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状疱疹

 学中医书馆 2013-01-18
带状疱疹
9.1 清热消毒饮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石膏30克,紫花、黄花地丁各30克,连翘15克,金银花、忍冬藤、赤小豆各30克,丹皮10克,黄连6克,大青叶15克,黄柏、知母各10克
,乳香、没药、蝉蜕各5克,蚕砂、山栀子各10克,滑石12克,大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
【方解】本病系湿热素盛,侵入血分、蕴郁成毒而发于外也。方用生石膏大清阳明之热。阳明主肌肉,此症基地焮红,是热毒结于肌腠,故以清阳明
为主。紫花、黄花地丁、金银花及藤、连翘、大青叶清热解毒、为治疮疡丹毒之品;黄连消炎杀菌;赤小豆、丹皮祛湿热以凉血;乳香、没药活血止
痛;蚕砂、蝉蜕祛风湿而治皮肤湿疹;滑石、山栀子、知母、黄柏导湿热以下行。再以大黄通降清理肠胃,俾肠胃清净不致蕴郁成毒而发于肌腠。本
方以清热解毒为主,再辅以凉血活血、清利湿热之法,故用之效果非凡。
【主治】带状疱疹(缠腰火丹)。
【加减】如溃烂流水,加白鲜皮30克;痒者,加苍耳子6克,地肤子30克;红赤较甚者,加桃仁、茜草各10克;如脉不洪大,去石膏。
再辅以外治,方用石膏轻粉散(煅石膏、轻粉、海蛤粉各30克,青黛10克,上冰片2克,共研细末)适量,用凉水调涂患处,干后再涂,或用香油调涂
亦可。或将水泡用针穿破,用药粉干搽亦可。此药涂后有立刻觉清凉止痛之效。
【疗效】临床屡用,内外并治,治验甚多,疗效堪称满意。一般用药7天即愈。
 
9.2 马苋解毒汤
【来源】李林,《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马齿苋、大青叶、紫草、败酱草各15克,黄连20克,酸枣仁20克,煅牡蛎(或磁石)(先煎)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祛湿、安神止痛。
【方解】方中以马齿苋为主药,清热解毒,配大青叶清肝泻火解毒,以协马齿苋清热解毒之功;紫草凉血解毒;败酱草祛湿活血解毒;黄连清热燥湿
;酸枣仁安神;牡蛎软坚敛疮,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祛湿、安神止痛之功。并随证加减、调整马齿苋用量,故收效较好。
【主治】带状疱疹。
【加减】如皮肤焮红,有丘疹、丘疱疹簇集者,加丹皮、生地各15克;皮损深红、血泡或密集成片小疱者,马齿苋加至20克,加金银花、连翘、泽泻
各10克;疱溃破糜烂者,马齿苋加至25克,加龙胆草、木通各10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剧痛者,去酸枣仁,加延明索9克,罂粟壳10克;年
老患者可酌情加白术、党参和黄芪等。
【疗效】治疗100例,痊愈86例,其中4~7天治愈者53例,8~14天治愈者33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100%。
【附记】又皮肤病专家朱仁康的临床验方,与本方组成相似,但药简效捷、效果颇佳。方用大青叶(或板蓝根)、蒲公英各15克,马齿苋60克。水煎服
,每日1剂。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川楝子各9克。本方清热解毒作用颇强。治疗带状疮疹144例,治疗结果1~10天内皮损大部结痂或结痂完全脱落
、疼痛消失而治愈者125例(占86.8%),平均治愈天数为5.3天;10天以上治愈者19例。治愈率达100%。

西医谓之的带状疱疹,中醫称为蛇串疮、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丹、蜘蛛疮等名称,患者疼痛难忍,我用一味中药,进行外敷,可立即止痛,一次治
愈!这味中药就是蜂蜡,将蜂蜡溶化,浇敷在疮口上,疼痛即止,一次治愈。就这么简单,你说神奇不神奇?明代伟大的中醫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
本草纲目》曰:“蜂蜡:拔热毒、止疼痛、敛疮口”简单九个字,是不是正符合带状疱疹的病机吗?《使用注意事项:蜂蜡的溶化温度是70度,70度
可烫伤皮肤,蜂蜡溶化后稍微冷却一会儿,以不烫伤皮肤为度,不过温度太低影响疗效,并且所浇蜂蜡需3-4mm厚,要注意掌握。万一掌握的不好,
未能完全止痛,是因为你浇敷的蜂蜡温度太低,可用艾条灸一下》。
 
六十  带状疱疹 
 是一种因为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水痘带状病毒所发生在成年人身上的疾病。宜清热解毒。 
 处方1:贯众、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金银花、当归、蒲公英各10克。水煎服。 
 处方2:云南白药与白酒调糊外敷患处。每日1次。3-7天即愈。 
 处方3:六神丸与醋调糊外敷患处。每日3次。或者用大青叶汤调敷。 
 处方4:南通蛇药片,内服。每日3次。或药片研末70%酒精调涂患处,每日5-6次。 
 处方5:紫金锭10-20片,研面,开水调涂患处。每日2次。同时加服紫金锭,每次0.9克,每日2次。
 处方6:喉症丸150粒研粉加水或醋3毫升调匀外涂患处。每日4次。 
 处方7:牛黄解毒片3个,压碎加生理盐水100毫升,调糊外敷患处。每日3-4次。 
 处方8:冰硼散适量与凡士林调均外敷患处。每日1次。 
 处方9:七厘散。每次2克,每日3次。温开水或黄酒送服。疼痛加剧者加大剂量,可每次6克。 
 处方10:梅花点舌丹,内服,每次1粒;外用取1-2粒,研碎 加清茶少许涂患处。
 处方11:双黄连粉针剂60毫升,加生理盐水250毫升,静脉滴注。
 处方12:仙人掌去刺洗净与少量糯米粉拌合,捣烂后敷患处,纱布包扎。每日换药一次。 
 处方13:雄黄、冰片各5克,25%酒精100毫升,与上药粉混合成悬液,外涂患处。每日4-6次。 
 处方14:鲜番薯叶适量,与冰片少许捣烂外敷患处。 
 处方15:鲜丝瓜叶榨汁,涂患处,干后再擦。一般带状疱疹当日减轻,3-4天即愈。 
 处方16:青黛20克,菖蒲30克,滑石粉30克,共研末。患处渗液者,干粉外扑;无渗液者用麻油调擦。 
 处方17:伸筋草适量焙干研粉,麻油调涂患处。 
带状疱疹食疗方
 
 【当归佛手柑】  
  配方: 佛手柑鲜果30克,当归6克,米酒30克。
制法: 以上三物一同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
功效: 舒肝理气,养血活血。
用法: 每日1剂,可连用数日。
 
 【茉莉花糖水】  
  配方: 茉莉花5克,红糖适量。
制法: 茉莉花与红糖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煮至水沸,去渣。
功效: 理气活血,解郁止痛。
用法: 代茶频饮。
 
 【柴归陈皮蛋】  
  配方: 柴胡15克,当归9克,陈皮9克,鸡蛋1个。
制法: 以上四味加水适量,一同煮至蛋熟。
功效: 行气活血,健脾和胃。
用法: 吃蛋饮汤,每日1剂,连用7日。
 
 【竹茹桑叶茶】  
  配方: 竹茹5克,桑叶6克,炒谷芽9克。
制法: 以上三者加水适量,共煎取汁。
功效: 清热除烦,健胃消食。
用法: 代茶频饮,每日1剂。
 
 【马齿苋薏米粥】  
  配方: 薏米30克,马齿苋30克。
制法: 先将薏米和马齿苋加水煮熟,再加红糖调味。
功效: 清热解毒,健脾化湿。
用法: 每日1剂,连用7日。
 
 【枸杞叶粥】  
  配方: 枸杞叶30克,粳米50克。
制法: 先把枸杞叶摘洗干净,再与粳米一起加水熬粥。
功效: 清热泻肝。
用法: 随量作早晚餐食用。
 
 
 【柴胡青叶粥】  
  配方: 大青叶15克,柴胡15克,粳米30克。
制法: 先把大青叶、柴胡加水1500毫升,煎至约1000毫升时,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入白糖调味。
功效: 清泻肝火。
用法: 早晚分食,每日1剂,可连服数日。
 
 水痘
 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治疗宜抗病毒,预防继发性感染为主。
 处方1:银翘解毒丸。
 处方2:金银花10克,竹叶6克,甘草3克,水煎服。 
 处方3:板蓝根30克,干车前草6克,水煎服。或薏米30克,绿豆10克,水煎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