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印与东方山

 老王吧 2013-01-13

【我要当和尚】智印是东方山弘化禅寺的开山祖师,俗姓王,湖南常德府龙阳县(今汉寿县)盘石村人,生于公元786年农历六月初一。智印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祖父王东明,唐玄宗天宝五年进士,曾任江州刺史。其父王开源,唐肃宗乾元三年进士,王开源两位兄长太源、乙源读书都有功名。像唐代的大多数士大夫家庭一样,王东明家世代笃信佛教,皈依佛门,乐善好施。特别是王开源,年过半百无嗣,五十岁后纳妾石氏才得子智印,礼佛之心更为虔诚。盘石村不远处有个桃源洞,洞旁有座莲花寺,王开源是该寺的大施主,并与莲花寺的海月和尚结为僧俗知己,常聚在一起读禅说法。

智印夙有慧根,天生佛性,年仅七岁,在旁听其父与海月和尚读禅时,即开口说:“我要出家。”使其家人大为惊奇。李唐一代,佛法大盛,高僧辈出,上至皇帝,下至王公大臣,都趋之若鹜地皈依佛门,以成为一名佛家弟子为荣。智印虽说是王开源老年所生的独子,但其父见他是佛门根器,便在智印七岁这年,送他到莲花寺拜海月为师。智印被赐法名德聪。德聪恭谨勤勉,海月和尚青目有加,倾心传授。经过八年参学,德聪已深得菩提三味,海月和尚自知囿于龙阳一隅,学识有限,遂将德聪送往南岳参拜高僧百丈怀海。

百丈怀海大和尚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高僧,先后在安徽庐江、江西新吴等地参修弘法,并创立了著名的禅院制度,农禅并举,规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制订了《禅门规》,这就是有名的佛教史上《百丈清规》。

德聪在怀海师父的点拨之下,精研佛学,三年下来,通悟上乘妙法,成为怀海门下优秀弟子。怀海禅师深知德聪已具备开创道场,弘扬佛法的能力,即命他云游四方,择地传法。临行,怀海叮嘱德聪云游时“遇东方则止,见青白则驻”。 并且预示他有“三灾三火之厄,屡褒屡封之荣。”

唐德宗贞元二十年冬,德聪拜别师父,踏上云游之路。

【石桥换绦】德聪与师弟德相、德远一起出发,渡洞庭,过夏口,路上又遇到五龙和尚,四人结伴而行。行至鄂东大冶县城西北30里处,那里有一座石桥,四人商议在此分手各奔东西。

当时大家分手时依依不舍,就在桥上各自解下腰间绦带,互相调换留作纪念,后来当地人将此石桥叫作“换绦桥”(现大冶市还地桥镇),离桥不远有座小土山叫作分伙山,就是他们互相告别的地方。

交换了腰带之后,各人正准备赶路,一个半路上入伙的小和尚说:“你们都有饭吃,苦只苦了我。”

德聪一笑说:“不会把你丢下饿死的。”随即拿起一把筷子给他说:“拿去吧,有求必应!”那小和尚就在分伙山上用这把筷子做成签,果然是有求必应。至今,当地人还有在分伙山求签的习惯。

分伙后,五龙往五架山(湖北云梦县),德远往凤凰山(湖北蕲春县),德相往白雉山(湖北鄂州市),德聪往东方山。后来四人都成了这四个地方寺庙的祖师。

【化一“袈裟”之地】德聪云游到东方山,遇到山主陆迥、薛河。他问这山是何山,俩老者告诉他,叫做东方山。德聪想起师父“遇东则止”的吩咐,就向荒山老林走去。到半山腰,看到有棵白果树,又想起师父“遇青白则住”的叮嘱。他立即面南合掌跪拜,口诵佛号,谢师傅指引之恩,就在东方山住了下来。

一天,陆迥对薛河说:那和尚上山几天了,还冒见他下来,莫不是被老虎吃了吧,我们到山上看看去。

两老者爬到半山腰,老远看见那和尚正在银杏树下打坐,头上乌鸦盖顶,身旁有虎豹护卫,两人大吃一惊,晓得来者是圣僧,走上前来,双双跪下。

德聪对两人说:“二位施主,我想在贵地化一袈裟之地,以作我立锥之地。”二人心想,一袈裟地有多大地盘?连忙答应了。

只见和尚爬上东方山的最高峰,脱下袈裟 “呼”地向空中扔去,只见小小的袈裟忽地变得硕大无比,东方山上大小九个山头,统统被黑呼呼的袈裟罩住了。两老者急得大叫:“法师手下留情,薛陆两姓儿孙,总得有条路走吧!”

和尚哈哈大笑,稍提袈裟,山头陆续从袈裟里冒出来。和尚用手往览胜垴和曼倩垴中间那块谷地一指说:“只此足矣!”从此,这一块钟灵毓秀之地便成了禅关。

【挖口仙井】智印和尚收起法宝,回到银杏树下,对两位老者说:“我就在这银杏树下结一茅庵。”两个老者吐了口气说:“好是好,只是这山上没得水怎么办呢?”

“没得水那好办!”只见和尚笑咪咪地带着他们,找到一块稍平的地方,口里念动佛法,手中的锡杖敲敲地面,然后猛地往下一戳,顿时一股清泉涌出。和尚为了酬谢两位老者,叫他们喝几口泉水,说:“今生富贵,万代流芳,任你们选择。”薛老受偈“今生富贵”,果然显赫一时;陆老受偈“万代流芳”,子孙果然绵绵不断。如今东方山下陆姓兴旺,当地人有“东方山下一遍绿”(大冶方言“绿”和“陆”谐音。东方山属地黄石市下陆区即由此姓得名),而薛姓早已传失。

大家传来传去,说东方山有一口井蛮灵。有病有痛只要喝几口井水,病痛果然轻了许多。看见上山的人多了,和尚请人在那地方挖了一口很深的井。说也奇怪,每天随你几多人去喝,井水照样不少。

为了修建庙宇,和尚到江边去买了木材。卖主刁难他,要他立即全部运走。和尚只好跳上木排,念动佛法,用脚尖将一棵一棵的木材轻轻往江水里一踩,木材顿时沉入江底。在另一头这些木材却一棵一棵从东方山上那口井里冒出来。当踩到最后一棵时,卖主感到奇怪,拉了和尚一把,和尚法力受到影响,木材停在井里没能出来。每当月明星稀的夜晚,人们往井里看,就会看到井里有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当你再仔细看时,又没有了。这口古井现在祖师殿后面,是东方山八景之一,名为卓锡灵泉。

【皇上赐号封名】东方山的庙宇修建得金碧辉煌,名声越来越大,诗人墨客来来往往,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唐宪宗李纯身为皇帝就是不生儿子,全国各地广求佛法,也无济于事。后来听说东方山地灵人杰,有个德聪和尚佛法高深,龙颜大悦,秘招和尚赴京祈祷求嗣。由于祖师诚心所致,唐宪宗果然生了穆宗。唐宪宗大喜,赐和尚法号“智印”,授他紫衣金钵,还拨款修建梵宇,亲笔题写寺名“宝峰招提”。后来,智印祖师圆寂,唐宪宗李纯还写诗悼念。其诗曰:师名智印我唐宣,太子千秋万古传。

金钵皇王酬祖德,紫衣后院谢师前。

皇图巩固乾坤大,帝道遐昌福寿坚。

多宝塔中求有验,三呼万岁礼金仙。

据《东方山佛教志》记载,这首悼诗原本有金匾题刻,后与寺庙一起毁于大火。

东方山寺经过皇上褒奖,名气愈加提升,成为鄂东一方佛教圣地,其香火远远胜过隔江相望的黄梅五祖寺。后人为纪念智印祖师,把他的真身安放于多宝塔下(现名祖师塔),为保护宝塔,还修建了祖师塔殿(现名祖师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