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一) 【 辨 证 】 冲任虚寒,营血不足。 【 治 法 】 温经脉,调冲任,止疼痛。 【 方 名 】 石英汤。 【 组 成 】 紫石英9克,全当归9克,桑寄生9克,炒杜仲9克,丝瓜络9克,麦冬9克,肉桂1.5克,吴茱萸2.4克,川椒2.4克,乌药3克,橘叶4.5克,橘核12克,白芍6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 出 处 】 程门雪方。 方剂(二) 【 辨 证 】 气滞血瘀。 【 治 法 】 破瘀活血,调经止痛。 【 方 名 】 红花当归汤。 【 组 成 】 红花3克,当归3克,怀牛膝3克,苏木3克,川芎1.5克,麸炒枳壳1.8克,莪术2.4克,赤芍2.4克,三棱2.4克,芫花2.4克。 【 用 法 】 水煎,临卧服。 【 出 处 】 《叶氏女科证治》卷一。 方剂(三) 【 辨 证 】 气滞血瘀。 【 治 法 】 行气活血。 【 方 名 】 二香饮。 【 组 成 】 广木香3克,当归3克,香附3克,川芎3克,青皮3.6克,牡丹皮3.6克,枳壳3. 6克,生地3.6克,蓬莪术3.6克。 【 用 法 】 加生姜8片,水煎,空腹服。 【 出 处 】 《丹台玉案》卷五。 方剂(四) 【 辨 证 】 气滞血瘀。 【 治 法 】 疏肝解郁,活血调经。 【 方 名 】 泽兰汤。 【 组 成 】 泽兰14克,香附14克,续断14克,红花2克,当归12克,柏子仁12克,赤芍12克,牛膝6克,延胡索8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甜酒为引。 【 出 处 】 周黎民方。 方剂(五) 【 辨 证 】 气滞血瘀。 【 治 法 】 破瘀活血,调经止痛。 【 方 名 】 红花当归汤。 【 组 成 】 红花3克,当归3克,怀牛膝3克,苏木3克,川芎1.5克,麸炒枳壳1.8克,莪术2.4克,赤芍2.4克,三棱2.4克,芫花2.4克。 【 用 法 】 水煎,临卧服。 【 出 处 】 《叶氏女科证治》卷一。 方剂(六) 【 辨 证 】 寒湿凝滞。 【 治 法 】 祛风散寒,温经止痛。 【 方 名 】 吴茱萸汤。 【 组 成 】 当归6克,肉桂6克,丹皮6克,吴茱萸6克,麦冬6克,防风3克,细辛3克,制半夏6克,藁本3克,干姜3克,茯苓3克,木香3克,炙甘草3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出 处 】 《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方剂(七) 【 辨 证 】 气血虚弱,虚中有滞。 【 治 法 】 健脾养血,行气解郁。 【 方 名 】 加减八物汤。 【 组 成 】 人参3克,白术3克,当归身3克,茯苓3克,川芎3克,白芍3克,生地3克,炙甘草1.5克,木香1.5克,青皮2.1克,醋炒香附3克,生姜3片,大枣2枚。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出 处 】 《万氏女科》卷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