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创新有什么窍门?

 雁南飞香 2013-01-18

看来大家对作文创新很感兴趣,读了《育英老师现场演练作文创新》上、下仍感到不满足,纷纷发纸条问作文创新有什么窍门。下面从我的书上选几个例子,咱们通过这几个例子摸一摸“窍门”。

第一个例子——

许多同学写过《自我介绍》,多数是正儿八经地一项一项进行介绍。我们不“正儿八经”,就是创新。如下面这一篇:

自我介绍

姓名:和革命老前辈朱德爷爷同姓,与歌唱家朱逢博只一字之差,本人叫朱峰博。

性别:和妈妈一样。

年龄:再过10年就20岁了。

籍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罗文皂村某小巷。

民族:不是少数民族。

文化程度:明年有把握升到五年级。

容貌:不敢和漂亮女生往一起站。

性格:喜怒无常。高兴时喜欢一切,烦恼时讨厌一切。

优点:喜欢看书。

缺点:不求甚解。

理想:一会儿一个样。

崇拜的对象:燕子。想与它一样想唱就唱,想飞就飞。

听完以上的介绍,你了解我了吗?希望你能和我交朋友,不知你意下如何?

——选自《小学生启蒙作文·提高篇》

第二个例子——

我一位朋友的孩子长得胖胖的,样子很可爱。他在课堂上管不住自己,所以,他的好几本书上写着这样的话:“从今天起,我一定要认真听讲,不管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决不去看,也决不去听!”

一次,他让我教他写篇作文。我说:“就写你管不住自己。不过,别直接写,用童话的形式从侧面写:你自己——小胖,作为一个人物;你的眼睛作为一个人物;你的耳朵也作为一个人物。然后通过一节课把这三个人物表现出来。于是,写出了这样一篇作文:

小胖与他的眼睛和耳朵

小胖很羡慕那些学习好的同学,无数次下决心要好好学习,可他的眼睛和耳朵都太调皮了,不跟他好好配合,这就使得他的决心每次都白下。

上课了,小胖又一次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听讲,并对他的眼睛和耳朵说:“你们两个今天别捣乱,我这次可是真的下了决心了,我要当个好学生。”

“我帮你认真听讲!”耳朵说。

“我帮你仔细看黑板!”眼睛说。

“好,谢谢你们!”小胖说。

老师把一道例题写在了黑板上,小胖的眼睛认真地看着,小胖很高兴,把身子挺得直直的,一动不动。

“小胖你听,”他的耳朵开始说话了,“不知是只什么鸟飞到教室外面的树上了,叫声真好听。”

“你不是帮我认真听讲吗?”小胖对他的耳朵说,“怎么不听老师讲课听鸟叫去了?”

“老师不是还没有开始讲吗?有眼睛帮你看着题呢。”耳朵说,“那只鸟叫得实在是好听!”

“鸟在哪儿呢?”眼睛也转向窗外了,“我怎么看不见呢?”

“你好好看黑板,别管鸟不鸟的!”小胖对眼睛说。

“老师已经不写了,让耳朵帮你听着。”眼睛说,“我找找那只鸟,叫声好听的鸟一定非常美丽。”

老师在讲那道例题。

耳朵在听着。

眼睛还在找窗外那只鸟。

老师讲完了,小胖没弄清楚那道例题是怎么做的。

“小胖,老师不讲了。”耳朵对小胖说,“老师让你把第五、第六、第七、第八题做到作业本上。我告诉你了,现在没有我的事了,有一个班在上音乐课,我听一会儿。”

眼睛帮小胖看那几道题。

“老师没有讲过这种类型的题吧?”眼睛对小胖说,“我连一道也看不懂。”

“你认真看吧,”小胖对眼睛说,“老师刚才讲的就是这种类型的题!”

“我看得非常认真,”眼睛说,“每道题有几个字我也数得清清楚楚。”

“谁让你数字!”小胖很生气,“你给我好好看那几道题怎么做!”

“耳朵没有给你听清楚,我怎么能会做!”眼睛说。

“那个班有一位女生唱得真好听!”耳朵说。

“可惜我看不到是谁唱的。”眼睛说。

“你们只顾自己!”小胖说,“完不 成作业老师又该批评我了!”

“没关系,小胖,”眼睛说,“我帮你照抄别人的。”

“老抄别人的,我牛年马月能当上好学生!”小胖说。

“现在就按眼睛说的办吧,”耳朵说,“下节课我帮你认真听!”

“下节课我帮你认真看!”眼睛说。

“下节课我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小胖说,“这次我可真的下了决心了!”

这是换了种方式写。这也是创新(这个例子选自《童话百宝箱》,书中有详细写作经过)。

第三个例子——

在《童话百宝箱》中,我还写了一位总是用独特视角看问题的学生,叫陶渊。别的同学写金秋八月都是“田野一片金黄,农民伯伯乐得合不拢嘴”之类,他却要按自己的视角来写:

 

八月是农村最繁忙的季节,一年的生活就看这一棒槌。所以即便是最懒的人,这会儿也像模像样地干起活来,连我们这些学生,也算半个劳力。当城里的孩子在家长的簇拥下逛商场、游名胜时,我们则在和老天抢时间。因为说不定哪天老天会用一股强风、一阵冰雹把庄户人一年的辛苦夺了去。

“秋天,田野一片金黄,农民伯伯乐得合不拢嘴”,是城里的孩子闭着眼睛写的作文。他们哪里知道,田野一片金黄时,“农民伯伯”以及像我这样十几岁的“农民小叔叔”,都是在地里拼命,“合不拢嘴”是因为喘不过气来。

田野里满眼的金黄没几天就没了影子,看到的是地球伤痕累累的肌肤,村头村尾的谷场上平添了一个个谷垛。村里人这时会开怀一笑,但这种笑的滋味谁知道?他们的腰知道,腿知道,浑身的骨节知道,东方的晨光知道,当空的月亮知道……

瞅着一个放晴的日子,扒了垛,铺开,碾净,晒干,装袋……然后抽袋烟,舒口气。

这当然是顺当的。赶上老天不高兴,刚铺开场,风起云涌,平静的村庄立刻充满了惊慌,家里的往外跑,田里的往回赶,大呼小叫,乱作一团。

这样的事有时一天几次,折腾的人直想骂娘。

如果赶巧抢不及,老天一汪泪没憋住,满场的谷子就泡了汤,全家人都傻了眼。当家的铁青着脸真想跟谁打一架,女主人忍不住抹一把泪。顺着脸颊流下的也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

终于,袋里的粮换成了一叠花花绿绿的票子,接下来便买种子、化肥、农药,剩下的除了给孩子划出学杂费、书本费,可存起来的也没几张了。

今年的八月就这样过去了,于是又巴望着明年的八月。

用独特视角写也是创新。

由此可见,创新的窍门就是有意识地打破套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