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要学会开发孩子的智力(二)

 雁南飞香 2013-01-20

下面我们说第三类家长。

第三类家长比较特殊一些,但也有一定的数量,我把他们称为“功利型”家长。

这类家长教育孩子常带着一种功利性质。比如他家里去了个人,他觉得这个人有点用,就让孩子快叫叔叔、叫伯伯;如果他觉得这个人没啥用,孩子不理这个人,他也不会说一句。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眼睛就有可能长在头顶上,对一些东西视而不见。这样的孩子不仅感知程度浅,而且感知面也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们不光是对人如此,对别的也会如此。我在农村当教师时,两位在市里工作的朋友各自带了孩子到我们村去看杏花,那两个孩子一个叫赵文文,一个叫刘乐。看完了杏花,我又带着那两个孩子在村里转了一圈。路过敬老院和学校,赵文文都要进去看一看,刘乐则不进去,说那有什么看头!中午吃饭时我问那两个孩子对农村有什么印象,刘乐说,除了杏花好看,别的都不好。我问他都是什么不好,他只说是都不好,没看头。而赵文文则说,农村人的互助精神比城里人强,他看到一家盖新房的人拉来一车砖头,路过的人都过去帮着卸。还看到一个人赶着驴车,拉了一车土豆,上不了坡,坡上站着的几个人都跑过去帮着推。被帮助的人连个“谢”字也不说,从表情上也看不出有感激的意思,可见他们平时都互相帮助,像一家人似的。他又说敬老院打扫得挺干净,只是他看到老人们挺寂寞,应该给他们买点象棋、扑克之类,让他们玩。他说学校不好,校园全是土地皮,同学们一玩一身土;操场挺大,但什么设施也没有。

刘乐就属于那种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孩子,他虽然和赵文文一样转了一圈,但几乎什么也没“看”到。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一名主动探索型性格的孩子呢?

我给大家讲三点,你们如果能做到这三点,对你们的孩子形成主动探索型性格,肯定是有好处的。

第一点,应“逼”不应帮。

我这里说的“逼”不是说要逼着孩子去干什么,而是指让孩子动手动脑的事,家长不应代替,让他(她)自己逼着自己去想、去做。比如您的孩子起床后找不到袜子了,问您袜子哪儿去了,您就简单地回答他(她):“你自己放的,我怎么知道?”这样,他(她)下次放袜子时就有可能去想袜子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

就通过这些小事一次又一次地逼,孩子就会养成动脑筋想办法的习惯。从某种程度上讲,悟性是逼出来的。

第二点,应“开”不应“堵”

这里的“开”,是指开启、开发。家长应学会开启孩子的智慧,开发孩子的能力。我给大家举一个“开”的例子:

我住的那个小区有不少家长常带着孩子问问我如何学作文之类的事,有一位妇女听说后,也想让我给她的儿子说说作文,但她和我不熟,就想找个机会。一次,我在院子里散步,她正好领着儿子出来了,见面第一句就说:“您给我儿子也指导指导作文吧。”她说,老师让在暑假期间写8篇作文,眼看要开学了,她儿子才写了5篇,再怎么也想不出内容来了。我对她儿子说:“你现在就有了三篇作文的内容了。”

那孩子莫名奇妙地看着我问:“哪有呢?”

我说:“你妈妈和我并不熟,但她第一句话就是‘给我儿子也指导指导作文吧’她把那个‘也’字说得很重,就从这个‘也’字中,就能听出你妈妈在这件事情上对你的关心和重视。现在,你就从这个‘也’字出发,想几件事。比如你吃什么,你妈妈说:‘给你爸爸也吃点。’比如你让爸爸带你去看电影,你爸爸说:‘让你妈妈也去。’这些‘也’字,都充满了情,充满了爱,这些‘也’字使得家庭和睦、幸福,这些‘也’字表现得都是心灵深处的东西……”

“老师,我可以写一篇文章了。”没等我说完,那孩子就高兴地说:“您再教我另外两篇吧。”

我问他:“你知道‘举一反三’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他说:“那还能不知道?”

我说:“我告诉了你思考的办法,你只能写出一篇文章,这能叫举一反三吗?”

那孩子挠了挠头,没说话。

我问他:“你刚才说能写一篇文章,你准备写什么?”

他说:“我想起了两件事:第一件是,那次晓光他妈妈给晓光买了个‘电博士’玩具,那玩具很贵,200多块钱呢。我也想要,妈妈说:‘我也给你买。’第二天,妈妈就给我买回来了。第二件事是几年前的事,那时侯,院子里有好多孩子骑着一种很好看的儿童自行车,爸爸见我站在那里看人家骑,就说:‘这种车挺不错,爸爸给你也买一辆,又能学骑车,又能锻炼身体。’没几天,爸爸就给我买了一辆。我把这两件事写的细点,就够一篇作文了。”

我说:“这写的是你爸爸、妈妈对你的关心。你爸爸妈妈他们互相关心的事,莫非你一件也想不出来?”

那孩子想了一下说:“有好几件事呢。一次,妈妈看见有个人穿了件很好看的毛衣,就对爸爸说:‘我也要给你买一件。’还有,去年二姨来我们家,中午吃饭时,说她从一本杂志上看到,萝卜的营养价值很丰富,坚持每天吃一点对身体很有好处。晚上爸爸下班回来时,就买回些萝卜,对妈妈说:‘你也每天吃点。’二姨当时夸爸爸的心真细。还有……”

“好了,”我说,“这已有了两篇了。你再从别的方面想。”

于是,他又提到了某次学校举行演讲比赛,班里有两个同学报名,他也想参加,又怕讲不好,最后没敢举手。老师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了他的意思,就对他说:“我把你的名字也写上吧,你也试试。”那次他虽然没得奖,但受到了一次锻炼。还想到了一些别的事。结果他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写出了三篇作文:《充满亲情的“也”字》、《我的爸爸妈妈》、《关于“也”字的联想》。

这就是“开”。我们千万别找些死东西“堵”孩子。堵住了悟性,就堵住了智力发展的通道。

第三点:应“正”不应“偏”。

这个“正”指正常,即用正常的心态对待一切。“偏”指偏见,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物,有了偏见,就会出现感知错误。家长有了偏见就会影响到孩子。家长有了偏见,也许知道是偏见;孩子有了偏见。往往不知道那是偏见。如我在前面说的那个刘乐,他哪儿知道自己有偏见?他自我感觉良好!不少孩子就是在良好的自我感觉中扭曲了性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