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肠实热 Excessive Heat in Small Intestine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3-01-18
小肠实热
 
Excessive  Heat  in   Small  Intestine
成因 证候与分析 审证要点 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

   【成因】 本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          
辛辣肥甘
             

  
     七情郁结,气郁化火
     火热之邪内侵。              
     ③过食肥甘辛辣,化热生火。

     以上诸因导致实热内炽,并循经下注,导致心火下移于小肠。

《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小肠病候》:“小肠象火,王于夏,手太阳其经也,心之府也。水液之下行为溲便者,流于小肠。其气盛为有余,则病小肠热,焦竭干涩,小肠撑胀,是为小肠之气实也。”
    《备急千金要方·小肠虚实》:“小肠实热,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阳实者,手太阳经也。病苦身热,来去汗不出,心中烦满,身重,口中生疮,名曰小肠实热也。”



   【证候与分析】                         返回顶部

     ①心烦口渴实热内炽,扰神伤津
     ②口舌生疮→为心火上炽之象。 

     ③舌红苔黄→为实热内盛之象。 
     ④脉数有力→为实热内盛之。 
     ⑤小便赤涩,尿道灼痛,尿血→火热下移,下焦气化功能失畅,甚则伤及血络

舌红苔黄
口舌生疮

   
   【审证要点】                          返回顶部

     ①有火热之邪内侵或过食肥甘辛辣,化热生火,心火下移于小肠之病因
     ②全身实热表现
     ③心火炽盛+小便赤涩灼痛症状


   【鉴别诊断】 小肠实热应注意与心火亢盛鉴别,其鉴别要点如下: 返回顶部
    
  

     ①两者均有心烦失眠,面赤口渴,身热,便秘溲黄,舌尖红绛,苔黄脉数症状。
     ②心火亢盛证以心烦失眠甚则狂躁谵语为主症,兼见或主要见到口舌赤烂,生疮疼痛症状。
     ③小肠实热主要兼见小便赤涩灼痛症状。

  【治疗原则】             返回顶部

    清热泻火——导赤散

    常用中药:淡竹叶、甘草梢、木通、生地、

             黄连、滑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