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帮员工争取到这些东西

 联合参谋学院 2013-01-18
清晨,住持方丈奕尚禅师刚刚从禅定中起身,寺里刚好传来悠扬深沉的钟声。这钟声博大雄浑,似乎笼罩着整个山谷,震人耳膜,撞击心灵。禅师凝神侧耳倾听良久,待钟声一停,便召唤侍从,询问道:“今天早晨敲钟的人是谁?”侍从回答说:“报告方丈,是一名新来参学的小沙弥。”奕尚禅师点了点头,吩咐侍从将这位小沙弥叫来。
    奕尚禅师问这个敲钟的小沙弥:“你今天早晨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敲钟呢?”小沙弥面对奕尚禅师,不明所以,忐忑不安地回答道:“没什么特别心情,不过是为敲钟而敲钟而已。”
    奕尚禅师说:“这不是你的心里话吧?你在敲钟时,心里一定念着些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只有虔诚的人,才能敲出这种深沉博大的声音。”
    小沙弥想了想后,认真地回答说:“其实也没有刻意念着,只是我听您教导说,敲钟的时候应该要想到钟即是佛,必须要虔诚,敬钟如佛,用犹如入定的禅心和礼拜之心来敲钟。就是这样而已。”
    奕尚禅师听了非常高兴,并进一步提醒这个小沙弥说:“往后处理事务时,都要保持今天早上敲钟的禅心,将来你的成就会不可限量!”
    后来,这位小沙弥一直记着奕尚禅师的开示,保持敲钟的禅心,终于成为一名得道的高僧。他就是后来继承奕尚禅师衣钵真传的森田悟由禅师。
    企业中的人几乎每天都在工作,但就像上述故事所说的那样,做同一种工作的很多人,其工作效果是不一样的。就是做一样工作的同一个人,其不同时期的工作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人们对工作的理解不一样,对工作的态度不一样,工作时的心境不一样。
    有的人为工作而工作,把工作当做不得不做的苦役,敷衍了事;有的人则只是为了获得工作背后那一点薪水,而不愿意做超出薪水之外的任何一点工作;而有的人,则不仅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工作,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好、做到什么标准,而且把自己的工作放到公司以及社会的大局中去看,知道自己的工作对于公司的意义,乃至于对社会的意义,从而把一种精神注入工作之中去。就像这个小沙弥,不只是敲钟,而是把敲钟当做是礼佛的一种方式,敬钟如佛,所以其工作效果是不一样的。
    不用说,上述故事里的小沙弥无疑属于企业里的优秀员工。北京博士德文化公司的总编辑张明帅先生用一句话,形象地概括了一个员工从理念到方法到行动应该采取的态度。这句话就是:“心中存大,眼里见小,手头出细。”
    所谓心中存大,就是心中要有大的志向。从企业操作的层面来说,就是心中要装着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公司战略,把自己手头的工作时刻与公司的发展战略联系在一起,明确自己的工作对于公司实现战略的意义。
    所谓眼里见小,通俗地说,就是眼里要有活。从态度上来说,就是在工作中,没有一件事情小到不值得做,被忽视或放弃;从操作的层面来说,即在战术上要重视每一个具体的事情,要做事不计小。
    所谓手头出细,就是认真对待自己手上的任何工作,经过自己手头干出来的活儿,样样都是**。大卫和吉姆同时为铁路公司工作,并且在一起共事很长时间,但20年后,吉姆已经是公司的董事长了,而大卫只是一个工头,整天领着工人在路基上工作。
一天,炎炎烈日下,大卫领着一群工人正在铁路的路基上作业,一辆豪华列车缓缓驶来,这群工人不得不暂时放下手头工作。火车驶到他们面前时,突然停住,最后一节车厢的窗户打开,一个友善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大卫,是你吗?”工人队长大卫回答说:“是的,吉姆,能看到你真高兴。”寒暄几句后,大卫就被喊他名字的人——铁路公司董事长吉姆邀请到火车上。两人谈了一个多小时后,才握手话别。
    火车离开后,工人们立刻把大卫围住,对他居然是公司董事长的朋友而感到吃惊。大卫说明了他与吉姆共事的经历。有人因此半开玩笑地问他:“为什么吉姆已成为董事长,而你却还在太阳下工作呢?”大卫意味深长地说:“二十年前我为每小时1.75美元的工资工作,而吉姆却为铁路事业工作。”
    大卫的回答形象地说出了造成两个人差别的深层原因。工作有着比薪水更为丰富的内涵。
    人们都在做事,但做事的效果却是截然不同的,有的人从事情中看到了事业,是在为事业而工作,而有的人则只看到了事情中所包含的薪水,是在为薪水而工作。
    从企业来说,所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帮助员工发现工作的意义,让他们获得事业成就感。
    那么,怎样才能让员工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做到以下两点至关重要。
    第一、公司要提炼出核心价值观,并确定自己的经营理念和使命。
    公司有了被全体成员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员工在经营过程中,就会依据这个价值观对所要做的事情做出是非、善恶及该做与不该做的判断;有了经营理念和使命,员工会将自己的行为与公司的使命联系在一起,找到自己行为以外的社会意义(当然,赢利是够不上公司的使命的,即不能作为公司的使命,公司的使命一定要与社会的普遍价值联系起来,但可以作为公司经营的目标之一),从而获得事业成就感。
    第二、公司要帮助员工成长。
    现在,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成为所有公司一致认同的追求。这是正确的,但光做到此还不够,还要提高员工的素质。因为只有一流素质的员工,才能提供一流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而很少有公司认识到这一点。大多数公司还只是把员工当成了可以创造价值的工具,而没有把他们当成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这就造成了现代管理所解决不了的诸多问题。
    如果说,产品还可以通过检查来保证质量的话,那么,离开了监督的员工所提供的服务,就无法保证其质量了。所以,企业首先要把员工当成人,当成爱好不同、性情各异的素质有差别的人,并把提高员工素质当成第一位的目标。
    在培养员工的过程中,企业要让员工明白,工作岗位是员工成长的平台。员工技能的提高、与其他员工交往及协同能力的提高、心理素质的提高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依托工作岗位来展开的。员工人格的完美,是通过提供生产或提供完美的产品和服务来体现的。当然,这个过程也是员工获得不断提高薪水的过程。但是,要让员工明白,薪水等外在的收获是内在提高的外在表现,是其创造的价值的表现形式。
    当然,我认为,要让员工接受这些观念,公司就必须有其明确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现在,一些跨国公司如惠普、麦当劳、肯德基等,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纷纷设立商学院,或者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对包括刚加入的员工在内的各级员工进行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素质。
    我们国内的企业也开始重视培训,但是,如果它们不明确这样做的基础的话,这种活动是不会长久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我认为,一个组织最应该做的是:帮助员工发现自己行为的意义,让他们获得工作的成就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