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15克 当归15克 白芍15克 桂枝7克 炙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7个生地10克 服药4剂之后,小的癣疹大部消失,融合成片者竟也明显缩小。继服20剂后,皮损全部消失,边访1年未见复发。 四、肝主两胁,少腹 (一)肝脏肿大,持续高热 郑××,男,38岁。 半年来,持续高热不退,寒热往来,恶心欲吐,肝脏肿大6指左右,在某脘住院5个多月不见改善,又转至他院,经肝脏穿刺后抽出巧克力色脓汁,细菌培养发观有葡萄球菌、副大肠杆菌生长,诊为阿米巴肝脓肿合并有细菌感染。治疗1个月后,诸证仍然不见改善。细察其证,除寒热往来、恶心欲吐、肝肋下五指,疼痛,按之更甚之外,并见体温40.2℃,消瘦乏力,烦躁不安,食欲几乎全无,口苦口干,舌苔黄白,脉弦滑数。综合脉证,反复分析:此虽正气已虚,然其脉舌均以肝胆实热,痰湿阻滞为主。治宜和解攻里,化痰清热。大柴胡汤加减。处方: 柴胡18克 半夏15克 黄苓15克 枳实15克 白芥子10克大黄6克 白芍15克 连翘15克 服药2剂之后,寒热往来,肝区疼痛,恶心欲吐等证均见好转,体温37.5℃。宗效不更方之旨,继服6剂后,肝脏肋下1指,疼痛基本消失,精神增加,食欲大增,体重在7~8天内增加4斤。因患者不愿继续服用中药,改用西药治疗,愈。 某医问:本病为什么不加入治疗阿米巴的鸭蛋子?答曰:鸭蛋子确是一味治疗阿米巴痢疾的好药,然而本药有一副作用:即容易引起恶心欲吐,而本证又有恶心呕吐,故不用之。又本病脉弦滑数乃肝胆实热痰积为患,鸭蛋子无此功效,故不用。 (二)乳痈 赵××,女,成。 产后半个多月以来,因乳汁不通,突然发现乳房肿痛、发热,某院诊为急性乳腺炎。用大剂的抗菌素、热敷等治疗1周不见好转。又邀某医以大剂清热解毒,银花60克、蒲公英60克、当归12克、白芷9克、乳香9克、没药9克,每日2剂相配合,治疗1周后仍然不见改善。细察其证,除右侧乳房高度红肿疼痛,按之热,肿痛部的中心微软,按之有彼动感之外,并见其烦躁喜哭,恶心欲吐,寒热往来,食欲不振,体温39.8℃,脉沉弦滑数。综合脉证,反复分析:乳痛予清热解毒活血消痈之法应该有效,然其效果不著者何也?求之脉证,乃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热毒壅郁,化而为脓之故也,非用舒肝解郁之法则难散难解,因拟舒肝解郁,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柴胡橘蒌煎加减。处方: 柴胡15克 赤芍12克 当归12克 青皮12克 橘叶12克瓜蒌60克 桔梗30克 蒲公英30克 银花15克 服药1剂后,乳房肿痛好转,体温降至38.8℃。继服15剂后,诸证消失而愈。 某医问:乳痈乃热毒所致,为什么用清热解毒大剂不效而改用清热解毒中剂反效?答曰:痈用清热解毒之剂治疗这是常用的有效方法,然而但知热毒内盛,而不知气血壅滞是本病的重要因素,则治疗上往往事倍功半,本病之取效者,就在于理气,即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滞消,故用解毒中剂反效也。 (三)男子乳房肿大 栗××,男,20岁。 2个多月以来,两侧乳房日渐肿大、疼痛,前医以软坚散结之剂治疗不效。细察其证,两侧乳房肿大如核桃,用手触摸或用衣眼碰触时疼痛,但不红,不热,舌苔白,脉沉。综合脉证,反复分析:沉脉者,郁证也;肿核者,痰凝所致也。肝郁气滞,痰凝成核。拟用舒肝理气,化痰软坚散结。柴胡橘叶煎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赤芍10克 当归10克 青皮10克 橘叶10克 瓜蒌15克 服药3剂之后,乳房肿大、疼痛明显好转,按之已不痛,继服10剂。肿痛消失,愈。 某医问:肿块应予软坚散结治疗,而此病用之不效,上方软坚散结之药很少,而用之反效,其故何也?答曰:肿块类病变采用软坚散结之药物治疗,这无疑是一种正确的治疗方法。但采用软坚散结药时必须注意气和血,即气虚必补气,血虚者必补血;气郁者必行气,血淤者必行血。本病脉见沉,说明是气郁为主,故重用舒肝理气,佐以活血,软坚之法治之,即其所以取效者在于重用行气之法耳。 (四)慢性阑尾灸 郝××,女,成。 右小腹疼痛1年多,某院诊为慢性阑尾炎,建议手术治疗。固患者害怕手术而采用西药保守治疗3个多月,始终未见明显效果。又邀某医以清热解毒,活血消痈等法配合治疗3个多月仍无明显疗效。细察其证,右侧小腹疼痛不止,时而隐痛,时而剧痛,按之则痛甚,心烦喜哭,纳呆食少,舌苔薄白,脉弦。综合脉证,反复分析,前用活血清热解毒等无效者,乃经络不分也,又思证、脉均为肝病,且有下寒之表现,因拟舒肝理气,活血温经。逍遥散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干姜3克 薄荷3克 香附10克 服药剂3后,腹痛大减,其它请证亦明显改善,继服10剂,诸证消失而愈。 五、肝主疏泄 (一)颈部肿瘤 甄××,女,65岁。 一个多月来,右侧颈部出现一肿物,不痛,皮色不变,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某院诊为何杰金氏病可疑,建议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疗治。服药3天后,不但肿瘤不见缩小,反见恶心呕吐不止,不能进食,很快消瘦,疲乏无力,行动困难。不得已,停止药物治疗。细察其证,颈部右侧肿瘤如馒头大,质硬,不红、不热,头晕心烦,恶心呕吐,发热微有恶寒感,舌苔白,脉沉弦紧。综合脉证,诊为肝郁气结,痰凝血滞,结而为瘤。治拟舒肝理气,化痰软坚,活血散结,柴胡橘叶煎加减。处方: 夏枯草20克 柴胡10克 当归10克 赤芍10克 青皮10克橘叶10克 白芥子6克 瓜蒌20克 另,葱叶四两蜂蜜半斤,捣烂,外涂局部,1日换药2次。 服药6剂之后,肿块明显缩小,精神、食欲亦好转。上方加连翘10克、干姜1克。 服药15剂之后,肿瘤全部消失,食欲、精神均恢复正常。 (二)痰核瘰疬 张××,男,成。 颈项两侧、耳下、两腋下有大量结块,小的如豆粒,大者如杏,约有1年多,并偶见咳嗽,某院诊为颈、腋、肺门淋巴结核。先用抗痨药治疗3个多月无效,后用猫爪草、消瘰丸等配合治疗2个多月,仍无明显效果。细察其证,颈项两侧、耳下、腋下有结块数十个,大者如杏、如枣,小者如豆,不红;小者推之能动,大者推之不动,无痛感。舌苔白,脉沉,综合脉证,诊为痰郁气结,凝结成核,治拟用舒肝理气,化痰散结,夏枯橘药煎加减。处方: 夏枯草30克 白蒺藜9克 赤芍g克橘叶9克青皮9克 连翘9克 牡蛎9克 瓜蒌15克 服药连续达24剂之后,颈、耳、腋下结块已大部消失,继续服药1个月之后,颈项、耳下、腋下结块全部消失,胸透、胸部拍片后,肺心均正常。 (三)脱疽 耿××,男,40岁。 右足拇趾冷痛1年多,经中、西药治疗后不见好转。半年前,右足拇趾更加冷痛,色变紫黑,疼痛难忍,昼夜不能入睡,某院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死期,进行拇趾截趾术后,2个多月以来,创面一直没有新的肉芽生长,而且从足到整个小腿仍疼痛难忍。细察其证,除拇趾已经截除以外,审其创面无新的肉芽长出,足背微见肿胀,小腿疼痛,但不红肿,按其右足仍较左足为冷,头晕头痛,心烦心悸,食欲不振,舌苔薄白,脉弦涩不调。综其脉证,反复分析,手术之后应有新的肉芽生长,然却始终不见生长。又用中药补益之品亦末见功,改用四妙勇安汤亦无明显效果。脉证相参,必肝郁气滞,血脉不通之故,治拟舒肝养血,活血清热、通经,丹栀逍遥散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甘草10克 干姜3克 薄荷3克 丹皮10克 丹参16克栀子10克 服药4剂之后,头晕头痛,心烦心悸,纳呆等好转,足、腿疼痛眠显减轻,但创面无明显改变。继按原方眼用4剂,除其它症状明显减轻外,创面已有新的肉芽出现。又继续服用20剂,诸证消失而愈。 某医问:本病为什么久用阳和汤、当归四逆汤,以及其它温阳活血益气之剂不效,产生坏疽之后,诸医多主张用顾步汤、四妙勇安汤,然何故亦用之不效?逍遥散本是治疗内、妇科方剂,为什么用之于此病反而有效,其故何也?答曰:仲景在《伤寒论》中特别强调辨证时要注意观其脉、证,即是说当用常法治疗无效时,一定要注意脉的变化。本证脉见弦涩不调,乃是肝郁气滞为主,寒郁化热为辅之脉,若不用舒肝、温散、清热相互配合则难于取效,本病之取效者,就在于观其脉象变化,适时采用了舒肝、温散、清热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节 外科疑难疾病与肝和脏腑经络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一、外科疑难疾病与肝和心的关系洽验的实例 (一)火疖 刘××,男,25岁。 数个月来,在面部、颈和两后臂、肩胛部反复发生疖肿,某院等应用西药后曾有两个月消失,但又重复出现,继续应用以上西药则无明显效果。请某医以清热解毒之中药治之,曾有几天全部消失,但不久又重复出现,以后虽然反复应用以上药物,仍然时好时坏,细察其证,面部、额部颈项各有疖肿—个如枣大,红肿疼痛,额部疖肿已破溃出脓,头晕头痛,烦躁易怒,小便黄,大便干,舌苔黄干,脉弦数。综其脉证,诊为心肝实火,治拟清肝泻火。当归龙荟丸加减。处方: 川芎10克 当归10克 防风10克 龙胆草10克 大黄9克 元参15克 羌活6克 外涂牛黄解毒丸,凉水化开,涂于疖肿之上,1日换2~3次。 服药6剂之后,疖肿消失,大便1日2行,其后末再复发。 (二)痈毒内陷 (1)乳痈,高热,昏迷 高××,女,25岁。 8天以前,突然发现乳房肿痛,某院诊为急性乳腺炎。用抗菌优。热敷等治疗3天后,不但肿痛不减,而且突然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全身出现少量出血点,不久即很快发现神志不清,某院急收入院,诊为败血症。以大量抗菌素等治疗,并邀李翰卿先生会诊。李老审其舌质红绛、脉数而疾,诊为热入心肝血分,治拟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加减。处方: 犀角9克(先煎)生地30克 白芍15克 丹皮12克麦冬12克 元参15克大黄3克 服药一剂之后,神志转清,发热好转(由40℃下降至38。8℃),继服3剂后,神志正常,发热明显好转,体温37.5℃。 (2)乳痈,高热,抽搐 高××,女,28岁。 产后5天发现乳房肿痛,某院诊为乳腺炎。先用抗菌优、热敷等治疗不效,继用青霉素等治疗3天,不但肿痛末减,反而发现高热持续不退,神志时清时昧,手足阵阵抽搐。细察其证,乳房红肿,按之硬痛,面色晃白,自汗盗汗,身热,体温39℃,神志时清时昧,手足时见蠕动,舌质嫩红无苔,脉虚大数,时见促象,综合脉证,诊为热毒内陷,心肝阴虚,虚风内动,治拟用养阴清热,柔肝熄风,三甲复脉汤加减。处方: 龟板30克 鳖甲30克 牡蛎15克 炙甘草10克 麦冬1克白芍15克 阿胶12克(烊化)元参30克 五味子12克,火麻仁10克 服药2剂后,神志转清,抽搐停止,发热汗出好转,体温38.2℃:继服20剂后,乳房红肿疼痛明显改善,食欲,精神正常,体温27.1℃。因某些客观原因,停止中药治疗,继续应用西药1月而愈。 某医问:急性乳腺炎先用抗菌素未能控制,其后转为败血症,然其治法何故不同?答曰:一为实,一为虚,若为热入营血之实热证,治宜犀角地黄汤,若为阴虚风动证,治宜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又问:为什么热毒所致的乳痈不用银花、连翘等解毒药?答曰:银花、连翘为治疗热毒在卫、气证的药物,本证已经全部转入血分、下焦,故不采用。 二、外科疑难疾病与肝和脾的关系治验实例 (一)肠梗阻 1.急性肠梗阻 牛××,男,15岁。 2天以前,吃两块冰块之后不久,突然发现腹部剧烈疼痛,某院诊为肠梗阻。急用复方大承气汤,萝贝芒硝汤昼夜连续服药各1剂,腹痛不见好转,急欲手术治疗,但患者和家属拒绝手术,乃邀中医诊治。细察其证,腹部胀大,疼痛剧烈,时有包块起伏,舌苔白,脉弦紧。综合脉证,诊为寒凝气滞,腑气不通,拟用理气导滞、温中散寒,三香汤加减,处方: 木香9克 肉桂9克 陈皮9克 香附9克 小茴香9克槟榔9克 服药1剂后,连续矢气数个,痛胀不久即大见好转,继服1剂后,次日,诸证消失而愈。 某医问:复方大承气汤,萝贝芒硝汤均为治疗肠梗阻的有效方剂,何用之不效?三香汤仅是一般理气温中导滞之方,何用之反效?答曰:寒、热未分耳,此证舌、脉均为寒,寒者当温,而前药反凉,故无效。 2.疝气,嵌顿性肠梗阻 高××,男,77岁。 小肠疝气已经数十年,每次发病时用手一托回再平卧休息1个多小时即可恢复正常,最后2~3年小肠脱出的次数日渐增多,休息的时间也逐渐延长,有时托回以后休息半天才可自由活动。7天以前,小肠疝气又发作,先开始自己用手没有托回,急请某外科医生治疗,亦没有托回,致使腹痛不止,频繁呕吐,某院诊为肠梗阻,急用大承气汤,黑豆油内服,肥皂水灌肠。5天之后,不但大便未行,腹胀大如鼓,而且突然发现精观萎靡,血压下降(由160/100毫米汞柱降至60/50毫米汞柱),内服任何药物、食物均呕吐而出,除积极采用措施抢救休克外,又邀中医会诊。细察其证,精神萎靡,腹部膨隆胀大,但按之尚较软,前额、耳壳、四肢均冰冷,舌质淡,苔薄白而润,脉沉细弱而几近于无。综合脉证,诊为年高气衰,阳气大衰,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拟用补脾益气,行气散寒,厚姜半夏甘参汤加减。处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