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鸟瞰与特写的结合 她不断从箱子里取出传单,忽左忽右地朝群众的渴望的、灵活的手里抛去。……群众静了下来。他们越来越挤,人数不断地增加,用肉体的圈子紧紧地围住了母亲。 ——高尔基《母亲》 【简析】母亲的动作和义正辞严的演讲是特写镜头,群众不畏宪兵的武力镇压,自觉保护母亲的情景则是鸟瞰式的全景镜头。两者的结合既显示出母亲的觉醒,又表现了母亲革命行动的巨大感召力。 二、动态与静态的结合 宗敏想着他的三个亲兵大概已经过了江,也决定自己赶快离开,免得落入敌手。他的战马不知是懂得他的心意还是因看见敌人逼近,忽然奋鬣扬尾,萧萧狂嘶。刘宗敏大吼一声,山鸣谷应,挥刀向敌人杀去。官军突然听见他的怒吼,震栗失措,纷纷奔退,互相拥挤践踏。宗敏趁机勒转马头,俯身抓起来小姑娘放到鞍上,奔到悬崖,猛抽一鞭,只见那匹雪白的战马像闪电一样从悬崖上腾空而起,纵入蓝天,在两丈外向下落去,沉入江底,溅起来的水花闪着银光。 江北岸,人人惊骇。江南岸,人们的心随白马沉落江中。两岸上突然间停了战鼓,也停了呐喊和说话。天地静悄,将士屏息,四周重叠的青山寂寂,一切都在等待着白马的消息。 过了片刻,白马驮着宗敏从碧绿的深潭中浮出。江上仍然很静。水中映着蓝天、白云。浪花似银,映着日光闪动明灭。白马带着宗敏划开绿波,冲着浪花,在激流中向下游的南岸浮去。 ——姚雪垠《李自成》(二卷) 【简析】落江前,“狂嘶”、“大吼”、“挥刀”、“猛抽”、“腾空而起,纵入蓝天”等词语尽显动作力度、强度之大,凸现刘宗敏英武威猛的形象;落江后,切转入无声静态,作者以舒缓节奏插人景物描写,让硝烟弥漫的战场染上一层诗情画意。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的结合,使整个场面有张有弛,疏密相间,人物形象也达到了壮美与优美的统一。 三、修辞法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死里逃生的第四次。只过了一个月,苍白清瘦的保尔就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芜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反光的小水洼,外面已经是春前初次的温暖天气了。 在窗外樱桃树的树丫上,一只灰胸脯的麻雀正在啄它身上的羽毛,时时用狡猾的小眼睛偷看保尔。 “怎么样,咱们俩就这样度过了冬天吗?”保尔用指头敲着玻璃窗,低声说。母亲吃惊地看了看他,问道:“你在那儿跟谁说话?”“我在跟麻雀说话……现在它飞走了,这狡猾的小东西。”他无力地笑了笑。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简析】作者运用了比兴和拟人化的手法。雪融风暖,梳理着羽毛、准备展翅奋飞的麻雀,都使读者感受到大病初愈的保尔的欣喜欢快的心情和开始复苏的旺盛生命力;与麻雀的对话,更是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保尔不甘寂寞、渴求工作的心情。辞格的运用,使这一场面描写情景交融,充满耐人品读的情趣。 四、悬念法。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叙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颈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褙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曹雪芹《红楼梦》 【简析】凤姐在《红楼梦》中的出场描写,悬念重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此悬念一;言语“放诞无礼”,且使“人人皆敛声屏气”,此悬念二;来时由“一群媳妇丫环拥着”,此悬念三;与众姑娘不同的“恍若神妃仙子”的穿戴,此悬念四;外表“含春”而藏威“小露”,此悬念五。这就使读者与黛玉一样急欲往下探究,充满着强烈的阅读期待。 |
|
来自: liubaoliang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