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化的文化悲剧(一):故乡,你怎么离我愈发远了?

 百合 2013-01-18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样的田园静谧不是所有人的追求,但这种精神有所归依、记忆有所附属的感觉,却是很多人向往的境界。也许你要说人们无权自私,城市必须发展,乡民生活定要改善,但城市化的过程是否必须以审美记忆被碾碎为代价?所谓的传统性与现代化如此不能见容?我们和我们后人的生活,该从何处寻觅生活意趣的现实映像,该从何处感知、传承社会发展的文化意蕴?我们当下的城市化为何如此乏味无美感?传统文化真的不适应现代化进程吗?[论坛]

 城市化的文化悲剧(一):故乡,你怎么离我愈发远了?

“现代”就必须颠覆传统?

中庸何在?

 

城建保护也不“对味儿”

“开发”与“保护”何能得兼?

 

文化继承,我们是“不肖子孙”?
城建者文化把握能力能否“带劲儿”些

 

城建“不破不立”,“文明的冲突”?

 

中国各地的城建常是以“砸碎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的气魄轰轰烈烈地进行……

 

·被曲解的城市“现代化”

     牛建军:每个人都有追求现代化、高质量新生活的权利,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别人固守着那些旧式生活供我们“把玩”,但当城市建设者站在高处规划城市生活时,他们有责任为文化和谐与传承而绞尽脑汁。对东方文明而言,以西方为主的现代化势力,与之有着表面上的天然“对立”,当西方文明以先进姿态进入中国,城建者们为其短期内高效、先进的改变生活的能力而眼花缭乱,把自己的文化特色遗忘。现代化、城市化开始被曲解,变成丧失自己文化品味,一味追求新、奇、特的造城运动,相信西方文明的真谛也不是如此的乏味无趣。 

推荐阅读: [征集:中国各省市,城建的最大败笔和得意之作]   [晒晒你最骄傲的城市名人]

 

城建“样板”,其实也潜伏危机

 

 

那些被保护起来的古城们,虽然“形”存留下来,但“魂”同样面临被曲解的“现代化”带来的危机…… 

 

 湖南凤凰古城晨景

 

 凤凰古城酒吧成行

 

 云南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靡靡夜色

 

   ·“开发经济”为何总伴随“消失美丽”

    

网友“有名字无名气”:我第二次去凤凰,短短的两年,凤凰发生了太大的变化。沱江还是那条沱江,不过水没有那么清了;虹桥还是那座虹桥,不过周边的店铺多起来了……凤凰已失去往日宁静。

网友“清风明月”:我现在似乎得了旅游恐惧症,每到一个地方,发现都是别人走过之后留下来的商业烂摊子。在城市待久想出去走,但还是去到一个满是商业气息的地方,感受不到太多的淳朴,反倒是“被宰”的苦涩。

网友“nick”:宁静一旦被打破,便将无可挽回地与外界接轨。作为城市里的我们希望它永远如诗如画,但当地的人们却向往大都市的繁华。商业开发为何总与“破坏”美好共生?是我们要求的太多了吗?

网友“九点零五”:湖南古丈县有个和蓬乡,是我的老家。和蓬人看着张家界、凤凰的兴旺,天天盼着天然的环境资源能为他们带来财富。我却有私心,想独享这宁静,很难想象旅游开发会为和蓬带来什么,但求美丽的和蓬永远美丽。

 

文化的问题,还是文化利用的问题?

 

 

                纵观中国城建,保存固有建筑风貌的屈指可数,以老城保护为例,似乎只有西安称得上些许新旧“融合”。

 

      是我们传统建筑文化实在难适城市发展步伐,还是城建者们的水平还未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文化的落后,还是文化继承的“不肖”?

     网友“飞进球门”:西安有一圈儿老城墙,城墙内建筑风格大体统一,城墙上可以散步、跑步、乘凉。尚能让人体会到一点儿“文明古国”的含义。现代城建,我们受西方影响太大,上世纪80年代,我们是去欧美考察,电影都是好莱坞的,所以一个时期内,从上到下,都把高楼大厦认作发达的标志,宁可没有好医院,也要建一座地标楼。这种观念慢慢地把中国的城市建设毁掉了。[详细] 

 

     网友“124.207.*.*”: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园林设计,在世界上绝对首屈一指。法国凡尔赛宫后面的园林,只是简单的对称,根本无中国园林那般美感,却仍能著称于世。我们传统建筑理念,利用地理条件,让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亭台楼阁,碧水环绕,宛如仙境,而今韵味全无,我们的城市建设早把这些伟大的理念扔一边儿去了。这是文化自身的缺陷,还是我们这些文化继承人的心理存在“缺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