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网易 —— 李梨的日志 罗寒蕾,女,1973年生于广西合浦县常乐镇。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重彩画研究会理事、广东省美协会员、广东省青年美协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广州市美协常务理事。
《片段系列·花一朵》 61X65cm 2012年 纸本
《片段之人体》55X60cm 纸本 2012年 夏夏
单眼皮 喜欣
![]() 单眼皮 江宏伟
单眼皮 许浩
单眼皮 小西
夏夏
冬红姐
江南
《等待》 176X208CM 纸本 2012年
《狐》84X64cm 纸本 2013年
罗寒蕾《家》 2012年纸本 165X110cm
罗寒蕾《小花》
《小花》局部
画家的女儿为新创作《小花》摆造型
《小猫》188X120cm 纸本2012年
我的小猫猫说:“妈妈,我这样趴着,你快拍啊!” ——画家自述
《片段之蒙古女孩》89X53cm 纸本
《片段之蒙古女孩》局部
《片段之佳人》
罗寒蕾《倾》 折叠是一种仪式,凝固时光,倾注痴恋。折叠不断,直至将思念的瓶子装满。 ——壬辰初夏寒蕾画于珠江北岸
《倾》局部
调整了脸部和手的关系,加重眼球。——画家自述
蓝精灵 2012年 纸本 168X97cm
局部
![]() 赵芳像
![]() 白小容像
![]() 蒋采苹先生肖像
![]()
![]() 出浴
![]() 静夜听风
![]() 静夜
![]() 暮归
![]() 织金十月
流萤
红辣椒
![]() 自画像
![]() 罗寒蕾线描临摹《八十七神仙卷》
![]()
![]()
![]()
(李梨根据网络资料编辑收藏) ![]()
【评论】 找寻内美 扎根沃土
——罗寒蕾工笔人物画读
作者:梁照堂 微雨初过,小站前,姑娘身挂背囊,走热的身子把外衣围在腰间,行程匆匆等着开往远方的车子……简洁,微妙,当代生活气息浓郁,这是女画家罗寒蕾获《广东省第二届中国画展》银奖的工笔国画所塑造的单纯、美丽、奋发、风尘仆仆的都市女青年形象。 近年,经常从美展、报刊上看到如《红辣椒》、《秋色》、《暮归》、《一片蓝天》等多幅令人回味隽永耐看的工笔人物作品。罗寒蕾的工笔人物画大多以表现当代生活女性为母题,又多以表现劳作生活中的女性之美。在她的作品中透出的是少一分躁动,多一片纯真;少一分繁复,多一份明亮;少一分激烈,多一点温情。在画家这种对艺术笃信,乃至虔诚的理想主义心灵中,对静穆逸安表述得如此专注,使人们在其工笔画作品中可品味到那片温情的迷茫,那份升华着的寂寞。 寒蕾对女性的审视是极其古典、美丽、清纯而圣洁的。这些当是她对她们生命本质的最高概括,她对女性的理解和挚爱生发于她的长期观照和认知,同时又显示出她的理想和信念,那是对劳动的尊重,对生命精神的终极关怀。那飘逸、如银浦流的长裙,那舒展的身影,那自然、优美的姿态,那清澈、幽深的秋水,“传神写照,全在阿睹中。”(《晋书?顾恺之传》),分明是一朵朵无尘的花,分明是一个个纯洁的梦。 她对笔下女性的表现并不仅仅站在一个纯自然的角度,而是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创作能动力。对于成长于艺术家庭的她,父亲是著名工笔人物画家罗远潜,自小耳濡目染,家住广州美术学院,母亲是美院的英语老师,十来岁就读美院附中,开始接受正规的美术专业教育,进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专精于中国画专业,嗣后考取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十数年的寒窗苦读,为其打下坚实的美学基础和扎实的笔砚工夫,同时她还十分注重文学、音乐、哲学等画外工夫的锤炼,使作品在严整、精致、大方的写实造型能力中,能溶人对艺术的忘我而生有我,从而创造着理想中的艺术境界。 读寒蕾画作,自然感受到她那敏锐的感觉,对生活、生命的外在观察和内在理解。艺术形式、工笔勾勒的传统与现代契合。而当我读到她的一些艺术论文,如《随类赋彩—中国画色彩的理论基础》时,更佩服她对艺术的内在理论,古代传统的美学的深刻理解,她把中国画色彩中六法之“随类赋彩”的“类”与“赋”作了深刻、精辟和发展性的阐释,阐明中国画色彩理沦能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高度性,给人们无比的启迪。 她的艺术之途相对是一帆风顺的,从美术中专到大学研究生,又成为大学——华南师大美术系的教师,从事艺术教学,一直尽在绿茵校园中度过、长年呼吸校园知识的空气,沐浴在学养书卷之中,使得寒蕾视绘事如来去自如,俯仰自得的活动,有颇深艺术修行的她朴素地说: “我画画只是出于喜欢……”,固“学画所以性情,且可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清?王昱《东庄论画》)。作为一名艺术家,在其作品中所寄寓的均离不开大社会群体的意念,再者其艺术的内在精神常常又与时代精神生活相适合,所以在寒蕾的不断人选、获奖的如《小雨初歇》,《红辣椒》、《秋色》、《暮归》等代表作中,观者不但能品味出其文秀、儒雅、工致的画风,更能看到通过作为抒发社会群体意念的媒介及艺术家自身个性情感外露与宣泄的载体,寄寓着一股其不可遏止的,或显或晦的自身愿望——画家深情于质朴乡土,情真于平凡劳动女性的情怀。 罗寒蕾工笔人物画中,多以清润,单纯的色调来营造意境。观其画境,便如同欣赏到一曲柔和、轻 曼的古典乐章,不以强烈的音色的跌宕引发通感,而是依据主体艺术需要“随感赋情”,随“类”赋“彩”,因情而异,因境而生,通过引发心灵的冲动,以艺术纯化的手段来表现空灵与宁静,以一种符合大自然的节律如音乐感来揭示在宏观静穆中孕育着的生命活力和昭示着画家的空明心境。 宋?陈郁在《藏一话腴》中曾云: “写形不难,写心惟难”。在捕捉人物情态方面,画家寒蕾尤为匠心。画中人物表情丰富,或嗔或喜,或忧或思,均因人而塑造。动态自然,或站或蹲,或半倚,或俯拾,都昭华琰琬,各呈其美。对于写心,对于现实生活独特的审美角度和审美点的确立,正基于她对质朴的人情,人性美的深度体验和情感意味的准确把握。通过对形象的深刻刻画,精到表现出特有的情绪和意味。她分明清楚,若过分专注形式或炫耀技巧,会损伤形象的独特美感的质朴与内在深刻。故而在力排语言技巧中的过火和冲击后,关注内美的充分表现,使能通过体现形象内在美的细致刻画来达到以形写神,以形写心的目的。她注视的是一种质朴储蓄的美,一种平凡、朴素自然、实在的美。 在当今频繁兴起的艺术潮流中,青年画家罗寒蕾没有那种随波逐流的浮躁,也没有闭门造车的自封,没有喧华炫耀的肤浅。相反,基于对自己艺术之路的准确把握,对自身艺术价值的清醒,使她能始终沉醉于朴实之美的找寻,始终把自己的艺术生命寄托于这片学养的沃土,作为一个青年画家,这实在是一种难得的艺术成熟,也是她修养的硕果。写至此,我得一词相赠之: 忆江南?读罗寒蕾工笔人物画 寒冬傲,
蕾果透春妍。 初歇雨晴车待发,① 辣椒满地织红毡。② 一片浴蓝天。③ 注:①②③罗寒蕾作品《小雨初歇》 《红辣椒》 《一片蓝天》 听说,当初其父给她起名,意祈望她成为寒冬中傲雪的花蕾一般。今天的寒蕾,在艺术的旅途上,取得一个个硕蕾果实。原她更在这不是很多人都愿意垦耕的实在有些寒寂的人物工笔画的领域里,步步进拓,更花蕾壮硕,更攀艺峰。
本博《美女画家罗寒蕾绘画作品欣赏》:http://ljg0212.blog.163.com/blog/static/121723719201171745747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