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修楼观台记

 临泉书屋 2013-01-19

复修楼观台记

(2009-06-20 19:22:58)
标签:

文化

分类: 西园碑文

    复修楼观台记   

 

    终南山古楼观,夙称海内名区,关中胜境。其地襟山带河,毗邻古都。翠微南屏,渭水北望,骊峰东眺,太白西临。峦峰叠翠,古木参天。更兼幽壑林泉,青筠泛涛,独具天然园林风韵。至若晨昏夕月,暮霭烟岚,云出高岫,雨霁夕阳,蔚成万千气象。其四时也,春则山花烂漫,细柳摇金;夏则浓荫蔽日,石径生凉;秋则纤云弄巧,红叶醉霜。冬则苍山负雪,疏林缀玉。绝胜佳景,略难备述。

    山以仙名,地以人传。楼观钟灵毓秀,凝祥聚瑞。当姬周之世,真人尹喜于此结草为楼,望气奚真。已而青牛西度,紫气东来,圣真契遇,二经授受。妙旨风行寰海,玄教始奠宏基。五千真言,融涵万汇;古往今来,烛照四维。由是楼观之名,驰扬遐迩,遂有仙都美称,祖庭清誉。目为道林张本之地,号称丛林洞天之冠。昔周穆西巡,秦文东猎,并枉驾回辕,亲承教道。始皇好神仙,銮舆南来,立清庙而拜谒。汉武慕黄老,上林宸游,建祠庙以朝觐。唐高祖一宇内而忝列后嗣,宋徽宗纡帝尊而自附门墙。至如晋惠莳竹,诏敕缮修,给户洒扫;元降玺书,大兴土木,赐田养道。殊荣辉煌,何可胜记?

    楼观以北方道法重镇,仙脉绵延,源远流长,岁月迢递,薪尽火传。祖玄述妙,立教开化,真人高道,代有其人。足见地灵人胜,庶可光耀玄都。以楼观人文,自然之美,历代骚客雅士,逸叟名儒,琴侣诗俦,多会于兹。吟咏留题,金石书画,翰苑瑰宝,亦足为山水增色。然而,楼观屡经沧桑变迁。或罹水火之灾,或遭兵燹之厄。琳宫阆苑,几度化作丘墟;蓬莱仙阙,沦为禾黍秋风。随朝代之兴亡而更替,因政治之晦明而沉浮。

    近代以还,楼观经磨历劫,无过于十年动乱之酷烈。一自丙午风云骤起,神州板荡,浩劫所至,草木蒙尘。横扫之风,殃及方外。庙宇神像,毁于一旦;经籍法器,尽化飞灰。碑石匾额,狼籍于草丛;千亩橡林,顷刻滥伐一空。更有甚者,丛林院改为养牛之所,说经台以敝帚而贱售。道侣云散,钟磬声息。人祸之巨,曷胜言欤?孰知天道循环,无往不复;怎奈终南元气,不逐炎凉。甘霖普降九州,春风再度丛林。拨乱反正,机杼重整。玄教权舆,却稍毁而更振,因暂弛而益张。

    丁巳岁,以楼观台文管所成立为契机,恢复大计,始肇端倪。莅事诸君,以光复中华旧物为己任,恢弘民族文明为天职,经年勤勉,稍无懈怠。收集整理文物,修复残破碑碣石刻,迁建藏经阁,新修厢庑,亦将前后殿阁依次修葺加固,庙貌恢复,规模初具。辛劳有加,功不可没。

    迄及甲子春月,说经台重归道观管理,修复工程,方始络绎就绪。阖观道众,齐心协力,锐意图新,白手再造。节衣缩食,负重劳作。历十年周流寒暑,经无限巨细繁难,次第修复老子祠、四圣殿、救苦殿、灵官殿、炼丹炉、山门、钟鼓楼等。及至甲戌,又恢复希声堂,新建吕祖殿、迎旭阁、留云馆。乙亥八月,又建白云别院。古观至此,鳞次栉比,琼宇相望。丹垩藻绘,焕然一新。灵光宝气,秀发其间。虽不敢望唐元鼎盛之项背,然再兴玄都,重振祖庭之功德亦莫大焉。

    法融道长,夙怀拯物之志,受任于倾颓之际,奋起于危难之间。夙夜辛勤,奔走遐方;四海交友,广结善缘;团结道众,勠力同心;自奉俭约,甘守淡泊;殚心竭虑,惨淡经营。终使古观鼎新,恢复有成。韶光易逝,道长斯时已霜侵美髯,垂垂老矣。其爱国爱教之敬业奉献精神,足以典型丛林,垂范后昆。

    楼观修复,尚属伊始。微功甫就,感念政府部门、乡贤国彦、十方善信、海内外善长仁翁,同助是举,共襄其成。硕德铭心,遥致谢忱。

    予以与楼观诸道友过从有年,略谙恢复梗概。受命属文,心多愧怍。惜无生花妙笔,祖述其功德;但求蹈实履真,记一时之盛事。草叙始末,以俟来者。

    是为记。

                                                        于乙亥岁末草成  1995.12.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