尼康人像王的标杆其实是另外一个镜头,85F1.4D,这个头也试用过,但是用得不多,就不多说了。77口径,F1.4的最大光圈,确实牛得没办法说,一般情况下可以输出很好的片子,前后都虚得漂亮。但是由于这个镜头研发的年份太久了,而且没有数码优化,所以色彩上比较淡一些,而且听说紫边的现象也比8518D明显,也比8518D重了一些,再加上它的价位相当于两三个8518D,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也只能这样。新出的8514G在画质和色彩上有了更大的飞跃,成为新一代的人像王,有条件的朋友不妨考虑一下那一支镜头。
【——★★★★柔光★★★★——摄影图片】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2182077.html
十四、 腾龙 SP AF 90mm F2.8 Di MACRO 镜头(90微)
一般来说,副厂的镜头很多都被指责,口碑较好的好象只有三个:适马30F1.4,适马70-200,腾龙90微。前面两个已经收入箱中了,本来也想找一下,把90微这款也收了。借了朋友拍过一次草莓,印象更加好了。但是等后来去试了好几次二手的90微,却发现并没有原来试朋友那个好,可能就是所谓的个体差异吧,朋友又不愿意出让,所以只能说90微跟我是有缘无份了。
顺便说一下用途的问题,以前也听人说过,买个90微,接近85的焦段,可以当人像头。后来在试用的过程中发现,其实这两个头设计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所以用途也应该不一样,如果说90微适合拍人像,就跟说标头用来拍风景没太大的区别,都是能拍,但都不是强项。传说中尼康的105微拍人像也不错,可以兼拍人像的题材,不过我还是觉得设计上有不同,拍微距和拍人像的方法应该也要不同,如果把MM的痘痘拍得太清楚了,可别怪MM对你不客气。
【又到草莓成熟时摄影图片】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1783552.html
十五、 尼康 Ai AF 20mm F2.8D 镜头
有机会也试用了一下这个有名的广角定焦头,评价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过发现如果拍风景的话,广角头缩小光圈就得了,用不着定焦的,于是想拿来拍室内人像,但发现在截幅机上的表现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这头难怪少人买。
冰冰橙橙

冰冰橙橙

0 关注 1 粉丝 727 帖子

  • 头 衔:太平洋舰队上尉
  • 注 册:2007-04-14
十六、 尼康 Ai AF Micro 60mm F2.8D 镜头
与90微无缘后,发现能选择的微距头只剩下原厂的了,105微带VR的相当的贵,不带VR的N久也没见有一个二手的冒头,所以后来只能选择进了一个旧版的60微,因为新版的60微价格也不便宜啊。
试用了一下,微距头本无弱旅,60微的名声也不是浪得虚名,拍微距的主题果然是很合适,恰好我又不喜欢拍虫子之类的,用不着怕离它们太远,拍拍花就好了。不过微距最好得上三脚架,用小光圈来拍,所以拍过一两次发现自己还是缺少点耐心,因为忙活一大轮后,有可能就得几张片。还好,没有投入太大,心里暗喜。
【——★★★★春花★春雨★★★★—摄影图片】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2246000.html
十七、 尼康 尼克尔 AF-S 14-24mm f/2.8G ED 镜头
醒目的大灯泡镜头,在尼康系列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没办法加常规的滤镜,不过却让它的纳米涂层发挥最大的威力,尤其是拍蓝天碧海,色彩相当漂亮。它也是拍摄时尚人像一只很好的镜头,可惜没有合适的主题,借朋友用的机会也不多,所以拍过的人像作品就少些,当然也只能小范围或者独食的时候才能用上,因为会离MM很近,把后面的镜头都挡完了,我曾经试过在截幅机上用这个镜头可以拍完一个人的全身,与那人距离就一米多,旁边的人还以为我是拍特写。
【——★★★★碧海蓝天★★★★——摄影图片】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2143306.html

十八、 尼康 AF 18-35mm F3.5-4.5D IF-ED 镜头(银广角)
在冒起要购入全幅数码相机的念头的时候,同时已经开始规划着全幅系列应该用的镜头。好象手上几乎所有的镜头都是全幅的,就差广角了。有个已经上了D700的摄友也跟我谈起有同样的苦恼。不过我很快就能定下来了,因为广角有一个口碑很不错的镜头,就是这只银广角。选择它的原因有几个,一是不知道77的口径是不是好镜头的标准,但是我信了;二是银广角在截幅机上是不失广角的套头焦段,在全幅上实现真正的广角,可以保证机子更换时都可以使用;三是居然我还看到现在还有人特地还去订购这一款镜头,不由得坚定了我对它的信心。由于拍风景类的不需要大的光圈,所以定焦类的镜头全部否决,所以唯一的选择就是它了。当然,还有基于投入的问题,要不最好的选择就是前面那只让人流口水的大灯泡。
试用了一下拍活动,缩小了一点光圈后表现很好,锐度不错,色彩上不够鲜艳,不过还是让人满意的。何况它还能用在我的胶片相机上。
十九、 图丽 12-24mm F4 IF (AT-X124PRO DX) 镜头
也就借朋友的镜头用过一回,恰巧碰上了有机会去看上海的国际车展,在别人都是85、70-200拍美女的时候,我就用这样的一个超广角镜头记录下车展的各个有意思的场景,光圈收到F8使用,回来看图的时候,发现它表现还是挺让人满意的,可以跟适马的10-20有得一拼。不过两个镜头的焦段有少许差别,这个在广角上会表现得比较明显些,一个有更广的视角,一个有更大的光圈,买哪个得取决于各人的需要了。
【2011上海车展的靓女车模摄影图片】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2078530.html
二十、 适马 18-200mm F3.5-6.3 DC OS 
有朋友收了一只适马的镜头,刚好我要到外地去,于是借来伴我走了一程。虽然是副厂的镜头,但是整个表现让我感到惊讶,虽然没有原厂那只的色彩这么好,但是同样有防抖,同样有超声波马达,也带来不一般的感受。如果要求不是十分高的话,是一镜走天下的很好的选择。当然,这个的前提是你觉得它的画质已经足够好了。就我来说,我是满意了,相见恨晚啊。
【口岸的清晨摄影图片】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2198276.html
二十一、 尼康 Ai AF 35mm F2D 镜头
标头出手后,还需要等待一只纪实的镜头来补充标头留下的空缺,这个位置基本上也没有什么争议地预留给352D,这个焦段公认的人文视角,而且光圈还达到2。目前没拍过什么片子,用胶片相机拍了一卷,取景框中的感觉就很好。但对于室外人像来说,可能有点不太适合,室内的也许更合适些,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试,期待它有更精彩的表现。
至此,即将进入全幅时代的镜头阵列已经形成
活动、风景:尼康 AF 18-35mm F3.5-4.5D IF-ED 镜头(银广角)
人文:尼康 Ai AF 35mm F2D 镜头
微距:尼康 Ai AF Micro 60mm F2.8D 镜头
人像:尼康 Ai AF 85mm F1.8D 镜头
人像,舞台,运动:适马 APO 70-200mm F2.8 II EX DG Macro HSM
因为我平常拍的题材比较杂,除了拍鸟之类的活动多少都有涉及,所以配置的镜头已经实现了平常意义上的18-200全焦段覆盖。就每个镜头分别来看,已经基本上能独挡一面,所以我对这个阵容已经相当满意了,目前居然没有了再升级和更换什么镜头的欲望,只是耐心地等待合适的D700了。如果你只中意于某一个题材,可能镜头会比我的更专一。
回看用过的器材,居然没有中焦的镜头,看来这个焦段都是实用型的。不过对于一般的家庭用户或者单位用户,24-70,17-55这种镜头却显得更加实用和方便,所以也就回应了前面所提到的,根据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器材。
冰冰橙橙

冰冰橙橙

0 关注 1 粉丝 727 帖子

  • 头 衔:太平洋舰队上尉
  • 注 册:2007-04-14
第三部分  附件
一、 存储卡
一般就是用SD或者CF了,一般建议是买两张较小容量的比买一张大容量的要好,当然容量也不能太小,根据各个相机的不同和你采用的拍摄格式不同,保证一天的量是必须的。如果外出游玩的话,再得视情况增加备用的卡,建议可以找同事朋友借一些大的存储卡,或者带上笔记本电脑备份图片。数码伴侣这东西,理论上是不错的,当年在128M的SD卡都卖500多的时候曾经大放光芒。不过现在卡相对便宜了,而且一年到头没有几回用得上,所以除非专业的摄影人员,一般建议就不用买了。对于创作摄影的大师,我觉得会更倾向于带一台笔记本电脑,会感觉更踏实一些,而且必要时还能处理一下图片。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必要在拍摄的过程中边拍边删,除非是那种很明显的废片以外,因为有时回头看某些片子会有特别的感觉,在路途的匆忙中有可能不容易发现。在拍摄的过程中也不一定要全程的最大图片格式或者RAW格式拍摄,根据内容合理地使用大文件格式,也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存储卡的利用效率。
卡里面的内容远比卡本身的价值重要,所以买卡的钱也不能太省了,好在现在SANDISK的也不算贵,要买也至少按这个标准吧。关于卡的速度,如果你不是用于高清视频拍摄或者特别喜欢连拍,那卡的速度倒不是挺重要的。
为什么至少要买两张卡,一是卡的生产工艺在不断提高,不过还是得防着万一哪天出去拍摄的时候容易读不了卡的情形,二是可以把其中一张卡放在相机包里,减少因为把卡拿出来读取相片后忘记放回去的苦恼,三是基于协助的精神,怕有同行的摄友忘记带卡的情况。
二、 电池
现在相机多用锂电池了,锂电池的特性,是随用随充,就是拍了一天回来,不用等电量低的时候,就可以充电了。对于一般的家庭应用,一块电池也可以,记得定期检查电量就行。如果是摄影的爱好者等拍摄比较多的,建议还是至少多准备一块电池,哪怕是副厂的也好。有些原因跟带两块卡的原因差不多,另外有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因为很多相机锂电是不通用的,也许你身边有很多用单反相机的摄友,但却不一定会有适合你家相机用的电池,所以为了自保,也得多备一块,出门的时候也要检查好,注意,是前一天晚上就得检查了,该充电就充电。尼康的D80、D90、D300、D700都可以用同一款电池,哈哈,相对来说碰上救急电池的机会也大了很多。
三、 相机包
一般根据自己的器材结构和活动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相机包,例如只是一般出去扫街什么的,可能一机一镜就得了;如果要出外景要带闪光灯什么的,得用上双肩包才合适。一个人可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备有不同的几个包也是正常的,例如一般是一个一机一镜的小包,一个一机两镜的中包,一个两机三镜两灯的双肩包,根据不同的活动情况确定要带的器材,从而确定要带什么样的包,总的来说要稍微留点松动的余地,不用器材挨着器材地摆放,取用不方便。在外面最怕就是碰到下雨,如果使用的是小相机包,有时一个大的塑料袋可能就包得过来,如果是大型一点的包或者双肩包,最好还是买那种带防水层或者防水罩的,毕竟如果真碰上下雨,有可能无处可躲的,保护器材要紧。乐摄宝还真是不错,现在也有好些其它牌子也做得可以的,以前看到过一篇测评,高低价不同的包在做工、材料、耐用性都会有区别,所以不要太贪便宜。
四、 三脚架
以前看到文章说买到第四个脚架才知道前面三个是不用买的,我觉得这个有点夸张,但是选择一个合用的脚架确实不太容易,比选一个相机还难,牌子也比较多,参数也比较复杂。我就谈几个方面要注意的事项以供参考:一是衡量一下买的必要性,如果你没打算有拍合影或者夜景的可能,那估计脚架方面就可以不投资或者少投资了;二是承重的指标,按你所用的器材包括机身加镜头最重的一套相加,然后大概加一倍来估算就差不多了,我那时按五公斤来进行选型;三是脚架的材质,一般有碳素和铝镁合金两大类,我觉得二三公斤的器材重量的话,用铝镁合金的也可以了,预算多一点的可以上碳纤的,大概要多一千五左右的投入,背起来可能稍轻一点;四是脚架的高度,包括不升起中轴和升起中轴的高度,要让它的高度跟自己的工作习惯相配合;五是三节或者四节或者五节的问题,节数多的脚架收起来会更短一些,但是脚架的强度会有所削弱,对脚架的材料要求也更高,现在还有的款式是返折式的,就是下面的脚能180度往上折,让脚架收起来更短更方便携带,不过好象多是碳纤的产品,要贵一些;六是要有一个合适用的云台,这个跟脚架是可以分开买的,接口能对应得上就行,分为万向、三维、悬臂、微距等多种使用的模式款式,根据你的需要来选择,如果是放一个超大的200定,400定的大炮,当然非悬臂云台才能担当了,球台调节方便,三维调节稳当,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七是脚架的扣紧方式,有旋转扣的,也有扳扣的,前者结实,后者操作方便,各有优点。
有些便宜的脚架,例如云台、脚架一体的,或者组件是以塑料为主的,其实都不太耐用,单反放在上面还是不太放心,还是买一个结实一点的吧。便宜一点的,四五百块也能弄一个能用的了。在实在弄不清楚的情况下,如果真需要,就先按四五百去买一个,等用了后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脚架和云台再换咯。我当年买了一个百诺的550EX,用到现在,觉得还可以,至少符合我现在的需求了。现在可以选择的牌子更多,网上也有卖的,不过最好都是去现场看过现货再订,因为网上图片毕竟有很多信息是看不到的,使用的感受也没办法体验得到。
有时脚架还有个作用,就是临时顶替一下当灯架用,不过实际使用发现,灯架和脚架还是有区别的,灯架可以比脚架设置一个更高的灯位,符合光线由上至下一个比较自然角度的原理。而且通常还有朋友用以前DC的小脚架当灯架用,这种用法其实有点冒险,因为小脚架的支点有可能不能支撑起闪光灯的份量,会导致下垂甚至于跌落,所以这个千万得小心,别因小失大了。
冰冰橙橙

冰冰橙橙

0 关注 1 粉丝 727 帖子

  • 头 衔:太平洋舰队上尉
  • 注 册:2007-04-14
五、 滤镜
现在说的滤镜,用得最多就是放在镜头前面的UV,现在数码相机已经不再受到紫外线对画质的影响,所以更确切地说,这个就是一个镜头的保护镜,可以理解为镜头前面第一块镜片的动作片替身,万一有什么动作过大造成的伤害首先先由这块玻璃片顶上。现在也有专门的就叫保护镜的东西,如肯高的Protect 1D。对于稍好的镜头(有人建议是2K块以上的),都需要加这么一块滤镜,防灰尘防指印防撞击。我以为1K以上的镜头都可以加,就当买个保险吧,毕竟这也是钱啊,至于象1855这种头,注意一下就得了,这个镜头本来就不贵。多一层膜多少都会有点影响,所以如果对画质要求高就买好一点的B+W之类,我觉得这个差别也不一定是人人都看得出,百分之几的差别,要看得出来也有一定的功力才得,当然,使用了杂牌的UV除外。有的镜头,例如5018,60微,是深窝进去的结构,或者象8518D这种有金属遮光罩的,一般手指也碰不到,不装这个问题也不大。
还有一种滤镜开始的时候也用得比较多,叫做微距镜,说白了,它就是拧在镜头前的一个放大镜,不过由于它是拧在镜头前,所以就省了一只手拿相机,一只手拿放大镜的麻烦,小尺寸的还是比较便宜的,一般在侧面写上+1,+2,+4,+8的字样,好象说这个数字的单位叫屈光度,买的时候看清楚镜头用的滤镜尺寸对照着买就可以了,拧上去就可以用。我先后给1855配了这四个52  mm的微距镜,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玩一下的。毕竟1855还是有最大1:3.2的放大倍率,所以效果比较明显。如果大家要买微距镜的话,要看清楚你要配的镜头是否有这样比较明显的放大倍率,还有留意它所使用的滤镜尺寸。据说佳能有专业的微距镜,叫300D,600D之类的,多镜片,有很好的镀膜,可以使用在77 mm的镜头上,不过价钱就已经有点高了,到那个时候不如买个微距镜头算了。
有一个我用得比较少但是比较有效果的滤镜,叫渐变灰,还有一个叫减光镜,前者是一边是黑色,向另外一侧逐渐减淡为无色,后者是一片均匀的黑色,两者的型号标记都是叫ND,指最黑的那部分对曝光的影响。例如ND2就是可以把光线阻挡为原来的一半,ND4就是把光线阻挡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其它类推。这两个我买的是一种平板玻璃片形式的滤镜,不太用考虑镜头的尺寸,只要能覆盖得了镜头前面就好。渐变灰用于画面光比比较大的情况,例如一边亮一边暗,可以减少画面的反差,减光镜的最主要用途就是延长曝光的时间,拍摄长时间曝光的效果,经常是把镜头的光圈已经缩到最小,ISO用到最小了,还想拍出水流、瀑布那种拍出梦幻般的感觉,比较简单的方式就是加上这个减光镜。

六、 闪光灯
在拍摄的过程中,也逐步意识到,光有大光圈的镜头是不行的,例如在一个很暗的房间内,如果没有光线,再利害的牛头也不能记录什么光线的轨迹。摄影作为一个光的艺术,配置闪光灯还是必要的。后来看了一个乔?麦克纳利(Joc McNally)和Bob Krist合作的一部介绍尼康闪光灯系统(CLS)的短片,对闪光灯的使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短片中,Bob Krist说了为什么需要人造光源的三个主要原因:一是作为自然光的补充,二是通过填充阴影来减少反差,三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造戏剧性的画面。闪光灯就是一个在摄影活动中使用频率较高且很重要的人造光源
闪光灯也用过比较多,第一个是用银燕的24ZP,十几二十块的东西,原来是高压灯,后来朋友帮改造过的,没有档位;第二个是百来块钱的银燕子母灯CY-32TWZ,这个灯有两个灯丝,一个是常规的灯头,另外一个是在灯身上一个向前方向的小灯丝,话说是可以在灯光补光的情况下,用小灯进行小范围的补充,这个小灯是可以选择开还是不开的;第三个是永诺的460II,新的大概250左右,这个灯是最近两年卖得比较火的一个副厂灯,有七档手动输出量的设置,增加了光引闪的功能;第四个是尼康原厂的SB900,二手2400-2700左右,新的3300左右,功能不多说了,后面比较的时候具体再讲。
大家可以看出,这几个灯从最便宜的十几块到贵的3000块都有,区别在哪儿呢?我总结主要在几个方面:
一是控制光输出的方式上不同,不能调节,两个档位调节,七个档位调节等等,还有能不能支持TTL自动测光,这些模式多样说明了你可以选择控制光线的方式多样,能调节大小总比不能调节的好,你对光的强度没办法掌握,那怎么去掌握画面?
二是闪光灯工作输出的稳定性和回电的快速,SB900全输出的时候也可以做到3S回电,这对于抓拍,新闻拍摄来说尤其重要,要不人家领导才不会等你的闪光灯慢慢回电,即使是拍人像作品的时候,及时的回电也会让你的创作激情尽情发挥。
三是自动的TTL,这个功能其实我是不太感冒的,我更习惯于手动控制档位的操作,不过就实际应用而言,确实会给拍摄带来很多便利,把设备打开,自动拍摄自动补光,出片的成功率高,可以省下心来专心拍摄。
四是触发闪光的模式,前面两款灯只能在热靴上触发,460II还可以用光引的方式触发,SB900也可以光引触发,但不是直接光引的模式,D70S级别以上的数码相机(更早一点的我没查证过)都可以使用内闪触发引闪SB系列闪光灯,而且还可以用机身上的设置去控制闪光量的输出值,这带来两个好处,一是如果只是调节闪光灯的输出量的话,可以不走过去调节,可以更方便创作状态的连续,比如说灯是放在几米以外,或者是放在旁边的山坡上,或者和自己隔了一条水沟,都会很方便,而且不用把灯从灯架上放下来查看和调节参数,有利于保持灯位的准确性;二是如果几个尼康的用户一起在拍摄,可以根据自己光圈、快门的需要,配置各自不同的灯光输出量,达到同一灯位不同效果的目的,不过由于拍摄的最好时机比较集中,如果几个人一起拍会导致抢信号的情况发生,但是这种拍摄形式支持两三个人一组的拍摄是不成问题的。所以由于有这样的功能,几个尼康的用户可以各拿一个SB的闪光灯加入成一个组合,共同进行创作,充分利用资源,又节省了开支,而且不需要平均起来就是一个人负责一个灯位的部置,减少了工作量。
五是原厂的SB系列闪光灯还提供了其它一些的控制功能,如灯头角度的记录和计算,色温灯片的使用,都很大地提升了闪光灯的易用性和光线的创造力。
也许在机身和镜头上的追求到这儿还差不多了,下一个目标我倒是想再买一个SB系列的闪光灯。最近用了一下SB700,功能上基本与900一样,就是指数小点,也可以做主灯,这灯的体积稍小,方便携带,我估计下一个目标就是它了。
还有一些闪光灯周边的附件,在这儿一并说了,主要有以下几样:
柔光罩,柔光伞  一般也就几十块钱,用于闪光灯前面柔化光线用的,按道理说应该是面积比较大的会比较好,不过体积大的携带不方便,所以一般情况下我都会用柔光罩比较多,而且有个最便宜的才十块。用伞的时候还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伞大招风,所以最好在灯架上压或者挂适当的重物。其实还有一种叫反光伞的,用在外拍灯配合的情况会更多一些,我也看到有书上介绍用于闪光灯上,相对来说比柔光伞的光线要硬一些。
引闪器   用于不是原厂灯的离机闪管理,一般的只能实现闪光灯触发的控制,不能实现TTL的触发,不过最近听说也有这样的产品了,但是价格并不算便宜,而且要配对使用,如果要省钱高效的目的,建议还是用一对普通的引闪器(大概一百多块),加上一个类似460II这样带手动档的闪光灯来实现离机闪的功能。为什么要离机闪,顺便稍带说一下,如果机顶放置闪光灯的话,如果是直接向目标补光,会导致光轴方向和照射方向一致,主体上的影子就少了,注意,闪光灯并不是一定就为了消除所有的影子的,有光有影才有层次感。所以一般就用热靴上的外置闪光灯向天花板或者墙壁打光,造成侧面光源的感觉,或者就是用离机闪,将光线方向偏离拍摄的光轴。
离机引闪线  就相当于把热靴拆离机顶,中间用一根线连着把信号传递出来。这也是实现离机闪的方式,乔大师也比较喜欢用这种,不过去查了一下,这种线距离一般2-3米,但价格也得2-3百块,所以真不是太值得买,我以前倒是打算用一根网线来做这个延长,不过没解决底座的来源问题,所以一直没能实现。有机会再试。

七、 其它
反光板  一件最便宜,但却又经常能发挥出威力的附件,非反光板莫属。反光板的主要用途就是补光,可以为画面局部减少反差。最普通的反光板,就有一面银色一面金色的反光面,多用途的反光板包括内芯的柔光板和外面有套子内外前后共四个面,含银、金、白、黑四种颜色,一般称为五用。不过无论哪种,用得最多都是银色那面。尺寸上来说,有大有小,有圆形有椭圆形有三角形,面积大的反射会比较柔和,三角形的更适手单手持。1米-1.2米尺寸的圆形反光板使用比较方便,折叠后象一个盘子大小,也便于携带,一般价格在一百多左右,尺寸再小一点的效果用起来没那么好。椭圆形的那种也可以折叠,不过折起来有点难度,到现在我都没有一次能顺利一次折起来的经历,但是使用效果上比圆形的更好,因为它的形状更适合给人全身补光的需要,价格较圆形的稍贵一点。
防潮箱   对于摄影器材来说,防潮任务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南方的摄友来说,这个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以最低的标准,一个塑料箱加变色硅是一定要有的。最便宜的小型防潮箱,带上加湿卡,一般一百多块钱,还是值得买一个。因为如果一个镜头有霉斑,光拿去洗就得几百块钱了,且还不说对镜头的价值和画质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变色硅胶本身不贵,不过买电子吸湿卡处理起来方便一些,它吸了水份后会变成粉红色,需要拿出来重新加热让它变成蓝色再放回箱子。有文章介绍说可以用微波炉加热把变色硅胶变会蓝色,我也试过,一是火候不容易掌握,二是毕竟微波炉是做吃的,还是不要在这儿里面弄了。如果器材较多,还是建议买一个电子的防潮柜,它会根据湿度表的指示连续工作以达到整个柜子及时降到合适的湿度安全线以下。我也试过用一个大箱子装很多器材,然后用电子吸湿卡进行吸潮,但是才放进去一会就又变回粉色了,结果又得拿出来重新插电再加热。这个有点象下大雨屋里漏水了,你拿汤勺去往外舀水一样,省钱,但是效果不好。用电子防潮柜,就象装了水泵一样,排水快多了,所以器材多的时候,还是买一个电子柜吧,其实也就几百块钱,省心啊。
灯架  原来一开始的时候没打算用灯架,总想着有个淘汰下来的三脚架来架灯就挺好了,后来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一是灯架的高度比三脚架要高,用高位置来放灯会更符合自然的效果,不到200块就可以有一个能升到2米8高度的灯架了;二是灯架的结实程度没有单反用的三脚架高,毕竟架起一个闪光灯比架起一套单反还是轻松多的,但是DC用的小脚架要撑起一个闪光灯还是很吃力,容易锁定不了导致闪光灯倒下;三是灯架还有一种带水平延伸杆,可以实现更多复杂的灯的位置的架设。灯架一般是铝管的多,所以也比较重,一般外出我只能背一个出去,另一个再想办法了,所以有时自己开车能到达的地方那就方便些。灯架的规格一般也就是高度和承重,如果是架闪光灯的话要求没这么高,如果是架外拍灯的话架子就得粗一点。由于有时需要闪光灯变换灯的方向,所以一般还得另外配一个闪光灯的底座,好象分ABCD几种的,我后来买了个D型,好象还不错,锁定用的是齿轮互相咬合的方式,稍微把闪光灯倾斜一点角度的时候也能很好地固定位置,不会往下倒。座上还有一个小孔,可以插入柔光伞或者反光伞
电池  指的是闪光灯用的五号电池,不是相机用的锂电。一般一个闪光灯用四个一组,自己备两三组轮流用就可以了,充电器要用带有智能充电功能的,而且单个电池的充电电流要达到500mA左右,如果电流太小,一个晚上都充不满,如果外出游玩的时候,晚上都不能补充好电力的弹药,第二天怎么打仗。不过如果电流更大,对电池损伤比较大,我觉得500左右合适了。外号叫“爱老婆”(ENELOOP)的三洋电池系列不错,低自放,值得一买。现在有好多电池标称2500-2900mAH,我觉得还是虚的成份多,只要电池质量好,标称2000的也足够用了。
镜头笔,镜头纸,气吹   清理相机时用必备的帮手,在每次外拍活动回来后最好要对器材的外表进行清理,对镜头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镜片上指纹、灰尘之类的,赶紧清理掉,然后把器材放入防潮柜保管。对于外表来说,用小扫处理就行,还不算娇气,难点是对镜片进行检查清理。一般来说,能吹不扫,能扫不擦,能擦不洗,大的原则就是尽量减少对镜片涂层的磨损。具体来说,清理的用的工具顺序是气吹、镜头笔、镜头纸、其它手段。镜头笔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它一般是分两头,一头是一个小吸盘,一头是镜头扫。吸盘用于清理指纹和水渍,其实最关键是东西是它的笔套里面的那个清理剂,据说是活性碳之类的物质,可以很好地吸附污渍,不过这东西是损耗品,如果碳粉用完了,笔的这一头的功能也就消失了。所以要注意观察,及时更换新的,如果没有沾上碳粉直接去擦镜头,反而会对镜头有害。镜头纸是一种杂质非常少的纸,平常用得也挺多,不过要注意是不能干擦,否则容易造成镜片镀膜的磨损。不过好的镜头前面都是UV镜,所以能避免的伤害尽量避免,实在看不顺眼了,损伤的也就是UV的镜片,换一块UV就是了。

好象把这几年来对尼康器材的使用经验都写完了,非常感谢各位大师的帮助,希望我也能给后来新入门或即将入门者带去一点点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