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2年的“雾都伦敦”

 闲之寻味 2013-01-16
  珍贵的历史老照片:1952年的“雾都伦敦”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图地址:
http://www./2008/11/a-proper-pea-souper-the-terrible-london-smog-of-1952/

    原文题目:A Proper Pea-Souper – The Terrible London Smog of 1952

    与原文地址:  
http://www./12-05-2012/112/Pea-souper-that-killed-So-black-you-couldnt-see-the-screen-in-cinemas-So-suffocatingly.php

    原文题目:The pea souper that killed 12,000: How the Great Smog choked London 60 years ago this week

    1952年的雾都伦敦老照片

    人们在烟雾中等待公共汽车

    司机无法看到街道和停车位置

    

    下图---现在的英国冬天的空气指数(基本上全年保持在这个水平,或者比这个指数还要低些)

    空气最好的季节在春天和夏天,那个时候应该在1以下,海边的小镇空气中几乎没有污染悬浮颗粒。

    

    

    现代的英国是一个风景优美环境优秀,在英国的土地上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空气污染的充满田园风光的岛国。同样是这么一个国家,在60年前,他们的伦敦还被世界称之为“雾都”。这个雾都的别称,可不是现在伦敦每年都有的大雾,而是烟雾之都。

    20世纪50至至70年代,伦敦和大部分英国人都使用煤作为家居燃料,煤炭焚烧之后产生大量烟雾。这些烟雾在伦敦的秋冬来临的时候,无法消散,造成了伦敦世界闻名的烟雾景象,英语称为London Fog(伦敦雾)。其实,这是个美丽的误会,更为准确的英语表达应该是作“浓烟”(The Great Smoke),伦敦并由此得名“雾都”。当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畅销世界的时候,伦敦雾都的“美名”,被世界所耻笑。单单是1952年12月5日至9日期,一个星期的时间,伦敦烟雾事件令4000人死亡。当然,死亡大多都是平民百姓,那些贵族们,每到这个季节都躲到乡下去避开伦敦浓雾。据记载,让英国政府痛定思痛,在1956年大力推行了《空气清净法案》的导火索,是两个酒醉的贵族,在酒醉之后,在泰晤士河边散步,直接走到泰晤士河里淹死了。之后,法案实施, 伦敦地区禁止使用产生浓烟的燃料,产生污染的工厂或者停工或者搬迁出市区。

    转眼60年过去了。今天的伦敦。每到春秋季节仍然会大雾弥漫,这时候的“雾都”才真的变成了“雾都”。

    当时的伦敦人这样描述1952的伦敦:

    雾都里一点儿也不浪漫,浓雾中带着杀气。

    20世纪,和平时期的英国最严重的灾难。

    动物与人在这里窒息而死。

    一位退伍军人说:在战壕里没有被敌人的毒气熏死,伦敦的烟雾,让他的肺部患上了呼系统疾病。他产生极大的困惑、哮喘、挣扎地活着。

    一位司机说,烟雾像油烟一样黏黏腻腻地贴在挡风玻璃像刷过油漆一样,不能抹去。人们用火炬帮着他指路,他开车需要探出车窗,才能够看清楚道路。

    一位码头工人说,人们行走的时候,看不清楚自己的脚。常常有人掉到泰晤士河里。

    一位船工说,烟雾中感觉像行驶在一个黑暗的大海上一样。

    1952年的雾都伦敦 老照片

    迷雾中人们被迫地带着口罩

    街上行人表情压抑而又无奈

    

    一对儿情侣在街上漫步,这绝对不是雾中的浪漫

    

    生活还要继续,街市中购物人群

    

    伦敦著名地标 ---伦敦塔桥

    远处可见到烟囱还在冒着浓烟

    

    白天公共汽车在路上行驶,必须要开着车灯

    但是,还是因为看不清道路

    车祸连连 每天都有很多人因为大烟雾造成的影响,各种原因而死去

    

    

    

    车前的这个人,当时是不是还能活着,谁知道呢

    

    

    

    人们相互碰撞着,走进地铁

    

    

    街上执勤的警察,要点上火把,让别人看到自己

    

    这是1952年的“雾都伦敦”真实老照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