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椎病

 学中医书馆 2013-01-16

颈椎病
本病又称颈肩综合征,是由于颈部长期劳损,椎间盘组织或骨与关节发生退行性变,导致邻近的神经、脊髓、椎动脉受到压迫或刺激所产生的各种症状。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颈项、肩臂痛、四肢痛麻,尤以上肢为著,部分病人可有头晕、头痛、耳鸣、耳痛、视物不清、吞咽困难等。
一、内 治
1.桑椹250克(鲜品500克),木瓜100克,大枣50克,冰糖100克,用白酒3000毫升浸泡,密
封,半月后即可服用。每日2次,每次15毫升。可滋阴补血,祛风除湿,通络活血止痛。
2.五加皮60克,老母鸡1只(去头足及内脏),加水炖熟,吃鸡喝汤。待症状缓解后,每隔3~5天再服用1
次。对体虚,风寒湿日久疼痛有良效。
3.草乌、川乌、金银花、苍术、乌梅、伸筋草、羌活、怀牛膝、乳香、没药、甘草各10克。上药加入白酒50
0克,密封,埋入地下7天,取出可饮用。每次服用半盅,早晚各1次,若无不适,可逐渐加量,若有不适可减量
。适用于风寒湿痹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痛,肌肉痹痛,顽固性肩、颈、臂疼痛。
二、外 治
1.梅花针疗法:取大椎、大杼、肩中俞、肩外俞。每次选2个穴,用梅花针叩打,使皮肤发红并有小量出血点,然后拔火罐,如能拔出少量瘀血则疗效更佳。
2.耳穴压豆法:选择颈椎耳穴相应部位,前后对称贴压王不留行子,3天换贴1次,并酌情进行耳穴局部按摩。双耳贴压10次为1个疗程。
3.选用颈夹脊穴及压痛点等,每次用艾条施灸10~20分钟,每日1次,10次1个疗程。
4.按摩推拿颈部,采用舒筋手法:点压、拿捏、弹拨、按摩等是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手法,每穴20分钟,每次推拿应以患者有舒适感为宜。手法要轻柔稳重,力量逐渐深透。
5.刮痧法:用刮痧板拭后颈项三线,加风池、肩井,再刮外关、气海及手三阳经或足三阳经穴。
6.药枕:当归、羌活、藁本、制川乌、黑附片、川芎,赤芍、红花、血竭、菖蒲、灯心草、细辛、桂枝、紫丹参、防风、莱菔子、威灵仙各300克,乳香、没药各200克,冰片20克。上药除冰片外共研细末,和入冰片,装入枕心,令患者枕于头项下,每日使用6小时以上。3个月为1个疗程。
7.醋糟炒热装入缝制的小布袋内,热敷患处(热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每天热敷数次,一般半个月后症状可消失。
8.生川乌30克,生草乌20克,天南星30克,半夏30克,上药共研细末,浸泡于50%的白酒中,酒约500克,7天后可搽疼痛处,每天数次。
9.仙人掌去刺捣烂成泥,贴在患处,外包一层塑料薄膜,胶布固定。每天1次。对仙人掌过敏者禁用。
  【防护】不可长期伏案工作,伏案工作期间应定时活动颈部,平时要参加体育锻炼。 
1.1 骨痹汤
【来源】关幼波,《名医名方录》第一辑
【组成】葛根、白芍各30克,威灵仙15克,木瓜、姜黄、甘草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早、晚各服1次)。
【功用】祛风除湿,缓急止痛。
【主治】颈椎病。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颇佳。
【附记】下面几首名医秘方,屡用有效。供临床选用。
(1)辽宁名医王乐善之经验方(加味葛根汤) 葛根20克,桂枝、白芍、大枣、当归、川芎、申姜、狗脊、杜仲、牛膝、鹿角胶(捣碎烊化冲服)各15克,麻黄、生姜、甘草各5克。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早、晚各服1次)。验证有效(《名医名方录》第三辑)。
(2)湖南名医易希元之经验方(逐痹汤) 当归、白芍、鸡血藤各15克,川芎、威灵仙、白芷、独活、秦艽、延胡索、五加皮、豨莶草、甘草各10克,细辛5克。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屡用有效(《名医名方录》第四辑)。
1.2 搜风通络汤
【来源】蒋森,《中医杂志》(1)1985年
【组成】葛根20~30克,全蝎10~12克,蜈蚣2条,乌蛇、赤芍、川芎、自然铜、穿山甲、木瓜各13~15克,鹿衔草20克,黑木耳10~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搜风通络,活血祛风。
【方解】颈椎病,属中医痹证(骨痹)范畴。叶天士云:“治痹用搜风剔邪通络之品,如蜣螂、全蝎、地龙、山甲、蜂房之类。”故方用全蝎、蜈蚣、乌蛇配鹿衔草、穿山甲、木瓜以搜风,祛湿,通络;“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佐以川芎、赤芍、自然铜以活血祛风。所以用葛根者,取其引经、舒筋之效。综观全方,本方可能有促进椎间孔周围关节囊滑膜充血,神经根炎性水肿消退,改善脊髓、神经根及颈椎血液循环及营养状态,缓解肌肉痉挛等作用。
【主治】颈椎病。
【加减】气候变化时症状加重者,加豨莶草、汉防己;椎动脉型或合并冠心病者,加丹参、红参;合并高血压者,加玄参、钩藤;气虚者,加黄芪;肾虚者,加淫羊藿、补骨脂。
【疗效】治疗89例,结果临床治愈(自觉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者)26例,显效(主要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恢复原工作,或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而随访不足1年或于1年内复发者)44例,有效(症状、体征部分减轻,能从事轻便工作)1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94%。本方对神经根炎型(共77例)临床治愈19例,显效43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椎动脉型(共8例)临床治愈7例,显效1例,效果较好。凡属有效病例,一般服药5~10剂症状即可明显减轻。经临床观察,当服汤剂至症状基本消失后,改服丸剂或胶囊(将药物装入胶囊中吞服)1月左右,对提高和巩固疗效有一定作用。
1.3 白芍葛根汤
【来源】杨六中,《江苏中医》(10)1990年
【组成】白芍45克,葛根20克,炙麻黄3克,桂枝9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用。5剂为1疗程,可连服5~8疗程。
【功用】养血柔肝,润筋解肌,祛风止痛。
【方解】痹证型颈椎病,中老年之人,肝肾不足,精血亏少,肝不养筋,筋虚邪侵,客于颈部而致颈部疼痛等症。正如柯韵伯云:“头项强痛,下连于背,牵引不宁,是筋伤于风也。”故方用葛根解肌止痉,濡润筋脉,主治颈背强;麻黄、桂枝解肌和营、祛邪外出,且方中重用白芍,故为主药,既可养血柔肝,使筋有所生,肝有所养,又可通脉络、缓挛急,止疼痛。现代药理报道:白芍配甘草,能解除中枢性及末梢性肌肉痉挛,以及因痉挛引起的疼痛。且白芍味酸,麻桂辛温,一散一收,散而不伤阴,收而不留邪。本方有养血柔肝、润筋养阴之功而达祛邪治病之效,使本病得以治愈。
【主治】痹证型颈椎病。
【加减】肢体麻木较甚,加全蝎、桑枝;病久,上肢活动受限,加桃仁、红花;颈背疼痛较剧,加羌活、制乳香、制没药;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加天麻、川芎、干地龙。
【疗效】治疗42例,显效(症状、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能恢复正常工作)26例,有效(症状减轻、体征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
1.4 养血通经汤
【来源】何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熟地15~25克,丹参、桑枝、生麦芽、当归尾各10克,鹿衔草10~15克,骨碎补15克,肉苁蓉6~10克,生蒲黄20~25克,鸡血藤15~20克,蛇蜕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肝益肾,养血通经,祛风止痛。
【方解】本病之成,肝肾不足是本虚,挛急痹痛,风阳上亢是标实。治宜补肝益肾,养血通经;兼以祛风止痛。方中用熟地、苁蓉补益肝肾以培其本;丹参、当归养血活血;鸡血藤、生蒲黄配以桑枝、麦芽活血通经,鹿衔草、骨碎补壮筋健骨;蛇蜕祛风止痛。全方以补为主,以通为用,乃立方之大意。故用之颇效。
【主治】颈椎病。
【加减】痛重,加元胡、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高血压,去肉苁蓉;患肢胀痛,活动障碍,加伸筋草10~15克,田三七1.5~2克;颈部软组织及上肢酸胀痛,用川芎嗪、当归、丁公藤注射液各2毫升局部注射。
【疗效】治疗68例,结果有效66例,有效率为97%。无效2例(椎动脉型及脊髓型各1例)。
1.5 益气活血散风汤
【来源】糜伟康,《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黄芪、党参、丹参、白芍、生地、桃仁、红花、香附、地龙、葛根、穿山甲、土鳖虫、威灵仙各9~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活血,祛风通络。
【方解】方中以黄芪、党参补气;桃仁、红花、丹参、川芎活血化瘀;并用除瘀攻坚通脉之土鳖虫、穿山甲、地龙;以香附理血中之气而止痛;白芍、生地柔肝缓急;加用威灵仙祛风湿、利关节以通经络;颈项强硬者加葛根。全方益气活血,祛风通络,舒筋止痛,可能有促使椎间孔周围关节囊滑膜充血水肿消退的功能,对减轻或解除神经根、脊髓的压迫起了积极作用,从而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主治】颈椎病(神经根型)。
【加减】血瘀甚者,加制乳没;胃纳不振,加山楂、神曲;脉细无力,加黄精。
【疗效】治疗123例,结果优36例,良65例,尚可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7%。
颈椎病的偏方
[方一]全蝎10克,娱蚣2
条,鹿衔草、川芎、当归、自然铜、乌梢蛇各15克。将药加水煎者2次,取药汁混合,每日
饮服2次。本方出自《江西中医药》1990.21期,适用于颈椎病。
[方二]白芍30克,木瓜13
克,鸡血藤15克,葛根、甘草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本方出自《当代中国名医高
效验方1000首》,对颈椎病有效。
[方三]苍术、炒白芍、茯苓各20克,川芎15克,橘梗、干
姜、厚朴、甘草各10克。制成合剂,每次30毫升,日3次,2周为1疗程。本方出自《北京中
医学院学报》1986.9期,适用于颈椎病。
[方四]葛根25克,灵仙、鸡血藤各15克,白芍15-
30克,甘草6克,炙蜈蚣2条(研水冲服)或全蝎8克。本方每日1剂,水煎服,可随症加减。本
方出自《陕西中医》1987.8期,适用于颈椎病。
[方五]白芍30克,甘草15克,酸枣仁、牡蛎
各10克,威灵仙、元胡各12克。将药加水煎煮2次,取药汁混合,每日分2次饮服。本方出自
{中医骨伤科杂志》1987.3期,对颈椎病有效。
颈椎病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
【辨证】风寒血滞。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名】芍葛汤。
【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白芷12克,秦艽12克,当归12克,川芎9克,细辛
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吴福财方。
中医方剂(二)
【辨证】风阳上扰,湿热内蕴。
【治法】平肝熄风,清热祛湿。
【方名】疏风养血汤加减。
【组成】天麻10克,珍珠母30克,生白芍30克,生甘草15克,葛根12克,丹参20克,钩藤15
克,银花藤20克,桑枝10克,秦艽12克,僵蚕10克,片姜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张海水方。
中医方剂(三)
【辨证】寒湿兼血滞。
【治法】散寒祛湿,活血通络。
【方名】芍葛汤加味。
【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丹参15克,米仁15克,秦艽12克,白芷12克,当
归尾12克,桂枝9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出处】吴福财方。
中医方剂(四)
【辨证】经络阻滞,血脉不通,髓海失充,肝风内动,风火上扰。
【治法】平肝定眩,舒颈醒脑。
【方名】定眩汤。
【组成】天麻9克,半夏9克,全蝎9克,僵蚕9克,白芍24克,夜交藤24克,钩藤24克(另包
后下),茯苓15克,丹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15天为1疗程。
【出处】杨笃权方。
中医方剂(五)
【辨证】风邪阻络。
【治法】搜风通络。
【方名】搜风通络汤。
【组成】葛根20-30克,全蝎10-12克,蜈蚣2条,乌蛇13-15克,赤芍13-15克,川芎13-15克,自
然铜13-15克,穿山龙13-15克,木瓜13-15克,鹿含草30克,黑木耳10-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实用中医效验新方大全》。
中医方剂(六)
【辨证】气滞血瘀,痰湿阻络。
【治法】活血化瘀,地气通络,除湿涤痰。
【方名】除痹逐瘀汤。
【组成】当归15克,川芎12克,红花9克,刘寄奴15克,姜黄12克,路通30克,羌活9克,白
芷12克,灵仙12克,桑枝30克,胆星9克,白芥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同杰方<颈椎病>
颈椎病;
方一:葛根、威灵仙各30克,木瓜、透骨草、鸡血藤、狗脊、白芍、仙灵脾各15克,青风藤12克,全虫、桑枝各10克。水煎,每日一剂,二次分服。
方二:人参、半夏、川芎各10克,当归、威灵仙、五灵脂各14克,夏枯草、羌活、菊花各22克,乳香6克,蜈蚣2条。水煎,每日一剂,二次分服,20日为一疗程。
方三:半夏、天麻、全蝎、僵蚕各9克,白芍、夜交藤各24克,钩藤20克(后下)茯苓15克,丹参30克。水煎取500毫升,每日一剂,二次分服,15日、为一疗程。
方四:葛根、黄芪、川芎各30克,丹参、威灵仙、白芷各1.5克,乌蛇10克,洋芋适量。除洋芋外,诸药共研细末,混合每次取20克与适量洋芋(连皮)捣成泥状,外敷于颈部,用纱布包扎,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
方五:白花蛇(焙黄)10克,乳香、没药、肉桂、草乌、川乌、白芥子、川椒各5克,察香1.5克。加冰片少许,共研细末,装瓶密封,用时取药粉少许撒在3x4厘米的胶布上,贴于颈部压痛最明显处,每周换药2次,4周为一疗程。
方六:伸筋草、透骨草、荆芥、防风、防己、附子、千年健、威灵仙、桂枝、路路通、秦艽、独活、羌活、麻黄、红花各30克。共研细末,装入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布袋中,每袋150克。将药袋加水煎煮20——30分钟,稍凉后将药袋置于患处热敷,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二个月为一疗程。
方七:伸筋草、五加皮、乳香、没药各12克,秦艽、当归、红花、土鳖虫、路路通、桑叶、桂枝、骨碎补、川乌、草乌各10克。加水煎煮20分钟,过滤取药液温浴患处,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
方八:乌梢蛇、自然铜、当归、川芎、鹿衔草各15克,全蝎10克,蜈蚣2条。加水煎2次,将药液混合,每日一剂,二次分服。
方九:仙灵脾、威灵仙各50克,米醋1500毫升。共煎沸10分钟,离火,取较大生姜1块,切开,用切面蘸药液自上而下擦颈椎及两旁3厘米少许,颈部要保持药液湿润,擦至皮肤发红为度,疼痛部位也擦,每日一次。
方十:三七10克,川芎、血竭、乳香、没药、姜黄、杜仲、天麻、白芷各15克,川椒5克。共研细末,放于150毫升白酒中,微火煮成糊状,或用米醋调成糊状,摊于纱布上,再取磨香2克(研末)撒在上面,敷于患处。干后可取下重新调成糊状再用。每剂可连用3——5次,15次为一疗程。
方十一:吴茱萸150克,黄酒适量。将吴茱萸研细末,过筛,用时取适量药末,加黄酒拌匀,入锅内炒热,搅成糊状,乘热摊于数块干净布上,分别贴于大椎、大抒、肩井、太溪穴,冷后更换。贴后可能出现水泡,为正常现象,无需处理。
方十二:高粱根7只,鸡蛋2个。高粱根洗净,水煎去渣,取汁煮鸡蛋,熟后加少许糖食之,久服有效
葛根芍甘木瓜汤可治疗颈椎病
     葛根芍甘木瓜汤构成:葛根30~50g,白芍30g,甘草15g,木瓜18g,骨碎补15g,元胡18g,全蝎10g,威灵仙(醋炒)24g。临床辨证加减:颈项坚硬、肩臂痛苦悲伤、上肢麻痹者,参加羌活15g,威灵仙(醋炒)30g,姜黄10g,桑枝30g;头痛者参加川芎30g,蔓荆子18g;眩晕、转项时加重者重用葛根50g,并参加黄芪30g,当归10g,升麻6g。腰膝酸软,四肢麻痹无力或坚硬呆笨者参加杜仲15g,狗脊30g,鹿角胶(烊化)10g,怀牛膝15g,熟地30g。葛根芍甘木瓜汤以葛根为主药,解肌公布,升阳透疹,是治疗项背强痛的要药。白芍养血柔肝,甘草缓急和中,食品营养与食疗论文二者互助木瓜平肝舒筋,可缓解颈肌痉挛性痛苦悲伤。骨碎补补肾活血、强筋壮骨。元胡活血行气止痛,全蝎祛风镇痉。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醋炒还具有软化骨刺效用。该方构成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止痛、祛风逐痹的效用。方中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易生中满,久服会呈现脘痞纳呆、眩晕恶心,佐以惨白术、砂仁,健脾化湿,理气和中。
     颈项强痛案
     侯某某,女性,53岁,西席。2006年8月就诊。患者颈项坚硬,肩背痛苦悲伤,右上肢麻痹约半年摆布。就诊时查抄病人颈椎5~7节压痛显然、右霍夫曼征(+)。发射拍片:颈椎沟状突增生,颈椎5~7椎间隙变窄。拟以葛根芍甘木瓜汤加减:葛根30g,白芍30g,甘草15g,木瓜18g,骨碎补15g,元胡18g,全蝎10g,威灵仙24g(醋炒)、羌活15g,姜黄10g,桑枝30g。五剂水煎服,服过五剂之后自发颈项坚硬显然缓解,右上肢麻痹也有所减少。效不更方,再投用五剂之后余症根本清除。将该方参加惨白术15g,砂仁6g稳固月余,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 本案患者颈项强痛拘急,伴有肩臂酸痛,右上肢麻痹,是属颈椎病神经根型。投用葛根芍甘木瓜汤解肌公布,柔肝缓急,舒筋活血,祛风逐痹。项背乃为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将该方中参加羌活入太阳膀胱经,专治太阳经风湿相博,经络痹阻所致项强,转侧倒霉。《汤液本草》曰“羌活治风寒湿痹,酸痛不仁,诸风掉眩,颈项难伸。”若与姜黄、桑枝同用更能相得益彰。最实用于风湿引起的项强肩臂痛,上肢麻痹等症。
     眩晕卒倒案
     郑某,女,48岁,构造干部,2006年12月就诊。患颈椎病多年,经采取多种疗法见效甚微。患者在就诊之前因回头时忽然自发天旋地转,晕仆于地,并将前额及鼻梁骨摔伤。就诊时患者仍觉颈项坚硬发紧,肩酸背痛,头晕眼花,面色萎黄,神疲倦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发射线拍片:颈椎心理弧度变直,颈椎5~7间隙变窄。遂投以葛根芍甘木瓜汤加减:葛根50g,白芍30g,甘草15g,木瓜15g,骨碎补15g,元胡15g,全蝎6g,威灵仙(醋炒)24g,炙黄芪30g,当归10g,升麻6g。服用五剂之后颈项坚硬显然缓解,肩臂痛苦悲伤减少,头眩症状清除。
葛根四虫散治疗颈椎病有奇效
组成):葛根 全蝎 僵蚕 地龙 炙鳖甲各60克 蜈蚣30条 丹参 白芍 牛膝各30克 姜黄15克 羌活 独 活 桔梗 桂枝各10克.
(功效):活血化瘀,养血通络,大补肝肾,养阴壮骨.
(适应症):颈部不舒,颈肩臂放射痛,上肢麻木,无力,颈肩部软组织痉挛痛,头部胀痛,耳鸣,恶心,呕吐,手麻,眼晴干涩,或有一过性猝倒.
(用法):上药研细末过筛为散剂,分成45包备用.服用时每日1包,1日3次,15天为1疗程,休息3天,可服第2疗程.
(加减):眩晕耳鸣严重者,用天麻、钩藤煎水送服;上肢麻木无力者,用黄芪、当归煎水送服;恶心呕吐明显者用行茹、半夏煎水送服.
(疗效):本组病例服药最少12天,最长45天,大部分35天左右,共治愈48例,显效25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1%.其中神经根型治愈25例,显效11例,好转6例;椎动脉型治愈9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2例;脊髓型治愈5例,显效2例,好转2例,无效1例.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颈椎病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其他型,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臂手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后极易复发等特点。
  [组成] 葛根15g,当归15g,狗脊20g,桂枝10g,炒白术12g,白芍15g,黄芪30g,茯苓20g,全蝎粉3g(装胶囊,用药汁分三次吞服)。上药水煎三次,将三次药汁混合,分三次温服,日一剂。七剂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二天。
  [功能] 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
  [主治] 颈椎病(脊髓型除外)。
  [方解]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导致颈椎病病因病机主要是寒、痰、瘀、虚四者杂合而致病。以虚为本,寒、痰为标,瘀血贯穿病之始终。本方组成有《伤寒论》的桂枝加葛根汤去姜、枣以解肌舒筋;苓桂术甘汤以健脾化湿、温化痰饮;《金匮要略》的芍药甘草汤以舒筋解痉、缓急止痛;《内外伤病感论》的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助活血通络;本方还以狗脊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全蝎活血化瘀、搜剔经络。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之功效。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明,颈舒汤中黄芪、当归、全蝎、狗脊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桂枝、茯苓、白术可降血脂,增加动脉弹性;葛根、白芍、甘草可缓解血管肌肉痉挛,改善微循环。在活血化瘀药中加入祛风寒、除湿、化痰药对炎症反应所表现的毛细血管渗透性亢进、组织液渗出、局部肿胀均有显著的疗效。
  [临床应用] 神经根型加桑枝15g,羌活10g,防风10g,细辛3g;椎动脉型加丹参15g,川芎10g;交感神经型加枸杞15g,仙灵脾10g,山药20g。

这是一组颈椎病处方,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效果很好,组合精妙,并且用起来非常简便...如能辩证选用,当效如桴鼓!
颈椎病1号方:适用于气滞血瘀型
        功效:理气活血  祛瘀通络
药物组成:归尾8   川芎8  赤芍10  丹参15  乳没6  土鳖4   葛根20  姜黄10  甘草3    
颈椎病2号方:适用于痰湿阻络型
        功效:健脾祛湿  化痰通络
药物组成:陈皮10  半夏8  茯苓12  苍术10  甘草3  僵蚕8 白附子6  白芷6  葛根20  泽泻15  丹参15
颈椎病3号方:适用于气血亏虚型
        功效:益气养血  舒经通络
药物组成:黄芪18  党参10  白术10  当归6   川芎6  甘草5 白芍15  丹参15   鸡血藤15   升柴各5  葛根20
颈椎病4号方:适用于肝肾不足型
        功效:滋补肝肾  强筋壮骨
药物组成:熟地10  枣肉(山萸肉也叫枣皮)10  女贞10  枸杞10  仙灵脾10 丹皮10  白芍15  旱莲草10  葛根20  甘草5
颈椎病5号方:适用于风寒湿型
        功效:祛风散寒  除湿止痛
药物组成:制川乌8  制草乌8  羌活10  桂枝6  细辛3  威 灵仙10  防风10  葛根20  甘草3
颈椎病基本方:
这是我在抄方时老师告诉的(基本是被我“缠”出来的,呵呵)
葛根30~50 郁金10~15 姜黄15 川芎10~15
当归15 熟地30 补骨脂15~30 菟丝子15
桑枝15~30 桃仁10~15 红花6~10
以上药物在颈椎病的辩证治疗中随证加减使用,屡试不爽
颈椎盘突出
处方1:陈醋300毫升,加热。用口罩蘸热醋外敷患处30至40分钟。每日1-2次.10天1疗程。对颈椎盘突出一般2个疗程即效。
处方2:颈椎病药枕
当归、川芎、辛夷花、羌活、藁本、制川乌、乳香、没药、红花、赤芍、石菖蒲、灯心草、桂枝、细辛、白芷、丹参、防风、威灵仙、合欢花、吴茱萸、冰片各30克。共研末作药枕。每日连用6小时以上。如此使用3-6个月。对颈椎病、高血压、风湿、动脉硬化、腰椎病等都很有益。
处方3:外用药枕四款
风寒湿痹型:威灵仙、羌活、独活、制川草乌、葛根、防风、细辛、桂枝、冰片各适量作枕头用。
气滞血瘀型:乳香、没药、,川芎、红花、急性子、玫瑰花、血竭、麝香、元胡、冰片各适量作枕。
痰湿阻络型:夏枯草、野菊花、丁香、乳香、蚕沙、葛根、苍术、陈皮、决明子、冰片各适量作枕。
肝肾不足型:野菊花、白芍花、仙茅、仙灵脾、薄荷、决明子、乌药、杜仲、肉桂、补骨脂、磁石粉各适量作枕。
处方4:颈椎药枕
葛根、白芍各120克,川芎、黄芪各50克,当归40克,草乌、细辛各20克,失眠多梦加莲心;肝阳上亢加钩藤、蔓荆子、白蒺藜,焙干共研细末作枕。主治颈椎病。
处方5:丹参、葛根各18克,桂枝6克,赤芍、当归、羌活各12克,黄芪、大枣各18克,白芷、地龙各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可通络化瘀,调补气血。主治颈椎综合症
颈椎病食疗方

【川芎白芷炖鱼头】  
  配方: 川芎15克,白芷15克,鳙鱼头1个,生姜、葱、盐、料酒各适量。
制法: 将川芎、白芷分别切片,与洗净的鳙鱼土起放入锅内,加姜、葱、盐、料酒、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炖熟。
功效: 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用法: 佐餐食用,每日1次。

【炒蛇片】  
  配方: 乌蛇1条。
制法: 将乌蛇去皮、内脏,洗净,切成薄片。烧热锅,放入油,烧至油七成热时,将蛇片倒入锅内翻炒,至蛇片八成熟时,加盐、黄酒、葱段、姜片,继续翻炒至熟透。
功效: 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用法: 佐餐食用。

【葛根煲猪脊骨】  
  配方: 葛根30克,猪脊骨500克。
制法: 葛根去皮切片,猪脊骨切段,共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煲汤。
功效: 益气养阴,舒筋活络。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用法: 饮汤食肉,常用有效。

【桑枝煲鸡】  
  配方: 老桑枝60克,母鸡1只(约1000克),食盐少许。
制法: 将鸡洗净,切块,与老桑枝同放锅内,加适量水煲汤,调味。
功效: 补肾精,通经络。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用法: 饮汤食鸡肉。

【天麻炖鱼头】  
  配方: 天麻10克,鲜鳙鱼头1个,生姜3片。
制法: 将天麻、鳙鱼头、生姜放炖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即可。
功效: 补益肝肾,祛风通络。适用于颈动脉型颈椎病。
用法: 佐餐食用,隔日1次,可常食。

颈椎病治疗秘方6则
颈.推病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退行性常见多发性骨疾患,多见于中年以上的人。轻者头、颈、臂、手、上
胸、背疼痛麻木;重者可出现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颈部是头与躯体联结的部位,头部的血液供给大
脑及躯体的神经系统,以及饮食、呼吸等生命活动,都需要经过颈部相互沟通。不仅如此,颈部还是头部
活动的枢纽。由于颈部椎骨的协同作用,头部才能向前、后、左、右转动,并可以进行仰头、俯视等活
动。正因为如此,颈部很容易受伤,例如:扭伤、落枕。
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颈椎病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1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椎病
【方 剂】 桂枝、白芍各18克,甘草12克,葛根25-40克,生姜6克,大枣6枚。
【加 减】 局部凉甚加附子;颈项沉困加羌活、独活;手臂麻木加当归、川芎、川牛膝;病程较长加天麻、
全蝎、地龙;肾虚者加鹿角霜、山茱萸、威灵仙。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1剂,20天为1疗程。
【功 效】 颈椎病良药。
【验 证】 孙,女,53岁,1982年10月5日诊。平素膝理不固,两年前患颈部疼痛,经推拿则缓解,常感
遇阴雨寒凉症加重,渐至颈项强硬,转动不灵。经用多种中药症时轻时重。颈椎片示骨质疏松,生理曲度
强直,颈5 、6 、7 椎后缘骨质增生明显。诊时自觉颈部有掌心大小一片发凉麻木;感觉丧失,转动有响
声,头后仰则右胸、肩臂到手指沉困麻木,舌淡、苔白润,脉沉缓。此乃脾肾阳虚,寒阻经络。处方:粉
葛根25克,山茱萸20克,白芍12克,桂枝、独活、天麻各10克,炙甘草、附子、羌活、川芎、川牛膝各9
克,生姜6克,大枣6枚。连服5剂,每剂服后均有微汗出。服后颈部轻松,局部发凉好转,以其体虚,上
方去羌活、川芎,加鹿角霜、仙灵脾。服药1个疗程,颈项转动灵活,体质有所好转。再用上方加减调治
60余剂,诸症若失而愈。颈椎X 线片示生理曲度、骨质增生均好转,随访至今未复发。
2 .全蝎、蜈蚣等治颈椎病
【方 剂】 全蝎9克,蜈蚣2条,鹿含草30克,乌蛇、当归、川芎、自然铜各15克。
【加 减】 若上肢麻木疼痛较重者,加桑枝;若颈部强直疼痛重者,加葛根;若眩晕、昏仆者,加地龙、钩
藤、泽泻;若气候剧变时症状加重者,加汉防己,秦艽。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分2次口服,每日l剂。
【验 证】 用上药治疗颈椎综合症患者19例,其中症状完全消失或其本消失11 例,主要症状显著改善5
例,服药15剂以上症状无明显改善者3例。服药最少者巧剂,最多者60剂,平均36剂。
3 .全当归、细辛等治颈椎病
【方 剂】 全当归、三七、红花各等量。
【制用法】 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过120目筛后,装瓶备用。用时,每次服3克,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本
方也可作成胶囊吞服,每粒重0.5克,每服4-5粒。每日3次。10天为1 个疗程。
【验 证】 用本方治疗各型颈椎病患者95例,其中,治愈者86例;显效者5例;无效者4例。治愈的86例
中,1个疗程治愈者32例,2个疗程治愈者44例,3个疗程治愈者10例。
4 .葛根、丹参等治颈椎病
【方剂】 葛根、丹参、白芍、威灵仙、防风各50克,川芎、乳香、没药、川椒、五加皮、桂枝、桑枝、荆芥、生甘草各2O克,细辛3克,全蝎、蜈蚣各10克。【制用法】 将上药研为极细末,装人瓶内备用,每次服3克,黄酒或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
【验证】 用本方治疗颈椎病患者72例,其中,治愈者6 例;显效者4例;有效者3例。
5 .葛根、白芍等治颈椎病
【方剂】 葛根、白芍、当归各30 克,丹参、木瓜、生地、全蝎、川芎、桂枝、酸枣仁、乳香、没药各10克,细辛3克,生甘草12克。
【制用法】 每日l剂,水煎分3次口服。
【验证】 用本方治疗颈椎病患者113例,其中治愈者102例,显效者6例,无效者5例。治愈的102例中,5-10剂治愈者42例,11-15剂治愈者22例。
6 .乌梢蛇、甘草等治颈椎病
【方剂】 乌梢蛇、甘草各15克,蜈蚣2条,穿山甲12克,全蝎8克,川芎、自然铜、木瓜各10克,细辛3克,葛根4O克,白芍50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3次饭后服,每日1剂。5 剂为l个疗程,直至痊愈。
【验症】 用本方治疗颈椎病患者25例,经用药2 -4个疗程后,其中,治愈者23例,显效者2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