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谈冬病夏治(三)

 蔡灸哥 2013-01-18

六、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一种常见的冬病夏治方法,其属于天灸疗法,是利用夏天阳气最旺之时,用辛温助阳药外贴于人体特定的穴位,借天之阳补人体之阳来达到散寒温里祛病的目的。贴敷于经络上的治疗穴位可使阳气更旺,通过经络调整全身阴阳气血,并为肌体储备阳气。阳气充足则疾病好发季节不易被外邪所伤,对有哮喘、咳嗽、咽干症状以及反复发作的慢支、哮喘、咽炎等患者有预防发作的作用。

 穴位贴敷,通过透皮的吸收和经络穴位的传导,扶助正气,祛散伏痰,调整和增强小儿肌体的功能。因为在一年中,三伏是人体毛孔张开,气血聚到体表,气血最为明显的时候,此时运用穴位贴敷,药物的吸收效果更佳。

 

穴位贴敷的反应:

 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属正常反应,患者不用担心,起点水泡效果会更好,对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效果更佳。但要保护创面,避免抓挠引起感染,必要时可以前往处理。

 穴位贴敷的疗效标准以皮肤发泡,起灸疮为好。若不想起泡,可以增多贴敷次数,并减少每次贴敷时间,即可减少对皮肤的损伤。

 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要吃油腻以及寒性食物。

 敷完药后最好等到6-10个小时以后再洗澡。

 小儿贴敷后,家长应该尽量让小儿衣着凉爽,少跑动,避免过多出汗。

 敷贴期间应戒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在贴敷的过程中不能直接吹空调、风扇,防治寒气通过毛孔进入体内潜伏下来。

 也不能生气,因为生气会造成肝气不疏,导致阳气闭塞,这样就起不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平时对胶布过敏的,不要用生姜搽拭皮肤,还可以减短贴敷时间。

 有哮喘、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即使在夏天也不能贪吃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生冷食品,尤其是在穴位贴敷期间,贪食寒凉会导致寒气入内,影响药力的发挥。最好在室温下放放再吃,寒性食物如梨、西瓜等要适量。穿着、睡眠不要贪凉。

 遇有发烧时应暂停贴敷。

 

冬病夏治连续治疗三个疗程(即三个夏天)效果会比较显著。仅仅依靠一个夏天的治疗是不够的。

 一般人贴药后会感到局部很热,或者有痒感,这属于正常反应。

 有人贴后会局部起泡,多发生在皮肤娇嫩的孩子。如果疱小,涂些碘酒,避免感染即可。如果疱大,可用消毒针管将疱内液体抽出。一般一周以后,起疱处会结痂脱落。据观察,起疱的人疗效更好,因为这类人药物渗透吸收得好。贴敷时如出现较多水泡,可按烧伤或烫伤处理,外用京万红软膏、湿润烫伤膏等控制感染,促进愈合。

 需要注意的是,穴位贴敷不能包治百病。当前社会有人认为冬病夏治是治百病的良法,有些医院也应运而生各种贴敷或推拿门诊,推出针对许多疾病的贴敷活动。我认为穴位贴敷有利于开太阳,祛伏邪,但不能夸大其作用。除哮喘等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适合于冬病夏治贴敷外,夏天更需要从预防着手,注意扶阳,可以配合灸法以及中药内服,让内寒消散。这需要专家临床指导。

 

穴位贴敷的禁忌症:

 一则,皮肤溃破过敏、内火较重容易口腔起溃疡的人不适宜冬病夏治。

 二则,敷贴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皮肤起水疱皮肤感染。

 三则,贴敷后不宜吹空调,皮肤遇冷后毛孔收缩,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四则,对胶布和药物过敏的人要慎用此法。过敏体质,比如皮肤过敏、瘙痒、易发荨麻疹等不要用此法

 五则,孕妇不宜用此法。

 六则,由于小儿皮肤过嫩,3岁以下儿童不宜贴敷。

 七则,怕热体质、容易患皮肤病者不可用此法。

 八则,瘢痕体质以及对皮肤暂时留下色素沉着很介意的朋友就不要用这种方法了。

 

总结:

 冬病夏治不仅是治疗,亦是预防之道。中医认为“上工治未病”,还没有发病时,如果能巧妙地借天之力,以促进人体之健康,则是上工手段。中医是天人相应的医学,人生天地之间,感天地四时之正气而生长,亦感天地四时之邪气而生病,因此其治疗亦当顺应天地四时之气机变化。明了此理,则诸法自然可以活用。但每种冬病都有其具体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在夏季穴位贴敷时如果能配合服中药以及针灸等方法,效果会更为明显。

 进而言之,天地自然存在着时间与空间的对应关系,如果能善于应用这个原理,则可以灵活地预防和治疗各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我们学子当能参天配地,德和自然,然后始能论医而救治诸病。这也是我从冬病夏治所得来的深刻思考,愿与诸同道共勉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