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竞争心理剖析

 月未圆书斋 2013-01-10

竞争心理剖析

竞争心理
竞争心理

竞争─是使人们满怀希望,朝气蓬勃,克服惰性,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催化剂。竞争--也容易使人在长期紧张生活中产生焦虑,出现心理失衡、情绪紊乱、身心疲劳等问题;尤其对暂时失败者,由于主观愿望与客观结果之间出现差距,加之有的人心理素质存在不稳定因素,则可能会引起消沉、精神变态等。是指个人与其他人一起活动时,想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可以说通过竞争想超过别人是人的一种本能,可以说正常的人都或多或少有竞争心理,只有和别人比较时才表现出来。

目录

竞争心理概述

竞争心理的分类

竞争心理对团队效能的影响

对团队效能的影响

如何培养健康的竞争心理

如何培养中学生健康的竞争心理

减压:竞争须备良好的心理状态

竞争心理的疏导

帮助脆弱学生的方法

职场健康的竞争心理

竞争心理概述

  是指个人与其他人一起活动时,想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可以说通过竞争想超过别人是人的一种本能,以幼儿为例,幼儿们在一起玩玩具,总因为自己码的积木比别人码得高而津津乐道。可以说正常的人都或多或少有竞争心理,只有和别人比较时才表现出来。

竞争心理的分类

  竞争的这种目标性和排他性,形成了两类不同的心理:健康的竞争心理和不健康的竞争心理。健康的竞争心理是指具有与其年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认识水平、高尚的情操、积极的情绪、超越客观现实的意志行动的个性特征。也就是建立在健康心理基础上的对外界活动所作出的一切积极向上、奋发迸取的个性反应。不健康的竞争心理则是建立在与其年龄发展阶段不相适应的认识水平、消极的情绪、薄弱的意志、不良的动机和行为占优势基础上的缺陷性个性特征。一种不健康的超越性目标趋向心理。
  在学习生活中,不健康的竞争心理表现为:有的为取得老师的信任,打击毁谤他人;有的为评上三好生、优秀干部或入团、补考及格,请客送礼;有的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偷窃钱物等等。健康的竞争心理表现为:在正确的认识指导下,在道德规范的约束下,采取积极的行动以达到对学校、班级集体的有效适应。如: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各类文体活动和竞赛,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面貌。

竞争心理对团队效能的影响

  商家参与商战的最基本的意识是竞争意识,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就会在商战的角逐中失去立足之地。面对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身处强手如林的商战战场,商家如何在巨大的压力下谋求生存与发展,又如何在市场纷争中脱颖而出?没有别的路,只有靠竞争。市场奉行的准则是公正而无情的,那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强者发展。培养强烈的竞争意识是涉足商战的商家们必修的一课。
  竞争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组合。竞争可以激发人的动机,使动机处于活跃状态。竞争是一种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心理。竞争可以对人的智力起一种强化作用,它可以促使人的知觉更敏锐准确,注意力更集中,可以使人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
  竞争是个人或群体参与的各方在同一个有限的目标上,积极争取胜过对方的对抗性行为。凡是可以比出水平高低、技能优劣、成绩大小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竞争。
  竞争对企业内部是有积极影响的。主要表现为:
  (1)竞争可以起到冲淡成员之间的分歧,增加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心理相融,消除内部分裂因素,加强成员之间的团结,增强群体的凝聚力的作用。
  (2)竞争会促使成员更加关心群体的工作,更加积极地完成群体交给自己的任务,并主动帮助其他成员完成任务,同时积极为群体的发展和建设出主意、想办法,花力气。
  (3)竞争造成了成员之间意见交流的增多,容易形成思想观点和态度、情绪的一致性,并形成统一的行动。
  (4)竞争使群体中的弱点暴露出来,引起群体的重视,从而使群体进行改革,追求创新,调整目标,加强管理,严格纪律,提高素质,发扬长处,克服短处,使群体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上。
  (5)竞争可以把群体之间的矛盾暴露出来,避免矛盾在潜伏状态下越来越大,促使双方积极地想方设法解决矛盾,及早解决矛盾。
  (6)竞争也可以改变群体的一些错误观念。如对自己群体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过分强调独立而忽视与其他群体的团结协作冲突之后,人们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主动地加强与其他群体的合作,在客观上造成了群体间的联合。
  竞争是一种对抗性的社会活动形式。竞争在人类社会中,是人们为了占有某些事物或取得某种有利地位而进行的互相求胜的斗争。产生竞争的主观因素是人有满足一定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愿望和要求;客观因素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存在着差异。发生竞争的基本条件是必须有一个共同争夺的目标,双方去争夺同一对象,竞争双方中的一方获得了成功,就剥夺了另一方成功的机会。
  竞争是生物生存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正因为竞争的存在,也就促使竞争双方发现弱点互相提高,从而促进了双方的发展。
  可口可乐公司与百事可乐公司这两个竞争对手在双方激烈的竞争中也正突出了这种效果。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都盯死了对方,只要对方一有新动作,另一方肯定也会有新花样。可口可乐早在20世纪20年代便在古巴用飞机在空中喷出烟雾,画出“COCA-COLA”字样,可惜因为缺少经验而失败,百事可乐在1940年更是一下租了8架飞机,飞了14.5万公里,在东西两海岸城市,以机尾喷雾,写下百事可乐的广告。可口可乐当然要及时反击,为强化国民第一饮料的形象,可口可乐赞助了1939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并请名人啜饮,将其照片刊在杂志封面。但相比之下,百事可乐的宣传广告方式更有创意。他们专门设计了一套卡通片,而且还创作了一首看似极普通却风靡全美的广告歌曲。两大巨头在竞争中可谓不遗余力,使出浑身解数来击败对手,但结果却是二者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可见,只有不断的竞争,才会有生机和活力,才能不断地克服困难,一直向前。

对团队效能的影响

  竞争对团队效能的影响主要有:①增强团体内部的团结;②重视团体任务的完成,而忽视团体成员的心理要求;③团体领导方式日益趋向专制型,而团体成员又自愿忍受专制型领导;④团体趋于高度的组织化与沟通化,成员间成为稳定的分工合作;⑤要求团体成员高度的效忠与服从。
  思科(CISCO)是1984年由斯坦福大学的一对教授夫妇创立的,从公司成立到1993年,思科一直以传统方式参与市场竞争,虽然销售额在持续增长,但公司一直没有太大的起色,在市场上也没有占领先地位,甚至连能不能生存都是问号。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小公司,由于挖来一位英才钱伯斯,转眼间就成为硅谷的老大。
  钱伯斯认为,因特网是一个革命性的东西,就像工业革命一样,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娱乐。因特网革命的基本原理是把人、信息和全球虚拟公司结合在一起,决定哪个国家经济发展得更快,哪些公司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或脱颖而出,哪些个人会获得最大成功。
  从此,钱伯斯领导的思科公司就像“吸血鬼”一样,利用他们的网络设备轻松从网络公司身上“下载”着财富,源源不断吸取世界各大网站的“血”,养肥了自己。如今,名不见经传的思科已经从微软和英特尔两大霸主身上跨过去,成为信息产业的“龙头老大”。
  竞争是必要的,竞争也是残酷的。如果一个企业失去了竞争力,也就失去了生存最基本的活力,就好像一滩死水,慢慢就会耗干的。因此,作为竞争团队的领导者,必须坚实而又果断地走好每一步,只有这样团队才会有大的发展。

如何培养健康的竞争心理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在深入研究物种的进化过程后得出了如此经典的结论。人类和动植物一样,从古到今,总是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竞争之中,竞争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竞争也促成了阶级社会的不断演化、天下的不断全分。就说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也时时处处存在竞争,能否有一个健康的竞争心理,对我们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那么,健康的竞争心理是什么?我们如何保持它呢?
  (1)竞争之中容不得妒忌。在竞争的赛跑途中,妒忌表现为使绊摔倒实力比自己强的人,不让对手超过自己,这种犯规动作既妨害了强者取胜,对自己也绝无好处。妒忌在竞争中是无能和卑鄙的代词(不公平的竞争除外)。所以竞争的第一忌就是妒忌。当然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情况,比如明明某人条件比自己差,却先于自己受重用,升迁得比自己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不必烦恼。可能某人在一定阶段先于自己升迁,说明他在某些方面优于自己,必须正视这种客观事实。至于对他所采取手段的优劣作何评价、你是否采纳他的做法,又涉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做人准则问题,或称清官与赃官的区别问题。不管怎样,他的官升了,管着你了,你只生气也不起作用。不如这样:黑道上争不过,可以在明道上竞争。
  怎样评价一个陌生的竞争对手?应该客观公正地去评价,要对这人进行全面的了解之后再评价,不能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利害关系夹带进去,带上个人感情色彩。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竞争中应保持心理稳定,避免情绪大起大落。有竞争就有强弱之分,弱者必须承受得住失败的打击。你在这次竞争中失败了,并不说明你在将来的竞争中注定也要失败;你在这方面的竞争中失败了,并不说明你事事不如人。你要克服自卑心理,选好努力的方向,下决心追赶上去才对。自暴自弃的思想要不得,另外一类失败者由于败北而产生忌恨和报复心理,充分暴露了其极端自私的本质,若不悬崖勒马,必将把自己推向绝境。
  (3)人人皆有成功的机会。人类社会毕竟不同于动物世界,人类间的竞争是公平的竞争,兼顾到社会公正。人的一生中充满了各种竞赛和竞争,成功有先后,胜利有迟早,社会总是前进的,所以每个人都应以乐观向上的态度投入竞争,竞争之中保持良好的合作,强盛之后不忘提携幼弱的同胞。切不可因小失大,图一时利益而背弃了远大目标,争一日之长而有损于自己素质与品质。
  让我们借鉴美国总统布什的经验之谈:事业上的竞争与做人是不矛盾的,良好的品格修养只会在竞争中有利于自己。

如何培养中学生健康的竞争心理

  现代社会,凡有人群的地方,无不充满了激烈的竞争,或明争,或暗斗,或强攻,或智取,勇者斗力,智者斗计。竞争当然也存在于学校、班级和学生之间。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有必要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竞争心理,这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对未来社会的发展都大有好处。
  首先,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和自信意识。
  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这里所说的“目标”并不是指个人的“出人头地”,而是将自己的才华与智慧奉献于改造社会的事业之中,只有教育学生认识竞争的实质,学生才能有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行动,才能勇敢地迎接挑战,将生命的能量通过有益于社会与集体的方式释放出来,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拼搏进取,永无止境向上攀登。许多中学生对竞争的理解就是不择手段地战胜他人,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只要击败了对手,赢得了胜利,也就达到了目的。这种竞争是一种不满现状,对生活意义不清楚,目标不明确的盲目性的争强好胜。要让学生正确认识竞争和学习的关系。竞争只是学习的手段,不是最终结局。要意识到学习是最主要的,竞争是次要的。但必须面对竞争,竞争能够带来机遇和挑战,竞争能够使人居安思危。竞争的同时,要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坚定基石。如果拥有了自信,就不会畏惧对手。要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使自己充满进步的信心。
  其次,帮助中学生认识自我,确定恰当的奋斗目标。
  中学生许多不健康的竞争方式往往是社会上不健康竞争手段的翻版。有的人一旦在竞争中击败对手就得意忘形,看不起他人,止步不前;反之,则焦急、紧张、灰心、绝望,嫉妒、伤害他人,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从此一蹶不振。作为教育者,要及时地矫正这种畸形的人格与竞争心理。首先,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不要脱离实际。其次,要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然后超越目标,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激发斗志,以饱满的学习情绪和旺盛的精力去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第最后,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的心理,拓展其包容万物的博大胸怀,树立战胜挫折的坚强意志,让学生不以超越他人为人生目标,而以学习他人为跋涉的拐杖,走上不断认识、完善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达到人生更高发展层次的健康道路。
  最后,帮助学生树立竞争与合作互补的观念。
  当代社会,虽充满竞争,但更多的是合作。竞争与合作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竞争能够使人进步,但人更需要通过合作求得进步,从而奠定竞争的基础,然后再通过竞争求得更大的发展。有的中学生承受不住别人比他强的心理,于是对他人对社会充满敌意;有的由于在学习上落后于他人,缺少知名度,于是打架斗殴,以此引来“羡慕”、“尊敬”,达到畸形的心理平衡。我们应正视这种社会现实,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肯定他们的长处,因材施教,发展个性,使其参与有益竞争,并且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进而使整个班,整个学校中人人施展才智、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既把同学当做竞争对手、赶超的目标,又把同学当做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而不断超越一个又一个自我,实现人生里程上思想、知识、意志的新突破,为将来踏入社会、参与更激烈的竞争做好充分的准备。

减压:竞争须备良好的心理状态

  现代化的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对待竞争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待竞争的结果,要有个正确的看法。当然竞争可以克服惰性,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竞争可让人们满怀希望,朝气蓬勃,这是一种健康的心理。但是,竞争也容易使人在长期的紧张生活中产生焦虑,出现心理失衡、情绪紊乱、身心疲劳等问题,尤其对失败者,由于主观愿望与客观满足之间出现巨大差距,加上有的人心理素质本来就存在不稳定因素,则会引起他们消沉、甚至出现犯罪或自杀。那么,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呢?
  1、对竞争有一个正确认识。要知道有竞争,就会有成功者和失败者。但是,关键是正确对待失败,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
  2、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评估。在制定目标时,既不好高骛远,又不妄自菲薄,要把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起。
  3、在竞争中要能审时度势,扬长避短。一个人的兴趣和才能是多方面的,如果在实战中注意挖掘,那么,很可能会增加成功的机会,减少挫折,而且会打下进一步发展和取胜的好基础。当然,成功了固然可喜,失败了也无须气馁,如果从中悟出了一番道理,或者在竞争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那么这种失败或许更有价值,谁能说它不是明天成功的起始呢?

竞争心理的疏导

  竞争意识近几年来在人们的心理上不断地强化,这对青少年学生来说也不例外。学生要在竞争中创造、开拓、成熟,即在竞争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增强才干,首先要具有健全的竞争心理。因此,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健全的竞争心理,是今天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目前学校、社会开展的各种知识竞赛,各类智力测验,都是为了利用竞争心理,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并从中发现人才。一般地说,青少年的竞争心理既复杂又单纯,且易走上极端,有时竞争仅仅以压倒对方为目的。因为他们竞争的环境是学校,竞争的伙伴是同学,竞争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和各类文体活动,竞争的目标是为了取得好成绩,同时为了满足青少年好胜的心态。所谓少年气盛,他们会不顾一切地憋着气干。这种竞争的心理状态如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可能会由于好胜或嫉妒而使竞争带来的结果,不是共同提高,而是"两败俱伤",即伤了和气又积下怨恨,这对加强班集体建设和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极为不利。
  我们的竞争是在同一的大目标下,开展友好的、互相激励、互相帮助、互相推动的竞争。只有这样的竞争,才能由一点而推向全面,即使整个集体奋发向上,又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竞争必须明确和公开,机会均等,使每个参加者都具有参与竞争的心理准备。有的学生喜欢正面较量,不喜欢暗中赶超。他们希望赢得有理,输得信服。但目下某些学校事先不打招呼,考试后则按优劣公布名次,甚至在家长会上宣读,这会极大地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使家长们感到十分难堪。因为这种刺激的心理压力很大,其带来的结果是使一部分学生自卑、消沉,严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对学生确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培养健康的竞争心理后果不良。即使一时获胜的学生,在短暂的兴奋之后,竞争心也往往难以持久。因此,为了键全学生的竞争心理,必须消除那种带有羞辱性的病态竞争,不然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帮助脆弱学生的方法

  有的学生竞争心理非常脆弱,他们不敢公开地表示要参与竞争,如对公开的知识竞赛、智力测验往往袖手旁观。他们是明不争,暗中争,仅仅是为了超过对手。因为这样,万一失败了,也"人不知,鬼不觉",不会影响自己的面子、而一般地也不会影响其继续努力的积极性。这种竞争目标短浅,缺乏更高的追求,也谈不上在学习上有所开拓、有所创造。其原因或者由于自卑心较重,或者由于个性特点(如沉默、孤僻),或者由于怕失败、丢面子,或者由于个人的某些习惯的影响。在极端情况下,受不健康的竞争心理驱使,甚至不惜采用错误的竞争方式去排挤对手,使竞争陷入勾心斗角的歪道。某校有位同学,为了在学校舞蹈表演中出类拔萃,竟把优于自己的一位同学暗中摔伤。
  对于学生的竞争心理,既要给予积极的鼓动,又要给予耐心的疏导。启发他们把竞争的目标放大一些、放远一些,避免追求一时的痛快和满足。同时要鼓励竞争心理不强或较弱的学生丢掉思想上的种种疑虑,在竞争实践中不断提高心理上的承受力。关于这方面,上海市向明中学的一位班主任有较成功的经验:他针对班内学生学习努力,成绩突出而竞争意识不强的特点,机敏地抓住班内一位同学参加"美国中学生数学竞赛选拔赛"并取得好成绩为契机,教育学生为了将来更好地立足社会,投身建设,应该在中学时代注意自己心理品质的培养,特别是适应当今社会的竞争意识的培养。同时在班内开展"要竞争不要妒嫉"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境界,激发了大多数学生的竞争欲望。结果在这一心理因素的推动下,他的班级接二连三地获得各种竞赛的优胜奖。(这个班参加全国各类学科知识竞赛的人数竟有54人次之多,获得名次的也有13人次。全班有那么多的学生获得全国竞赛的参赛资格,实属不易。)特别可贵的是,这位班主任对于参赛而未能获得名次的学生,也能及时做好心理平衡工作,使之继续保持上进的势头,提高心理的承受能力。
  竞争对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和知识能力是一种考验,只有健全的竞争心理,才能使自己的学识发挥得更好,所以坚强的竞争心理比竞争本身更为重要。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健全学生的竞争心理,还要在着眼于目前的同时放眼于未来,要不断引导他们向高层次发展,不断地扩大竞争的目标。以班级为起点,敢于在全校、全省乃至在全国的重大竞赛中,与同龄强手一试高低。只有从年轻时就培养起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才能奠定良好的思想与心理基础。

职场健康的竞争心理

  职场人经常处在竞争环境中,是否具有健康的竞争心理,对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在竞争中培养欣赏别人的气度。当对手胜利时,真诚地祝福他们,真心地为他们喝彩,同时在失败中反思和奋起。“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看到自身的优点是不够的,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找出自己的不足,尽可能赶超对手。 
  其次,在竞争中保持心理稳定,避免情绪大起大落。有竞争,就有强弱之分,弱者必须承受得住失败的打击。在这次竞争中失败了,并不表示在将来的竞争中也注定会失败;在这方面的竞争中失败了,并不说明你事事不如人。要克服自卑心理,选好努力的方向,决不能自暴自弃。
  第三,树立“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这一观念。人的一生中充满了竞争,竞争促进了社会的前进,所以每个人都应以乐观向上的态度投入竞争。竞争之中保持良好的合作,成功之后不忘提携幼弱,切不可为争一日之长短而做出有失品德的职场人经常处在竞争环境中,是否具有健康的竞争心理,对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