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论顾祖禹对于登莱地区海防地理的认识

 碧云飘鹤 2013-01-19

浅论顾祖禹对于登莱地区海防地理的认识

来源: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2012年25期   

  摘 要:《读史方舆纪要》是明末清初顾祖禹倾注毕生精力写成的一部军事地理巨著,书中对山东登州、莱州二府(今山东烟台、青岛、威海地区)的海防地位和海防地理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记载和论述。他的这些记载和论述不仅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而且对于我们今日研究如何巩固山东和华北地区海防仍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特别是我国在面临诸如钓鱼岛争端等诸多海洋问题的时候。
  关键词: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登州 莱州 海防地理
  一、顾祖禹和其《读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字瑞五,号景范,又称宛溪先生,江苏无锡人,生于明崇祯四年(1631 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 年)。他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尤好地理之学。自顺治十六年(1659 年)始,他边教私塾,边开始《读史方舆纪要》(后简称《纪要》)的著述。经过30 余年的笔耕奋斗,约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前,也就是在他50 岁左右时,终于完成了这部举世闻名的历史地理巨著。
  《读史方舆纪要》共130 卷(后附《舆地要览》4 卷),约280 万字。《纪要》按明末政区分区叙述历代疆域形势及历史沿革,着重考订古今郡、县变迁及山川险要、战守利害,有浓厚的军事地理色彩,至今仍为历史地理学者乃至研究历史、经济、军事的学者们必读的重要参考书。
  二、《纪要》对登莱地区海防地理的论述
  (一)总体论述
  《纪要》按照明末行政区划来进行论述,按明末区划登州府下辖六县—蓬莱县(府治所在)、黄县(今龙口市)、福山县(今烟台福山区)、栖霞县、招远县、莱阳县,一州(宁海州,今烟台牟平区),州下设文登县。莱州府下辖一县—掖县(今莱州市,府治所在),二州即平度州下设潍县(今潍坊市)、昌邑县和胶州下设高密县和即墨县。
  对于登州府,顾祖禹在介绍了其历史沿革明确指出了其重要的海防地位,“府僻在东陲,三面距海,利擅鱼盐,且北指旅顺,则扼辽左之噤喉;南出成山,则控江淮之门户,形险未可轻也”,[1] 他认为登州府三面临海,北面指向旅顺,扼守海路通往辽东地区的咽喉要道;而向南则是屏藩江淮地区的门户要冲,地形险要,海防位置极其重要,且“自古海道有事,登、莱为必出之途,而密迩辽左,尤为往来津要。” [2]通过对由三国至明朝中原王朝对辽东政权一系列战争媾和、出使朝贡互市等历史事实来证明登州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如唐贞观十八年,伐高丽,遣张亮自莱州泛海趣平壤,宋建隆初,女真自海道趋登州贡马等。其实对于登州的重要海防地位,不只是顾祖禹,其他各方人士均有精辟论述,如明朝人郑若将其称为“天造地设之险”,强调“沿海兵防特重其责” [3];明末杨嗣昌认为“登之一郡实全齐之命脉” [4],特别强调登州的重要地位。
  对于莱州府,顾祖禹认为,该府战略位置也非常重要,向内则可以为山东省内腹地提供屏障,向外则可控制辽东和环渤海地区,且还可利用其优势地形,震慑和控制外国局势,“府内屏青、齐,外控辽、碣,藉梯航之便,为震叠之资,足以威行海外”。 [5]并引用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从东莱(莱州府旧称)遣水师至平壤与地面军队水路合击故事来佐证其观点。
  登州和莱州二府互为犄角之势,共同拱卫山东、辽东、江淮、环渤海和京津地区海防安全,所谓“国家缘海置防,登、莱二府,指臂相倚。” [6 ]
  (二)对两府所属州县的论述
  登莱二府,扼山东海防要冲,历来被兵家和包括顾祖禹在内的有识之士视为山东半岛海防的重点区域,对其治下州县,顾氏亦根据其各自地位进行了详略不一的论述。
  除府治所在地外,顾祖禹对登莱二府治下各州县论述最为详细的依次为宁海州、胶州与平度州。
  对于宁海州,顾氏认为其“北控辽海,南拱江淮,凭岛屿之险,擅盐、铁之利” [7],海防地位亦极其重要,宁海州的防卫实际上是登州防卫的东向延伸,可以扩大登州的海防区域,形成多点支撑、严密布控的海防格局,提高防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对于宁海州的战略地位,明朝很多有识之士持有与顾祖禹相同的观点,如明人常康认为:“宁海三面环海,外与倭共一航之水,内有岛夷为窥伺之奸,故以东省大较,则登莱为边海,以登莱大较,则文登、宁海又是关东切近之边海也。” [8]
  对于胶州以及于该州所设即墨营的海防地位,顾祖禹同样给予了重点论述,他说,“州连络淮、沂,屏蔽齐、兖,控海道之咽喉,为登、莱之襟要,”,又援引《防险说》中所述:“胶州、即墨,皆迫近海,而即墨南望淮安、安东、东海卫所诸城,左右相错,如噤喉关锁。倭若犯淮,则渐必犯莱矣。故登、莱三营之设,即墨一营,视登州、文登二营为尤切。” [9] 即胶州和其所辖的即墨地区不仅拱卫屏障山东海疆,也是临近的江淮地区海防的咽喉要地。如同北部的登州和宁海州,胶州和即墨是有明一代山东半岛南部海疆重点屯兵设防的区域,其重要性在他人的论述中也多有涉及,胡宗宪在《筹海图编》之《即墨营》里也说,“山东与直隶连壤,即墨县南望淮南,东海所城,左右相错,如咽喉关锁”。[10]
  关于平度州,顾氏也肯定了其战略地位,认为其“西亘潍河,北枕勃海,山川襟带,屏蔽东陲”,[11]有山川之险,地理位置优越,是屏蔽护御山东半岛地区安全的重要地区。
  此外,顾祖禹对登莱两府其它地区的海防军事地也进行了或简或繁的叙述。
  参考文献:
  [1][2][5][6][7][9][1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秦勇,编.北京:天下出版社,2000:1298,1283,1299,1307,1291,1273
  [3]郑若曾.万里海防图论[A]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杨嗣昌.覆关监鲜藩力屈外降疏[A].杨文弱先生集[Z]卷10.清初刻本
  [8]常康.上山东军门李长庚揭[A].宋宪章,修.牟平:牟平县志,1936:卷九,1317
  [10]胡宗宪.筹海图编[A] 卷七即墨营.中国兵书集成(15-16册)[Z].北京、沈阳:解放军出版社,辽沈书社联合出版,1990:6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