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方人到北方的保健要点

 雨雪无睛 2013-01-11
进门不要马上烤暖气、起床后要用凉水洗脸、饮酒御寒要慎重——
南方人到北方的保健要点

新闻背景: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满城冰雪、欢乐天地
    1月5日,第29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幕。本届冰雪节在“满城冰雪、欢乐天地”的主题下,为中外游客打造了一场具有体验性、艺术观赏性、国际交融性的“冰雪嘉年华”。
    每年冬季,都有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北方,感受冰雪魅力。对于很多南方游客来说,到了冰天雪地的北方,肯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下面,我们就为您说一说南北方不同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以及来到北方的保健要点和注意事项。

南北方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气候差异很大。南方的冬天气温不是很低,空气湿度较大;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空气干燥,冷风刺骨,但供暖设施齐全,室内温暖如春。  
    古人早就认识到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中医认为:南方人体内的湿气比北方人重,北方人身体内的火比南方人重。所以,南方人吃辣,吃薏米,就是为了祛湿,而北方人多吃萝卜、小米,就是为了祛心火润肺。
    因此,相比南方,北方寒气更重,到了这里,保健重在祛寒,应吃些羊肉、牛肉和狗肉等温热之品。
做好皮肤保湿工作
    北方的冬天特别干燥,皮肤会因汗腺、皮脂腺分泌的减少和失去较多的水分而变紧发干。因此,很多南方人来到北方都会感觉皮肤很不舒服,为此,应做好以下保湿工作。
    ★外出前,应在外露的皮肤上涂些油性润肤膏,尤其是在嘴唇部位使用护唇膏。
    ★减少用热水洗脸的次数,每天1~2次即可,少用碱性重的肥皂洗脸。
    ★经常按摩面部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每周可使用1~2次面膜。
    ★洗脸后,涂上油脂护肤品,如手足皮肤出现裂口,可以涂一些防裂油膏。
    ★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适量吃些鸡、鱼、肉,以补充体内水分及营养。
进门不要马上烤暖气
    很多南方人来到北方,从外边回到室内,往往都是手脚冻得冰凉,大多数人喜欢马上去暖气边烤烤,暖和暖和。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好的,很容易造成冻伤。因为手脚在长时间受冻后血管会收缩,血流量减少,马上近距离接触热源,会使血管麻痹,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局部淤血,反而容易造成冻疮。因此,如果觉得手脚冰冷,最好先通过揉搓,使其慢慢恢复正常温度。尤其是耳朵冻了的时候,一定要先揉搓一会儿,千万不要马上烘烤或热敷。
起床后要用凉水洗脸
    北方冬季寒冷异常,南方人初到这里,很容易不适应而患感冒。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皮肤科主任李雪松建议:冬季早上起床后最好不要用热水洗脸,而应该选择凉水,因为用凉水洗脸不但对皮肤健康有好处,还能够锻炼皮肤的耐寒能力,可以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用凉水洗脸时水温不宜过低,否则皮肤毛孔骤然紧闭会导致脏东西洗不干净,留在毛孔中的脏东西会导致青春痘出现,皮肤也容易变得干燥。
    如果实在怕冷,可以用冷热水交替洗脸,也可以达到预防感冒的目的。当然,晚上睡觉前可以用热水好好地洗一洗。
饮酒御寒要慎重
    大多数人都对“喝酒能御寒”深信不疑,但事实并非如此。人们在喝酒之后,酒精进入血液,起到了麻醉的作用,让你对外界环境中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就感觉没那么冷了。可酒精会引起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让体内热量大量流失。此时,不仅不能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反而会使体温降低,容易感冒或造成冻伤。
    因此,南方游客来到北方,可以选择在晚上不出去游玩的时候适当饮酒,而不要在外出活动前饮酒取暖,那样只会越喝越冷。
不要过分依赖热贴
    使用方便的热贴对冬季保暖有一定的作用,但却容易引起低温烫伤、轻微灼伤等不良后果,使用时要多加注意。另外,慢性病患者、孕妇等人群是不适合使用热贴的,比如糖尿病患者,由于对温度变化不敏感,会比正常人更容易造成烫伤,而孕妇使用热贴会对胎儿不利。
不要过分依赖口罩
    很多南方人来到北方,会感觉非常冻脸和鼻子,于是口罩就成了最大的救星。可口罩内侧接触口鼻的部分会残留唾液、鼻涕,若不经常清洗,很容易滋生细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而且鼻黏膜中具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经接近体温了,如果过分依赖口罩,反而会降低抵抗力,更加容易感冒。对于抵抗力差的人,想要保暖,戴好帽子、围巾、手套,穿暖和的衣服和鞋子,都比戴口罩要更健康、更实用。
摸摸墙可防静电骚扰
    冬季,静电是一个经常困扰人们的问题,尤其是在干燥的北方。人体静电的电量虽然不高,但是却往往能产生很高的电压,在指尖即将接触其他物体的一瞬间很可能会发生尖端放电现象,伴随着火花。
    避免静电骚扰的方法很简单:没事的时候摸摸墙,就可以把身上的静电排除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