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读《风雨天一阁》

 镜面荆芥 2013-01-20

前一阵子在文庙用10元淘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和《千年一叹》两本书。当时本来是看中《千年一叹》的,老板要10元,被我还到7元,准备结账时,老板又从书摊下面一摞书中抽出一本《文化苦旅》,说小姑娘要不两本书都给你吧,十块钱。当时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确实是两本十块。不知道余秋雨先生得知这事时会有什么样的表情,但当时确实觉得自己是赚到了,忙不迭地掏出钱。

回宿舍的地铁上为打发时间先看了《文化苦旅》。说来惭愧,上中学时就听说了这本书,可是一直没能看。记得当时在学校门口的小书店有见到这本书,虽然很想买,但书价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还真是不小的数目。虽然父母给零用钱一向是有求必应,但真的不想给他们太多负担。而且当时也翻了一两页,觉得太深了。后来上了大学,心也浮躁了,这些书也是看不进去的。

买到手的这本《文化苦旅》是本旧书。当然,文庙本来就是个旧书市场,对于那些喜欢收藏的人来说不妨是个好去处。打开扉页,映入眼帘的应该是书本原主人写的 xx购于一九九六年十二. 华山路‘精神家园’”这一行字。字体很是隽秀,原谅我开首两字真是没认出是哪两字。当时看到这一行字事,第一个反应是:哇,好漂亮的字!第二个反应是:1996,当时我应该不是大班就是一年级吧。原谅我,我对数字什么一向是没什么概念,可以说是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了。

今天去长途车站买春节回家的车票,路上干脆又拿出这本书看起来。虽然记得以前有看到评论家批评余秋雨的文章有些故作姿态,但对于我来说,却还是比较喜欢的,也许正是他对人文的思考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是多么贫瘠、枯燥无味。就像对着同样的风景,我还想不到那么多,就算想到一点点,也是写不出的。

现在书看得也差不多三分之二了,呵,我书看得很慢的,喜欢许多书一起看。虽然这个习惯真心不好,就是改不掉,难不成这就是射手座的三分钟热度和泛爱?我还是不要把自己的缺点推到星座上了。到目前为止,感触最深的不是曾被选入高中阅读的《道士塔》或《莫高窟》,却是《风雨天一阁》这一篇。

说实话,要不是这篇文章,我还真不知道天一阁的存在。现在想想真惭愧,以前一直自夸自己喜欢文学,要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却是许多该知道的东西一点都不知道。读完这篇文章,我被天一阁那沧桑简直可以称作奇迹般的历史深深震撼了,也对那些一直为守护天一阁的人们充满了敬意。就像作者说的,天一阁的故事真的可以拍成一部电视剧了,但电视剧有怎能表现出这整个过程的沉重与悲哀?

天一阁是一座藏书楼。收集各种书和资料并把它们好好保存下来,即使是现在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在古代。收藏书籍这种事也只有文人会干,但在印象中,文人大多清贫,能收藏几本书?即使收藏不少,又能保证这些书流经几代而不流散?想我们毕业时,都是把上学时的书籍一本本捆成扎,论斤卖给那些书贩子,当然国内的教科书也确实没多少有价值的,很多都是拿国外的作品东摘西抄翻译过来的。不过一想到古代,那些能收藏得起书的大多是文官,但动不动就卷入朝廷之争被贬被流放,那些书估计也没什么好去处了。若是遇到乱世,更是一场浩劫了。

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天一阁出现了。先对天一阁的创始人范钦表示一下敬意吧,也许会被说故作姿态,明明之前对这个明朝人一点都不了解,但真心觉得他很了不起。无论是作为文人还是官员,他都不是最耀眼的一个,只是凭借着强健的意志广泛搜集资料并凭个人之力建立起了天一阁,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家,唯此岿然独存。”这是清乾隆时期的学者说的。那到现在,天一阁又有多少时间了?

真正触动我的并不是范钦建立天一阁这一件事,而是他和子孙后代为保护这座阁楼而做出的努力过程。范钦的临终遗言即使在今天也让人觉得难以抉择:把遗产分割成两份,一份是万两白银,一份是一楼的藏书但一本书都不许卖出去,让自己的两房子孙挑选。很多人都会选第一个吧,毕竟第二个选择实在是吃力不讨好,不仅没收入还要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支出。所幸,他的大儿子继承了父亲的意志,接管了这座天一阁。他变卖了自己的部分良田,用来充当藏书楼的保养费用。而后,当他临死时,也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了同样的遗言。就像一场接力赛,一代又一代地继续下去,甚至越到后面接管的条件越严格。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天一阁才没像其他藏书楼一样流传几代就消失。

不由怀疑范钦是不是深谙人类心理呢?如果当初他把财富和藏书楼平分成两份,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天一阁就和其他藏书楼的命运没什么两样了吧?毕竟,正因为他的遗嘱,让藏书楼的价值越来越远离其实用价值,更接近于一种家族信仰之类的存在。文章在后面提到,嘉庆年间一个官宦人家的女孩因为喜欢读书,自愿嫁到范家,只是希望能看到天一阁的书。但是,很遗憾,那时候范家已经有了一条严格的规定“不许登楼、不许看书”,要开启天一阁就必须得到范家各房的一致同意,只要有一环不同意,就别肖想了。

不由得同情那个女孩子。就算是现在,满大街的婚恋节目、网站,你见过有几个女孩子说:我不要钱,不要权,只要你家书很多,我就嫁给你!一想到那句“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要在自行车后笑”,虽然表达的主旨不一样,但不由反思: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我们过得比好了,但精神上是不是反而后退了?至少我就觉得自己比不上那个一百年前那个女孩子,不由也想到,那个女孩子生在那个时代也是种悲哀,想读书而得不到。我是不是也更改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机会?

扯远了。天一阁真正的挑战是在近代。尽管之前也有些麻烦,像火灾什么的,范家人都是小心谨慎,把书保管得好好的,并且在乾隆修订四库全书的时候大放异彩做出了大贡献;但到了风雨飘摇的近代,天一阁真正是遇到了最大的危机,因为它面对的不仅仅是自古就有的水灾火灾,还有技术娴熟的小偷、中外勾结的不良书商书贩还有不时出现的炸弹和炮火。我不是那个时代的人,自然不知道为了保护天一阁,范家的人做出了多大的努力。但可以想见,那种不想让祖宗流传下来的楼阁断送在自己这一代的想法支撑着他们艰难地走下去,和各类梁上君子斗争,和中外勾结的不良书商斗争,为保护珍贵的文稿不被炮火焚毁而辛苦奔劳的身影······那该是一段多么悲怆的历史。

现在看来,天一阁就不仅仅是一座藏书楼了。它更像是一种见证,见证了在风雨飘摇的慢慢岁月中,那些既非富亦非贵的普通人们是如何守住祖辈流传下来的宝物的。这里说是宝物,倒是显得俗了,不过我真是想不到什么适合的词汇了。

最后还是引用文章最后的原文吧,表示一下小小的心愿,毕竟我不过是个小人物。“在我看来,天一阁的历史是足以写一部宏伟的长篇史诗的。我们的文学艺术家什么时候能把他们的目光投向这种苍老的屋宇和庭园呢?什么时候能把范氏家族和其他许多家族数百年来的灵魂史坦示给现代世界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