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红斑狼疮
1.风湿热痹证治 [症状] 低热,关节游走疼楚,肌肉酸痛,或伴局部关节红肿、渗出。舌苔黄糙,质红,脉滑数,或细数,血沉增快。 [治法] 祛风通络,清热和营。
[方药] 独活寄生汤去细辛、地黄,人参,桂心,选加丹参、茅莓根、虎杖、忍冬藤、鬼箭羽、鸡血藤、川萆xie。
2.热毒炽盛证治
[症状] 高热持续不解,面部红斑,其它部位反映亦有损害。全身关节、肌肉疼痛,神昏,谵语,口干欲饮,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舌质红或紫暗,苔黄腻或光红如镜。脉细数或滑数。血沉增快,血中多可找到狼疮细胞。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护阴。
[方药] 犀角地黄汤合清营汤去丹参。选加升麻、龙葵、鹿含草、板兰根、野葡萄藤、生甘草、紫草、白花蛇舌草。
3.邪毒攻心证治
[症状] 胸闷,气短,心悸,怔忡,烦躁失眠,或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质淡或紫暗,苔薄白,脉细弱或结代,心电图变化包括心肌炎、心包炎等。 [治法] 益气温阳,镇心利水。
[方药] 真武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龙骨易龙齿,去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选加移山参、黄芪、紫石英、zhu麦冬、车前草、猪苓、莲子芯。
4.邪蒙清窍,肝风内动证治
[症状] 癫狂谵语,伴抽搐,面瘫,偏瘫或截瘫,大便秘结,尿失禁或潴留,舌红少苔,脉弦。包括脑或脊髓侵犯。 [治法] 豁痰开窍,平肝熄风。
[方药] 涤痰汤去人参、甘草。选加羚羊角、天竺黄、远志、广郁金、钩藤、生石决明。
5.脾肾亏损证治 [症状] 面色少华,面目四肢浮肿,腰膝酸软乏力,足跟痛,肢冷面热,口干咽燥,尿少。舌质淡微胖,苔腻带黄。脉细数。尿常规或肾功能改变,包括狼疮性肾炎,尿毒症等。 [治法] 健脾益肾,清热化湿。
[方药] 参苓白术散合知柏八味丸。熟地易生地,去茱萸肉、莲子、砂仁、桔梗。选加黄芪、生地、苍术、芡实、莲须、米仁根、石苇、大蓟根、扦扦活、六月雪、土茯苓、晚蚕砂。如气损及阳酌加仙灵脾、巴戟肉。
6.瘀热伤肝证治
[症状] 黄疸,右胁疼痛,腹胀,纳呆,头晕,失眠,月经不调,肝脾肿大,皮肤有瘀斑,或鼻衄,吐血。舌红,质紫暗,脉细弦。肝功能损害,白血球及血小板减少,γ球蛋白升高。包括狼疮性肝炎。 [治法] 柔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 三黄四物汤去川芎。选加丹参、丹皮、川石斛、紫草、虎杖、茅莓根、黄柏、黄芩、鬼箭羽、漏芦、川楝子、延胡索。
7.气阴两虚证治
[症状] 低热神倦,头晕心烦,脱发目糊,口干,盗汗,关节及腰部酸楚。舌质偏红,苔花剥或光剥。脉细数。 [治法] 益气养阴,凉瘀泄热。
[方药] 秦艽鳖甲散合五阴煎。柴胡易银柴胡、熟地易生地,去乌梅、五味子。选加黄芪、玄参、川石斛、徐长卿、鬼箭羽。
惟需指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七种证候,并非截然分割,而是互有联系与转化的。初诊发热伴皮疹及关节痛者,占大多数。很明显,风湿热痹的证候,每见于早期。继之可转趋瘀热伤肝或脾肾亏损。在此阶段,病情迁延,又往往会产生两方面倾向,一是转趋热毒炽盛,来势虽凶,治疗尚易取效,一是转趋邪毒攻心,或邪蒙清窍,预后均不佳。若邪退正虚,则呈气阴两虚或脾肾两虚。
8.白花蛇舌草30g,水牛角粉16g(冲),雷公藤(去皮)15g,白鲜皮15g,紫草15g,生地30~80g,丹皮10g,赤芍10g,露蜂房10g,白芷10g,茯苓10g,锦灯笼15g,茜草根15g。
功能:解毒清热、凉血化瘀。 主治:红斑狼疮早中期。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方解:笔者认为红斑狼疮系热灼气营、毒瘀痹络之证,故有面部红斑,甚则肿溃,发热不退,舌苔黄、舌质红绛,脉洪数或细数。系统性红斑狼疮常侵及肾、肝、心、脑诸脏,故应遵解毒、清热、凉血、化瘀法为治,本方白花蛇舌草、锦灯笼、露蜂房、白鲜皮、雷公藤清解热毒为君,紫草、生地、丹皮、赤芍、茜草根凉血化瘀为臣,茯苓淡渗化湿兼制生地之滋润为佐,白芷走阳明经为使,全方共奏解毒清热、凉血化瘀之功。
临床应用:本方适于红斑狼疮气营两燔,毒瘀痹络,邪实正未虚之早中期服用。如热甚可加生石膏、水牛角;口干咽燥加元参、麦冬;便秘加川军;口唇溃烂加黄连、栀子;小便不利加瞿麦、萹蓄;气虚可加生黄芪、西洋参。 因白花蛇舌草、雷公藤、生地等药均有免疫抑制作用,故轻中度红斑狼疮可不用激素,如已服激素患者,递减速度可比未服此方者稍快些 9、砂仁、蔻仁各3钱,鲜姜3片,枸杞子一把,鲤鱼一条。鲤鱼去鳞、去内脏,将砂仁、蔻仁、鲜姜片、枸杞子放入鱼腹,弄好后,放在砂锅里蒸,可少放点儿盐。蒸熟后,让患者吃鱼肉。如患者头部浮肿,就从鱼头开始吃,腿肿患者,先从鱼尾开始吃,这是中医说的。鱼可以分2—3天吃完。如果有效,患者的肿消了,可以继续吃。如果肿没有消,就没有效果,就停用此方。 10.、将60—90克白葡萄根与一个猪蹄共放入砂锅内,加水大火烧开,小火慢煮,猪蹄完全熟后,吃肉喝汤。一天一付,3—4天为一个疗程。一般连吃几个疗程即可。
另:每天吃一片龙爪叶,连续吃一段时间,也会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11.盘状红斑狼疮:①气血淤滞型: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药:秦艽10g、乌蛇10g、漏芦10g、黄芪10g、丹参15g、鸡冠花10g、玫瑰花10g、鬼箭羽15g、凌霄花10g、白术10g、女贞子15g、白花蛇舌草30g。也可服用秦艽丸、散结灵配合交替用。
12.阴虚火旺型:治法:养阴清热,活血化瘀。
方药:南北沙参各15g、石斛15g、元参15g、佛手参15g、黄芪15g、干生地15g、丹参15g、花粉15g、赤芍15g、紫草15g、鸡冠花10g、黄连10g。也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当归丸、大补阴丸等。
单味中草药:可用青蒿30g/d,煎服或浸膏片(每片合生药1g)3次/d,每次10~15片。昆明山海棠去皮(每片50mg),每次2~4片,3次/d;雷公藤多甙3次/d,30~60mg/d。
(2)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方药:凌霄花10g、鸡冠花10g、玫瑰花10g、野菊花10g、白术10g、伏苓10g、女贞子15g、菟丝子15g、地骨皮15g、青蒿15g、鸡血藤15g、白花蛇舌草30g。
中草药可服昆明山海棠或雷公藤,用法及用量参见盘状红斑狼疮治疗。
13.系统性红斑狼疮:①毒热炽盛型:
治法:清营解毒,凉血护阴。
方药:解毒凉血汤加减。
羚羊角粉0.6g(分冲)、双花炭15g、生地炭15g、板蓝根30g、白茅根30g、元参15g、花粉15g、石斛15g、草河车15g、白花蛇舌草30g。高热不退者可加犀角粉或羚羊角粉,安宫牛黄散;神昏谵语加马宝或蛇胆陈皮末;心力衰竭加西洋参或白人参;红斑明显加鸡冠花、玫瑰花、凌霄花。
分析:此型见于红斑狼疮急性活动期。羚羊角粉归肝、心经,平肝熄风,清热解毒;双花炭解血分毒热;生地炭、白茅根清热凉血养阴;板蓝根、草河车、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元参、花粉、石斛护阴。
14.气阴两伤型:
治法:养阴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南北沙参各15g、石斛15g、元参30g、玉竹10g、党参15g、生黄芪30g、当归10g、丹参15g、鸡血藤15g、秦艽15g、乌蛇10g。持续低烧加地骨皮、银柴胡;月经不调加益母草、泽兰;心悸加紫石英、合欢花;头晕头痛加茺蔚子、钩藤、川芎、菊花。也可服用八珍益母丸,养阴清肺膏。
分析:此型临床也较为常见,往往是在高热之后出现,常常有全血细胞减少,血沉较快。南北沙参、石斛、元参、玉竹养阴清热;党参、生黄芪、当归补气养血;丹参、鸡血藤、秦艽、乌蛇活血通络。
15.脾肾两虚型:
治法:健脾益肾调和阴阳。
方药:黄芪15~30g、党参15g、太子参15g、白术10g、茯苓10g、熟地15g、女贞子15g、菟丝子15g、车前子15g、仙灵脾10g、肉桂10g、丹参15g、鸡血藤30g、草河车15g、白花蛇舌草30g。全身水肿加用海金沙、抽葫芦、仙人头;腰疼加川断、杜仲;腹胀胁痛加厚朴、陈皮、香附;尿闭加肾精子。也可服用滋补肝肾丸,黄精丸、六昧地黄丸。
分析:此型狼疮实验室检查常有尿液异常,严重的肾功能异常,多见于狼疮性肾炎。若病至后期,因肾阳久衰,阳损及阴,可出现肾阴虚为主的病证;七情内伤,肝郁日久化热耗伤肝阴,二阴俱损则出现肝肾阴虚的一派证候。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熟地、女贞子、菟丝子、车前子益肾;仙灵脾、肉桂温阳利水;丹参、鸡血藤活血化瘀;草河车、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阴虚明显者加沙参、麦冬、石斛等。
16.脾虚肝郁型:
治法:健脾舒肝,活血理气。
方药:白术10g、茯苓15g、柴胡10g、枳壳10g、陈皮10g、厚朴10g、茵陈30g、薏米30g、五味子10g、赤芍10g、丹参15g、白花蛇舌草30g。
分析:此型属红斑狼疮肝损害,有的医家称为邪热伤肝型。方中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柴胡、枳壳、陈皮、厚朴舒肝理气;茵陈、薏米清利湿热;五味子敛阴;赤芍、丹参活血养血;白花蛇舌草解毒。
17.风湿痹阻型:
治法:祛风湿宣痹,温经活血通络。
方药:黄芪15g、桂枝10g、白芍15g、秦艽15g、乌蛇10g、丹参15g、鸡血藤15g、天仙藤15g、首乌藤15g、女贞子15g、草河车15g、白花蛇舌草30g。
分析:此型以皮肤红斑结节及关节疼痛为主证,方中黄芪、桂枝温经益气;秦艽、乌蛇、天仙藤驱风行痹;丹参、鸡血藤、首乌藤养血活血通痹;白芍、女贞子养血益肾;草河车、白花蛇舌草解毒。痛重时可加制川乌、制草鸟。诸药共成益气温经,和营通痹之功。
临床可根据病情进行加减。如肝病者加柴胡、茵陈;血瘀者加郁金、川芎、桃仁、红花;血虚者加当归、白芍;气虚者重用黄芪、党参;脾虚者重用茯苓、白术;肺阴虚者加天冬、麦冬;血热者加茜单、白茅根;肾阳虚者加肉桂、附子;盗汗者加生牡蛎、浮小麦,重用黄芪。
单方成药:
A.常用者有雷公藤及昆明山海棠:二药均为卫矛科植物,具有祛风利湿,舒筋活络,活血化瘀作用,同时也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对皮疹、关节痛、浆膜炎及肾炎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副作用为月经减少或闭经,肝功能损伤,白细胞减少等。
雷公藤多甙片:单用于轻型病例或在皮质类同醇激素减量过程中加用。40~60mg/d,3次/d,饭后服,注意副作用。
复方雷公藤(三藤糖浆:雷公藤、鸡血藤、红藤)治疗也有报道。
昆明山海棠:适应证同上,9片/d,3次/d。
B.丹参:对肢端动脉痉挛及皮损疗效较为明显。丹参注射液1~2支肌注,1~2次/d。或复方丹参注射液10~20ml加于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
C.黄芪: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30~90g/d,煎服,疗程6~12个月。
D.中成药如秦艽丸、滋补肝肾丸、养血荣筋丸、八珍丸、六味地黄丸、黄精丸、乌鸡白凤丸、定坤丹、养阴清肺膏、牛黄清心丸、健身宁等,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