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奇证新编(54)

 学中医书馆 2013-01-08

中医奇证新编(54)

时间:2010-07-23 16:46点击: 2354
熟地30克、鹿角霜50克、补骨脂20克、菟丝子20克、柏子仁15克、茯苓15克、益智仁20克、狗脊20克、黄芪50克、升麻10克、葛根10克、远志15克。
三剂水煎。
服后,尿频耳鸣好转,抬头不能持久。又进六剂,诸症悉除,神爽昂首。颈部活动,病愈出院。至今随访,未再复发。(乾安县中医院赵文宝;《吉林中医药b1982年第5期)
271.腰软失控案
张XX,男,40岁,工人。1980年5月4日下午,自觉不能直立,腰软无力,上身向前倾斜,并往下扯。自以为中风,没有重视。5日晨,除上述症状外,又感到双腿痿软无力,经单位卫生所介绍来我部针灸科就诊。
查其面色黄瘦,神志、语言清楚,血压不高,头不晕不痛,舌苔白,质淡,脉弦。嘱其站立,患者不能控制,上部(头胸)不自觉地向前倾斜80度,同时两膝自然收曲。病因为风邪侵入经络化热所致,症似痿非痿。据其特征诊为“腰软失控症”。
取穴大椎,大杼、后溪、申脉、腰俞、风池。强刺激不留针。针后下床。患者即能直立行走,腰软消失,没有下扯感觉。
二诊(6日上午):患者自诉昨天针后,在回家路上,腰部有向后仰的感觉,夜间出汗后症状减轻。脉弦有力。余认为风邪已除,正气不足,为初诊针刺泻之过速且有余,故又取大惟、大杼、后溪,申脉、腰俞,风池穴,均用补法,不留针。出针后,腿软消失,腰部活动自如,没有向后仰的感觉。
三诊(7日上午):除左腿有沉感外,其他症状均消失。循经取穴阳陵泉、环跳,针后沉感即除,当即上班而去。随访九个月无复发。
[原按]血热壅盛,风入经络均可导致痿症。且痿症变化较快,若不及时诊疗即造成四肢痿软不用或瘫痪。本例主风邪侵入经络,兼有化热郁滞,致使腰软,神经失去控制,似痿非痿。故取主全身之阳的大椎穴以清热泻火、凉血祛风,以达治本之目的。腰俞为阳中之阴,取腰俞以补阳中之阴的肾气;大杼为督脉别络,手太阳,少阳之会。《难经》曰:“骨会大杼,治筋挛。”因此,取大杼以导其气,取八脉交会穴申脉、后溪以调节经脉气血。针刺风池以熄风潜阳,可通过经络促进周围气血运行以达治标之目的。这样,标本兼治,先泻其邪后补正气,故病乃愈。(保定市门诊部针灸科韩迎春《河北中医》1981年第3期)
272.肾着案
1968年余养疴在寓,有李XX者,年五十许,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来寓求治。其证腰背沉重酸痛,头毛秃落,医作肾虚施治,百无一效,形体虽丰而困乏无力,切脉沉实,舌苔厚腻,此湿滞下焦之证,《金匮》所载之肾着也。实作虚治,故鲜获效。乃予肾着汤主之。不数月,腰轻体健,而体重渐减,改予曲麦枳术丸常服而愈。后因发秃头汗出,又子白术乌梅瀹汤代茶。1970年李从湖北来函,谓“现腰腿均已无沉重之感,体重减34市斤,走路轻快,头汗收,细发似亦有新生矣。”云云。(朱颜主治、朱不远整理《中医杂志》1980年第2期)
[编者按]《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云;“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这里,仲景用“如坐水中”与“如带五千钱”的形象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本病腰背冷重的证候特点。也是本案成功的关键所在。
273.皮肤硬肿案
杨XX,女,48岁。一年前,自觉颈部俯仰活动不便,继而漫肿发硬,逐渐向背部发展。现觉全身皮肤发紧,如绳所缚,上肢举手梳头颇感困难。周身软弱乏力,嗜睡,畏寒,难以胜任劳动和家务。
检查患者项背、前胸和上肢皮肤肿胀僵硬,难以捏起,光滑如涂蜡,肤色呈淡褐色,毛发无异常。脉沉细,尺部伏,舌质淡白,微胖嫩,苔薄白。血象:血红蛋白9克,红细胞280万,白细胞4700、中性67%,淋巴32%、酸性1%。血沉正常。尿蛋白痕迹。病理活检报告:成人硬肿病(武汉市病理检难站标本编号:73—932)
参合脉症,由风寒湿三邪杂至,壅蔽经络,气血痞塞,发为痹症。亟宜益气温阳,祛邪通痹。拟独活寄生汤加减。
黄芪12克、党参12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茯苓15克、寄生15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秦艽10克、灵仙10克、海桐皮10克、甲珠6克。
进上方五剂,自觉项背肿胀、紧张如绳所缚已有松解。惟仍感疲惫软弱,畏寒、嗜睡,症属元气虚怯。诚如沈金鳌说:“痹症因虚而感”。拟益气助阳、填精补髓法,佐治外邪。
炙麻黄10克、炒白芥子10克、甲珠10克、当归10克、上肉桂10克、羌活12克、独活12克、鹿角胶12克、黄芪18克、太子参15克、川续断10克、狗脊10克。
连进十五剂,项背俯仰活动自如,上肢抬举轻便,全身如绳所缚的紧张感完全消失,疲惫、畏寒等均有改善。嘱服全鹿丸,一日二次,每次6克,以巩固疗效。一年后追访,上述硬肿诸症完全消失,已于半年前参加农业生产。(武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徐宜厚;《辽宁中医杂志》1982年第3期)
[编者按]《诸病源候论?风湿痹候》云:“风湿痹病之状,或皮肤顽厚,或肌肉酸痛,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风湿气多,而寒气少者,为风湿痹也。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久不瘥,入于经络,搏于阳经,亦变令身体手足不随。”成人硬肿病与痹证“皮肤顽厚”、“手足不随”的描述,颇相一致,当属痹证无疑。主治者不为其表现奇异所迷惑,断为痹证,而用治痹之常规方药取效,是平淡之中有精深造诣。
274.卧则半身不遂案
郭Xx,男,35岁。1975年冬就诊。侧寐上侧肢体瘫痪,醒后须下肢体使劲推向平卧,待片刻即康复。两侧一样。昼夜不分,夏轻冬剧。病起两年有余,病情日趋严重,兼嗜睡形寒,舌淡,脉无异。曾在各地大医院就诊,均诊断不明。寻思应以右归丸益命门之火,温煦脏腑百骸,使“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服十剂,诸症若矢。继服二十剂,至今未见复发,(湖南中医学院中基理论研究室潘江涛:《辽宁中医杂志》1981年第3期)
[编者按]主治者从肾虚无力“作强”理解本案证候,诚有至理。
275.腹中有虫行感案
邓XX,女,41岁。1958年4月12日就诊。
自诉腹中有虫行感。爬至何处,何处即不舒。两足肌肉时有抽搐。病已年余,经各种检查,原因不明。初起极轻,近渐加重,且时觉肠内外有刺热感。服中西药皆无效。查其脉沉滑,苔黄腻。此湿热与痰火相结,久蕴不化,流入络脉,气机阻滞,诸恙乃作。以清热通痹为治。
制南星4.5克、制半夏9克、广陈皮6克、丝爪络9克、川黄柏4.5克、淡黄芩4.5克、生川军4.5克、生甘草3克、川贝母4.5克、竹茹9克、赤芍药4.5克。二剂。
二诊(4月14日):上药服后,诸恙较安。但大便未畅。郁热尚盛。前方加瓜蒌仁12克(打),二剂。
上药连服七剂后,诸症消失,经年未发。(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张羹梅供稿)
[编者按]痰之生其由非一。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痰之为病,千奇百怪,无定位定状。故《杂病广要》引《济世全书》云:“凡奇怪之症,人所不识者,皆当作痰症而治之也。”可谓概括之语。惟痰有风痰、湿痰、热痰、食痰、寒痰、酒痰、气痰、惊痰等不同性质;有滞于经络,留于肌腠,阻于窍道,流注眩节,停于脏腑等不同病位。故当分辨清楚,精选方药,始能应手取效。临证每见不少奇症,医者也能从痰论治,而效果不佳者,就是未能辨清病位病性,以致用药隔靴搔痒之故。主治者对本例病人的虫行感,肌肉抽搐,根据脉滑、苔黄腻,断为痰火入络之证而取效,使病者年余之苦,霍然而愈,若非经验丰富者难成其事。
276.半身针刺感案
患者郝xX,女,61岁。1979年11月26日初诊。
患者二十年来,久患“神经官能症”,左半身有针刺感,反复发作已五、六年之久。最近一月以来,此种症状持续不消,实难忍受。伴失眠,甚则彻夜不眠,胁痛,串走部位不定,无其他病史。舌质嫩红,舌根部盖以轻度白苔,形体消瘦,脉弦数。证属“肝阴偏虚”,拟滋阴养肝以安神,用一贯煎加味,
生地30克、沙参30克、枸杞子10克、麦冬12克、当归10克、川楝子10克、沙蒺藜12克、合欢皮30克、夜交藤30克、佛手3克、柏子仁10克。每日煎服一剂。
服三剂后诸症未减,又将前方加钩藤30克,蒺藜增为30克,又服八剂,左半身针刺感及胁痛等消失,但仍失眠。又以原方加丹参30克,生龙牡各30克,炒枣仁25克、竹茹10克,以养肝安神转治其失眠。(王占玺、唐晓峰,《临床验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1年3月)
[编者按]所谓“神经官能症”,往往表现出一些难以名状的病象,由于没有特异的病因和特定的病灶,常被医家所轻视,但病人的痛苦则是客观存在的。据编者所见,不仅脑力劳动者易罹此病,体力劳动者也不少,值得很好地研究。此病表现复杂,其成因也是多种多样,故治无常法常方。总的说来,除情志调整外,要着重脏腑虚实,生克关系的调整,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本案从心肝阴虚论治而取效,便是一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