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美印象

 sanmin 2013-01-16

坚美印象


 作者: 本报记者 侯雪莲  发布时间: 2004年7月14日  


  龙安(化名),坚美铝型材厂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办公室主任,到坚美之前曾经担任过政府官员、国企总经理、外贸公司中国区总裁等要职,可是你相信吗?他只和曹总见了一次面后就决定放弃从前的一切来投奔坚美;大半年以后,当他完成了在基层工作试用期迅速提升为总经理助理之后,这位在从前的日子里从来都只有听从组织的安排并不断地游走于理想与现实的困惑的人,有生以来第一次找到了归宿感,第一次主动选择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留下来与坚美一同发展。他说,这个选择我想今生今世都不会改变了。
  林闰区,出口部主管,他向记者娓娓道来了他的故事,"当时坚美也是刚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自己没有工作经验,开始出口量比较小,如果不是公司给我很多机会和有利条件,我不可能成为拥有8名业务员、出口量每年几千吨的出口部主管。我尽管没有像老员工那样经历过坚美初始艰难的阶段,但我深深感受到坚美依托质量、信誉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一次又一次实现腾飞的激励。"
  赖国安,坚美新挤压车间副主任,1993年3月坚美还没有投产的时候就来到的坚美最"老"的员工,曾经有同行业其他企业高薪挖角也没能挖动他。他满怀深情地告诉记者:"坚美就是我的家。"1997年金融风暴的时候厂子受影响,开不齐工,人心不稳,老赖心急如焚,自发组织车间工人开会,鼓励和发动大家与工厂共渡难关。老赖说,只有企业这个大"家"兴了,我们各自的小家才会旺。
  如果只是一两个人告诉记者这些,也许我会认为那是一种巧合,甚或是一种经过精心安排的表演。但是我采访了6个人,从副总经理这样的高管到车间副主任,每一个人都用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给记者表达同样的内容:信任、信心、家的感觉。他们每个人眼里的光、脸上自信的微笑,我想如果不是因为发自肺腑,再好的演员恐怕也难有这样的演技。我不能不感叹坚美企业文化的深入人心:让人人都有家的感觉,并自觉地把企业的发展和自身的进步联系在一起,与企业同生死共命运,团结友善,积极向上。
  事业、待遇、感情:一个都不能少
  像南海同行业多数老板一样,曹总出生于农民,后来当了五年兵,而正是这短短的军旅生涯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曹总后来的人生。老曹回忆说,部队务实的作风、组织的严密、强调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以及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执行力,对办好企业来说都是绝好的借鉴。也许是来自部队的历练,也许同时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精明和与人为善,老曹的眼光总是独到而超前的。曹总说,虽然从目前的产权上来说,坚美是属于我们两兄弟的,但是其实它已经是大家的坚美,坚美1000多名员工靠它挣钱养家,我只是坚美的管理者而已,因为说穿了我干到这个份上即使现在撒手不干,今生也吃穿不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一直强调工作不是为我而干,而是为自己干,只有每个人都干好了,坚美才能保持高速发展,每个人才能得到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正是基于这样的管理思路,坚美尊重在这儿工作的每一个人,给他们以信心干好本职工作,为他们的进步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让大家公平竞争。坚美倡导勤奋上进的作风,强调协作精神。在坚美采访,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坚美发展太快了,如果我不进取,我担心自己会跟不上,会被淘汰掉。"
  戴悦星,坚美检测中心主管,1998年到坚美之前也曾在国企和外企工作过。学技术出身的他一到坚美即被派往各地参加全面质量管理的学习,迄今已代表坚美参加过六个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三年前当他还仅27岁时就已经拥有有色金属国家标准的制定资格,差不多算是拥有这个资格的年纪最轻的人。戴悦星说,每次我去参加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时,其他厂出席的都是总经理、总工程师一类的重量级人物,只有我是小字辈和资历最浅的人;坚美给我们的这些学习机会让我们能够迅速提升自己。这种对人才的尊重和信任是坚美快速发展的动力之一。
  吴艺坚,坚美新挤压车间副主任,1999年大学毕业后到坚美工作不到一年即被委以重任:负责一套刚刚从国外引进的价值200多万元的设备的开发和管理工作。吴艺坚说,那时我还不到24岁,我没有想到坚美能够给我这么大的空间去发展。信任感把吴艺坚全部的能力和潜能都调动了起来。经过半年的潜心研究,吴艺坚圆满完成了任务并马上得到了提升。当记者有意刁难他,问他"假设有一个和坚美比肩的企业来挖你,你怎么想"时,吴艺坚思考了两秒钟,然后回答:"要说我完全不动心,那是假的,因为人毕竟是自私的动物;但是经过思考,我想我不会去的。原因有三:第一,坚美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企业文化都很好,很吸引人,我在这里很适宜;第二,在铝型材这个行业,我认为,坚美是最好的,我不相信还有哪个企业会比坚美的前景更美好;第三,坚美给了我足够多的发展空间,足够多的信任以及干好我的工作的足够多的信心,我想这是其他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做到的,也就是说,就个人的发展而言,我相信这里的空间是最大的。"
  其实吴艺坚的回答已经道出了曹总留住人才的三大法宝:同层次同工种的工作,坚美的按劳分配相对合理,这样对外就有了一个竞争力;上了一定层次的员工,坚美就想方设法为员工提升自己提供各种机会,帮助员工实现其个人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对一些更高层次的员工而言,归宿感则比其他一切都来得重要。我笑着说曹老板:您真是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一个都不能少。
  把积极传导给别人
  坚美的这些价值观不仅仅只是对"内",对"外",也就是坚美的客户,坚美也秉承着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的原则,急用户之所急,解用户之所难。有一次坚美为深圳一客户造了一批铝合金型材,这批产品通过严格检验完全达到国家标准的高精度级别,后来由于客户土建方案发生改变,对这批型材的精度提出了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按理,这批货可以不退,客户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坚美把企业的信誉和品牌看得比利润更重,更有价值。于是坚美不惜损失5万多元,让原来的合格产品全部回炉,以用户满意为标准,重新为客户生产。事后客户感动地说:"你们不仅是真真正正地出好产品,而且还想方设法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不久,该客户悄悄地将其他厂的订单全部转移到了坚美,成为坚美的一个稳定的大客户。
  曹总解释说,就比方说一个工程快完工的时候,偏偏就只差了两根型材,一般厂家都不愿去接这个活儿,因为它太小了,赚不了什么钱,而这时却是客户最着急的时候。我们如果设身处地为他着想一下解了他这个急,于我们没什么损失,反过来还会增加我们坚美企业品牌的美誉度,展示给社会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我何乐而不为?
  曹总深有感慨地说:坚美争创名牌,同时也意味着把自己推上市场最高评判台。时刻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用户的评判,只有经得起考验才能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做精,才无愧于各界对我们"坚美"品牌"坚质而完美"的赞誉。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在坚美采访,偶然之间得知,雅洁---那个著名的锁具品牌居然也是曹氏兄弟的资产。在曹总的怂恿下,我驱车来到雅洁生产基地,在那个如花园般美丽的厂区信步、欣赏着那些精妙绝伦的五金饰品时,我明白了曹总为什么说"我每次去雅洁都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眼光"。它确实很美,从厂区建设到产品,几乎都无可挑剔;但是它给我的是一种震撼,一种曹氏兄弟锲而不舍不断进取孜孜不倦的精神的震撼。我不明白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曹氏兄弟打下了这两片江山,然后还居然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地一往无前;但是此时此刻,我深刻体会到了曹总给我说的那句"坚美未来发展的最大的挑战来自自己"的含义。当生计已不再是奋斗的目标时,小富即安便成了走向下一个辉煌的障碍。而我听到的却是,林闰区、罗正军等这些可爱的员工一一告诉我:"老板常常告诉我们:小进即退---注意啊,是'小'进,不是'不'进。"
  我没有理由不看好坚美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