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而不合”的“独联体婚姻”

 山爷wzs0718 2013-01-18

潘绥铭

   根据我在2010年进行的总人口的随机抽样调查,在全国18-35岁的城市固定居民中,除了为离婚而分居的,已婚夫妻中有10%的人并不是一直住在一起,但是他们的婚姻满意度、相爱程度、性生活的频率和质量却都与其他夫妻基本一样。

   这就是最近30年来中国婚姻的发展新趋势。婚姻已经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样的“苏联”,逐渐变成“独立国家联合体”。随之,双方相处的策略也从“如胶似漆,浑然一体”,逐渐变成“相对独立,和而不合”。

   在过去那种物质匮乏、生活单调、社交稀少的时代里,中国人的结婚,就像冬天里的两只小白兔,只能挤在同一个小洞洞里互相取暖,因此越紧密越好,越缠绕越好;“相濡以沫”成为夫妻关系的最高赞赏。可是时过境迁,现在的年轻男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情趣爱好;双方的受教育程度又越来越高,个性越来越独立,再加上双方越来越平等,几乎谁也不可能改变谁;结果现在的结婚就变成了两只刺猬却非要挤在同一个窝里。分开吧,舍不得;相拥吧,谁都可能不是故意地刺痛对方。所以是相爱容易相处难,结婚容易过好难,甚至可能变成眼不见、心不烦。

   对此,许多婚姻劝导的“心灵鸡汤”也就应运而生,铺天盖地。例如什么“锲而不舍”啊,“动之以情”啊,“润物细无声”啊,不一而足。可问题是:道理再好,现在的年轻人,个个有棱有角,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他们怎么才能做到呢?

   中国人的生活实践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周末夫妻、定期相聚、结婚而不同居、相爱却不相伴、长守异地、稳固情人、连续一夜情等等各种新形式。一言以蔽之,就是婚姻生活从传统的“长相厮守”,日益转向“松而不散、独而不孤、淡而不冷、分而不离”。

   当然,这不仅需要付出必要的代价,而且需要敢于挑战父母灌输的婚姻理想,还需要自己坚定不移,更需要双方心有灵犀。但是,舍此还能怎样呢?这其实是一种最不坏的选择。君不闻,老话说“惹不起,躲得起”;新词则说“距离产生美”。难道我们除了婚姻,就没有其他的生活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