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人心中都藏龙卧虎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1-20
每个人心中都藏龙卧虎
——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读后感
刘英杰
  刘英杰

  真正震撼人心的故事不管以哪种形式演绎,都能获得巨大的赞誉。李安导演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已经上映,影像之美自不待言。而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因此书在2002年获得布克奖,距今已经过去了十一年。译林出版社在2005年发布了简体中文版,很快热销一空,现在携李安电影的热潮,译林出版社会同步发行一个新版,里面增加了克罗地亚插画家托米斯拉夫·托亚纳克为这本书设计的40张插图,插图色彩丰富,极具表现力,极好地传达了文字的意向,呈现出精致的文学质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的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单纯,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显然自然真切,更重要的是任谁看这本插画版小说,都会被生动的故事和匪夷所思的图画所吸引。故事的情节通过人物的插画串联起来,这样更能使读者随着故事的发展进入到具体的氛围,并且能够从头到尾伴随主人公的心理节奏体验荒岛生涯。在书中,读者会真切地体会到人物内心细微的感受,沉湎其中不可自拔,好似自己就是那个少年,在经历着种种考验。

  故事的开始与鲁滨孙的命运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艘装着马戏团班子的船,被风暴打翻,只有一个少年和一只孟加拉虎逃了出来,他们同在一只小船上,在海上不停漂流。经过很多天,小男孩要不断地与老虎斗争,给它喂食物,要驯服它,最后他们成功地逃到一个荒岛上。很多年后记者去采访这个已经成为老人的小孩,那个老人跟他说,其实那只虎根本就没有存在过,那是幻想出来的,因为比老虎更可怕的,是海上的绝望。直到此时观众才恍然明白,其中作为书中主要角色的孟加拉虎,一切均源自一个少年强大的内心渴求,对生命的渴求和未知的畅想。

  一个少年,一只老虎,一艘救生艇,一片浩瀚的海洋,场景的设置让人绝望,但少年和老虎的组合似乎又暗示着无限生机与可能。虎既是敌人又是朋友——在令人绝望的大海上,虎是一个现实存在,需要少年每天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还活着,必须战斗,利用智慧与意志。没有虎的话,少年可能早已被寂寞与无望弄得发疯。虎是一个象征,是另一个机警的、勇猛的自己。作者以高超的文字掌控能力将读者的情绪带入主角的内心世界中,感受着主人公派的心态发展去感知一个奇幻世界。

  在书中,作者创造出了一个复杂、多层次的完整世界,其中,探讨了各种“关系”: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人与文化……而且种种关系在派的漂流中得以细腻而深刻的展现。在这样的整体隐喻之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像是一种回归。他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在不断地挣扎和斗争,但最终还是听着心的声音从现实回归信仰,从海洋回归大陆。

  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只“孟加拉虎”,惊醒迷茫绝境,激起生的斗志;惊醒孤独无助,相信希望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